HQ&A170314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愚蠢”这个词,并不仅仅指智力(Intelligence)测量尺度上的低分,而是指在智力测量尺度上“正常的”分数范畴内对复杂现象的理解能力和判断力有限的一种表达。在个汉语词典里面,对“愚蠢”的解释为:“愚笨无知”。如《后汉书·虞诩传》里“愚蠢之人,不足多诛。”我们很少会斥责一个明显智障(智力测量分数显著低于正常值)的人“愚蠢”,而更常用来指代那些智力正常范围内,却不能或惰于理解复杂的生活、社会现象,常常做出有悖理性或常情的判断和抉择。
一般来说,“愚蠢”是相对于“聪明”的特质,指的是人类在智力相关维度(对复杂生活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判断),而非测量分数(IQ)上的差异。如果说,“愚蠢”意味着不能或惰于理解复杂生活和社会现象并做出理性或符合常情的判断,那么“聪明”就意味着能够或善于理解复杂的生活和社会现象,并依据理性和常情做出判断和抉择。仅仅就差异而言,“愚蠢”与“聪明”未必如惯常人们所理解的那样,“聪明”就一定优于“愚蠢”。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倾向于认为,“愚蠢”与“聪明”一样可能都是进化发展的结果,它反映的是人类智力多元化的某些特质。
因此,不能将“愚蠢”看作是一种智力上的缺陷或不足,而应当看作是一种特异性的智力特质,而这些特异性的智力特质,大部分并不能够被传统的智力测验所反映,迄今也没有可靠的方法予以测量。这就好比“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一种特异性的智力特质(而非普通人群所理解的与智力相对的特质),但“情商”却是传统智力测量分数(IQ)没有也无法反映的那部分特质。
换言之,在某些特异性的情境下,“愚蠢”可能比“聪明”更能适应环境并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在另一些情境下,“聪明”则更能显示优势。例如,在一个明显反智的社会情境中,“愚蠢”的个体完全有可能更加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而在一个鼓励自由发展的社会情境下,“愚蠢”的人就显得左支右绌,难以胜任。
虽然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大体上是靠“聪明”人来推动的,但并非每个时代或社会都更令“聪明”人感到适应并取得竞争优势。特别地,当一个社会或时代明显呈现出反智的特点时,“愚蠢”就有可能显示出比“聪明”更为有利的适应优势。例如,在脍炙人口的童话《皇帝的新衣》里所描述的社会,一个愚蠢的皇帝掌握了庞大且不可挑战的权力时,相对来说“愚蠢”或显得“愚蠢”的人更容易获得权力者的青睐,“聪明”反而不招待见。甚至,在一个独裁或精英集团垄断权力的社会里,权力者为了维护权力不受威胁,因此有意识地通过教育、宣传来使民众变得“愚蠢”,这同时也意味着在类似极权社会里,“愚蠢”是更能取得适应优势的智力特质;而那些不愿意表现出“愚蠢”的“聪明”人甚至会遭到排斥、抹黑或清洗的厄运。
所以,在一个反智的社会里,顺应主流如鱼得水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那不过是在“愚蠢”的洪流中自以为是罢了。
关联阅读
HQ&A160801《压力下的拒奖声明情有可原》
Q&A140924《常识如此简单,为什么我们常常视而不见》
GQ&A160805《为什么大BOSS集权很容易就作死》
Q&A160319《真知识为何不如伪知识流行?》
2017-03-14
-------------------------------
(近期文章消失?可以去目录中的“来读禁书”中找找。)
推荐:坐谈风月是本师另一个专谈两性话题的公众号,全新改版,致力于支持那些非典型的伴侣。坐谈风月最新发布文章为《中国现时代的性保守更大程度上跟政治有关,与传统没有必然关系》,欢迎移步阅读。
推荐
坐谈风月(ID:psyeyes2)。本师专谈两性话题的公号,爱情心理学与性心理学为主。2月14日重装上阵,敬请移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