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顶尖名校毕业的生物医学博士们,明明白白地把健康和疾病讲给您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韩志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14 小时前  
河南发布  ·  河南:加快推进省预防医学科学院建设 ...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今晚9点53分,记得抬头看!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李国勇被开除党籍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2025元宵奇妙游”节目单官宣!今晚不见不散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新药宣告失败——阿尔兹海默症,我们何时有解?

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 公众号  ·  · 2017-10-31 07:45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订阅
顶尖名校博士,讲解靠谱健康知识

作者简介

V,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



有的病,就是难治。阿尔兹海默症(AD)便是其中之一。


AD大家都不陌生,俗称老年痴呆。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20-30%患有AD。要是得了这种病,记忆力不断衰退,思维迟缓,情绪容易波动,抑郁、淡漠、焦虑、烦躁,早中期还容易走失,进而生活难以自理,卧床不起,晚期发展到拒食、难以控制排泄等等,极难护理。


据估算,美国每年AD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近千亿美元。病患老人自身的痛苦和家人护理付出的心血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如果有一种好药来对付它,大家都能够神清气爽思维活跃地活到老,这个愿望多么美好。遗憾的是期望与现实总还有距离。这里和大家聊聊对付AD的药物研发的进展情况。

现在最好的药好到什么程度?

答案是 效果非常凑合


迄今,美国FDA针对AD先后批准了五种药。拿最近的一个rivastigamine来说, 其效果是大约能ADAS-Cog测试分数能少个2分。


什么意思呢? ADAS-Cog是测量AD的一个量表。考一份包括测听说读写、识图记忆的试卷,满分是70分,一般正常头脑灵活的人能得5分(此测试分数越低越好),AD病人平均是得30多分。


服用rivastigamine半年一年,比不吃这药的能少个2分。也就是说, 只是使症状变得更差的程度能稍稍减缓一点,慢了2分。


不做试卷的话,恐怕很难体会吃不吃药、停没停药的差别了。这样极其微弱的疗效,显然也不能减轻家人护理的负担。


确实效果比较弱,但在研发出更有疗效的新药上市之前,也就只好凑合着吃,总比没有好。

新药新希望

可喜的是,近年来,针对 AD的新药研发,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一大批科学家和研发人员都在披星戴月地砥砺前行,不懈探索。


现在,大家对一种新药寄予厚望。这种新药和上面说过的以前5个获批的药不一样, 它专克血浆和脑浆里流淌的一种叫A-beta的成分。 回顾研发这种专克A-beta成分的新药的历程,是非常艰辛的。


起初,科学家们对AD束手无策,搞不清敌人是谁,藏在哪里。直到发现最大嫌凶Abeta。


A-beta有点来头。


A-beta像奶粉。平时溶化在血浆和脑浆里相安无事,但搞不好会结成块,沉淀,把脑浆搞成像锅粥。


发现Abeta病变也是经过挺曲折的研究过程的。试想,大量老人逐渐不太能记事儿,知道老年痴呆的问题出在大脑,但从何入手,如何破解?有很多病可以用动物做研究和试验,但猪狗猫鼠都不得老年痴呆症啊。


原始办法就是解剖探查。果然, 通过遗体解剖发现,许多AD病人大脑中有Abeta沉淀的粥样。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基因技术发展,又开始研究少数有AD遗传史的家族。这些病人一般发病早、症状急。一测基因,巧的是,基本都带有Abeta相关的基因突变。


再把Abeta弄到小鼠脑子里模拟沉淀的样子。果然小鼠迷迷糊糊认不清方向,在澡盆儿里游个泳都找不着北。


看来有戏,于是攻克AD的目标锁定Abeta。

可是,希望是光明的,现实是残酷的。二十年来,各种专门针对Abeta设计的药物研究仍无一成功。但每一次失败,更加坚定大家一定要攻下Abeta的信心,因为好像总只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越失败越有信心

第一波Abeta药,是小分子。 什么是小分子?就是传统的化学药(而不是发酵罐里长的大分子“生物药”)。我们绝大多数常用药都是小分子药。


因为化学的原因,小分子药没法儿直接干掉Abeta,只能间接干。或者阻断其合成,或者促进其分解。第一波Abeta药几乎以无效失败告终,反正看不见脑子里是否那锅粥被药给清了。说不定这些药根本没能进入脑子、或者进去了没能阻断Abeta变成粥呢?


一波失败后,有的科学家和制药公司开始动摇,但不服气的还大有人在:再试!


第二波生物药, 可以清楚直接地干掉Abeta。试了也不行,实验到试验,效果不是不明显就是不稳定。更多人动摇了,但坚定的更加坚定。坚定派讨论后形成共识,猜测药效差的原因有三:


一是给药太晚。 70岁才吃上药。但说不定60岁开始就慢慢成粥了呢?不行不行。


二是这些人到底有没有Abeta粥? 要知道有30% AD病人是没有Abeta粥样的。但又没法做临床实验前先每个人开脑子看看。可能临床实验没选对病人?


三是这药到底有没有干掉脑子里Abeta? 虽然体外试管实验做的漂亮,要知道脑浆(好吧术语叫CSF)和体循环之间有一道屏障,一般药不太挤得过去。即使挤进去了那么一点儿说不定量不够呢?


再说Abeta粥成分和存在形态也不简单。有溶化在汤里的,有刚刚沉淀成粉的,也有结块儿了的。说不定药干掉汤里的,留了粉,汤汤粉粉都干掉了,凝块的溶了吗?无图无真相,究竟败在哪道坎上呢。


但是,再难的题也总会有人去解。


这就是为何礼来制药公司的solanezumab非常备受关注。

Solanezumab的故事

Sola吸取了前辈失败的经验,临床实验设计上基本解决了以上三个疑问。


首先,实验人群前移到了AD较早期(“mild”阶段)。解决了怀疑一。


其次,因为近年的新技术,不用开脑也能看到是否有Abeta粥。Sola临床实验专门只挑了有粥的病人。解决了怀疑二。


第三,sola一石二鸟(二粥?)不仅能干掉血浆里的Abeta汤,还有千分之一挤入大脑,能干掉一些Abeta条和块。解决了怀疑三。


说到这里,我们真同情制药公司研发一个新药有多不易。除了基本解决这些主要问题,sola还解决了一些之前临床设计和操作的其他影响疗效的问题。


Sola一期二期研发一路表现甚好。所谓甚好,就是在ADAS-Cog和类似量表的检测中显示出有较明显地略延缓病程的效果。虽然延缓效果不大还只是“略”、更不能逆转甚至根治,但业内也普遍认为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可惜,去年底, 礼来制药公司宣布:Sola失败了 。说失败,是实验统计不显著,无法确认疗效。


看似天意弄人,sola组与对照组比对,在几乎每一期实验的每个量表里,表现都是略优那么一丁点儿。似乎Abeta就站在咫尺之遥招手说:“来啊,加把劲儿你就能够着(抓住我)。”


Abeta如果是人,性格一定很作。

Abeta坚定派的最后希望?

同样是去年底,美国阿尔兹海默一个高规格学术会议(CTAD)上,sola研究组汇报了结果。与会者一致深感遗憾。但遗憾之余,坚定派和怀疑派又起唇枪舌剑,火药味不可谓不浓。


有意思的是,看着同样的数据。坚定派说,缘悭一面,但结果证明Abeta是有效靶点,跳跳就能够得着。怀疑派说,十几年了,无数失败证明Abeta是镜花水月。


令人欢欣鼓舞的是:坚定派有一个寄予下一波厚望的重器,就是Aducanumab。


如果说sola是iphone 3,adu可以说是iphone 6。做到极致,有点难升级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