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主编温静  ·  多家广电接入DeepSeek! ·  13 小时前  
CHINADAILY  ·  开春这样穿,你也能拥有“大长腿”! ·  14 小时前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双语】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 MFA ... ·  22 小时前  
馒头说  ·  我不认识他,但我愿意推荐他的书 ·  2 天前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王毅:如果美方执意打压遏制中国,我们必将奉陪到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锐评】8小时从冬到春,“复兴号”见证中国速度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6-26 19:43

正文


即使是从跟跑开始,但只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就能逐步实现“从0到1”的跨越,进入领跑编队 。

“复兴号”高铁来了!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这标志着中国高速动车组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复兴号”绽放出的速度与激情,代表着“中国铁路在新时代奋勇先行的坚强决心”,也象征着一个民族奔向伟大复兴目标的矢志不渝



速度更快、寿命更长、空间更大、能耗更低、安全性更强,车厢内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舒适度更高。在这些看得见的进步之外, “复兴号”更为根本的变化是技术层面的突破 。在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而软件则全部自主开发,“复兴号”高铁可以说是纯血统的“中国制造”。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极大增强了中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更标注着中国制造的新高度和新水平。


高铁营业里程突破2.2万公里,稳居全球榜首;日均旅客发送量达到400多万,累计发送旅客达到14.43亿人次。驰骋一马平川的北国,穿越小桥流水的江南,高铁让中国变得更小,让人们的活动半径变得更大,让生活的获得感变得更强。而伴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推进,高铁更成为中国向世界递出的一张名片。还记得5年前,首列北京到广州的高铁开通,有媒体以“8小时从冬到春”的文学笔触,表达对“中国速度”的赞美。今天, 当“复兴号”高铁点燃引擎,中国速度穿越的不仅是有形的时空,更是科技创新的无形壁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主编温静  ·  多家广电接入DeepSeek!
13 小时前
孤读先生  ·  能不能确定了关系再上床?
8 年前
热门视频集汇  ·  回族的纪录片!国内最详细的~
8 年前
TFT小组  ·  【课程】6.3-6.12听力小组
7 年前
流程工业  ·  一文看懂中国石油的改革之路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