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利剑》节目披露,虞海燕自设“督查室”灌输个人效忠观念,醋泡手机销毁证据,模拟演练对抗审查;王三运疯狂敛财购置房产,对祁连山环境问题负有重大责任
中共十八大以来,目前已有京津渝辽等
16
个省区市接受了中央巡视“回头看”。一些第一次巡视后本以为侥幸过关的腐败高官被“回马枪”挑落马下。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三运,甘肃省委原常委、常务副省长虞海燕就是两个例子。
9
月
10
日晚,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巡视办、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第三集播出,披露了王三运、虞海燕等高官落马前最后的疯狂。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
2014
年
3
月
27
日至
5
月
27
日,中央第一巡视组曾对甘肃省进行了一轮巡视;
2016
年
11
月
8
日至
2017
年
1
月
6
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甘肃省委开展巡视“回头看”。“回头看”结束后第五天,
2017
年
1
月
11
日,虞海燕宣布被查。中央巡视组“回头看”还发现了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的违纪问题线索。
2017
年
7
月
11
日,刚刚调职全国人大的王三运也被正式立案审查。
虞海燕:搞团团伙伙培植亲信
“酒钢号”是一趟从酒泉钢铁公司(下称酒钢公司)开往兰州的列车,这个词在虞海燕担任兰州市委书记期间另有含义。虞海燕曾在酒钢公司深耕
15
年,节目介绍,
虞海燕把大量酒钢公司的亲信调到兰州市核心部门、核心岗位任职。跟随虞海燕从酒钢走进兰州,就等于坐上了提拔的高速列车,人们因此戏称他们搭上了“酒钢号”。
担任虞海燕秘书多年的兰州市委原副秘书长金晋哲在节目中表示,
这些亲信经过虞海燕长时间检验,“指哪打哪”,虞海燕给他们升官,他们去为虞海燕谋取利益。
节目披露,除了“酒钢号”,虞海燕还整合设立了一个名曰“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部门,先后选调了
141
名青年干部进入督查室“锻炼”,提拔使用其中
76
人到重要岗位工作;虞海燕让亲信金晋哲主管督查室,经常通过“培训”向这些青年干部灌输效忠观念,培植个人势力。
“大家能到这儿来,都是书记亲自关心的,明天能提拔也是书记要认可的。”金晋哲如此“培训”,并表示提拔重用年轻人的标准首先就是要听话,“这也是虞海燕多次反复强调的。”
节目称,
虞海燕把督查室变成只对他个人效忠的机构,以此来对付官场上“不太听话的人”。
金晋哲供述,虞海燕对付“异己”的方式之一便是,找机会对他们开展督查和审计,“当时的审计局长也是他调过来的。”相应地,中央巡视组也发现有大量的干部提拔使用不符合条件。
王三运:疯狂敛财 对祁连山环境问题负有重大责任
巡视发现的线索显示,王三运纵容甚至授意亲属在甘肃承揽工程以权谋私,还为多名老板办事,收受钱财、房产以及玉石、字画等贵重物品,涉嫌受贿犯罪且金额巨大。
节目表示,王三运先后担任过贵州、四川、安徽、福建四省的省委副书记,不少在这些地区和他就联系密切的老板,在他任职甘肃省委书记后随即来甘肃发展,王三运也利用职权为他们在获取项目、通过审批等事项上提供帮助。
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顾桧在节目中描述:
“(王三运)近乎疯狂地敛财,在各地都置办了大量的房产,以收受房子或者购房款的形式获取了大量的非法利益。”
节目还指出,自身有贪腐问题的王三运,在工作中必然不敢动真碰硬,导致中央一些重大决策部署在甘肃得不到落实,造成严重后果。节目表示,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省委书记的王三运消极应付中央指示,不作为不落实,对祁连山的生态环境破坏负有重大责任。
节目显示,祁连山地区违规开发活动触目惊心,截至
2017
年
2
月,保护区内有
144
宗探采矿项目,建有
42
座水电站,其中不少存在违规审批、未批先建,导致局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调查发现,监管缺失的原因不仅是责任落实不到位,还涉及利益输送,不少层级的官员和企业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王三运也牵涉其中。
对抗审查各有招:虞海燕醋泡手机 王三运四处藏钱
节目介绍,虞海燕等人为了对抗组织审查,使出各种招数。比如,安排自己在各部门的亲信,想方设法打探巡视“回头看”动向,同时着手转移家中的贵重物品,联系和自己有利益往来的多名老板,商量对策,统一口径。
“虞海燕把他家里跟相关老板的合影都剪碎了往马桶里冲,把他家马桶都给堵了。”
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李如军在节目上透露,“他的妻子交代,在巡视期间,他家的桌子上摆了有一排手机,一个老板一个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