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茅台镇酒旅发展的现状和挑战。曾经繁荣的茅台镇如今面临旅游人员锐减、大巴车停留时间短、餐饮行业发展不尽如人意、交通问题突出等困境。但近年来,茅台镇在文化旅游方面开始有所改变,如推出新的旅游项目、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旅游合作等。文章还分析了茅台镇酒旅发展的瓶颈和痛点,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茅台镇酒旅现状
茅台镇曾经繁荣的旅游景象如今面临挑战,旅游人员锐减,酒店入住率低,餐饮行业发展不尽如人意。
关键观点2: 茅台镇酒旅发展的瓶颈和痛点
茅台镇在酒旅发展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过度、文化产业发展失衡、交通不便等问题,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观点3: 茅台镇酒旅的机遇和挑战
虽然茅台镇酒旅面临挑战,但也存在机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转型,茅台镇开始注重旅游体验和文化赋能,推出新的旅游项目和文化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
关键观点4: 解决方案和建议
为了突破茅台镇酒旅发展的瓶颈,需要抓住旅游体验的核心逻辑,找到常态化旅游、工业性旅游和酒厂回厂游的平衡点,充分发挥文化赋能的力量,注重文化造势和旅游协调均衡布局。
正文
坐飞机去买茅台!这是以前很多人的口头禅,如今是茅台镇的期待
。
文 |
李昕浩
数年前首次落地茅台机场时,出站口排满了前往各镇的大巴车,络绎不绝的吆喝声显得十分热闹,而在这些声音中最常听见的一句就是“去茅台镇有没得?
”。
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的茅台镇坐落在赤水河畔一道狭长的山谷中,凭借着“酱香酒第一产区”的
title
,稳坐我国四大千亿镇之列。彼时可以说抵达茅台机场就是冲着茅台镇而去,或追求财富,或一睹风采。
但伴随着今年中秋假期的结束,九频道小伙伴再次落地茅台机场,却发现前往茅台站的大巴入座率不到一半,且就在这半数乘客中,还有一部分中途下站转车前往仁怀。最终当车驶进茅台镇时,车上零零散散的仅有五六人。询问后才得知,是“来遵义旅游的,顺道来看看,下午就回去”。
留不住的大巴
“这些大巴都是上午开来,下午开走。”一位民宿老板这样讲道:“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里就很难留住旅游大巴了,今年的情况更显著。”
酒旅融合,一直是以白酒产业为主的酒镇实现区域繁荣的主要模式,将白酒产业同旅游业相结合,发挥全产业链的集中优势,不仅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有效助力,同时也为白酒文化和当地品牌的传播带来有利影响。
但要将工业和服务业进行有机结合,还要面向普罗大众,基础建设是根基,亦是核心。
为此,早在
2017
年前后,茅台镇就开始了基建工程的建设,围绕“产业壮大、环境整治、交通疏解、旅游开发”四大工程展开,将茅台工业旅游和文化旅游相融合,在原有的中国酒文化城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水舞秀夜景亮化工程、杨柳湾街特色文化景区、《天酿》景区等旅游项目。
这些项目上线之初十分亮眼,从往年的旅游增长带动数据来看,为茅台镇的总体税收,以及瓶装、散装白酒零售团购都带来了双位数的明显增长。
“
17
、
18
年那段时间,我们客栈除过每年固定接待的酒厂住宿、旅游团合作定点住宿、某酒厂会议住宿以外,单单是从我们这儿向外销售的白酒,每年的收入都接近
400
万元。”一位客栈式酒店的刘老板介绍道。
但在
2021
年之后,无论是白酒的销售情况,还是客源的住宿情况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
“住宿的少了一多半,白酒销售
2023
年全年刚刚过
100
(万元)。今年上半年更不好过,除了五一、中秋几个大假有人住,大多数时候房子都是空着的,这都快
10
月了,白酒才卖出去不到
40
万,一直在亏着。”刘老板一边叹着气一边说道。
不止刘老板经营的酒店是如此,沿着河岸向下行进,不少酒店也反馈了同样的情况,旅游人员的锐减,使得茅台镇曾经的“财富”地位开始贬值。
1915
广场、彩虹桥、醉里水街美食街等曾经的旅游景点,和以往相比显得有些“萧条”。
“镇上很多人都去(仁怀)市区了,外地过来开酒厂的人越来越多,山挖得越来越高,像我们这样一直留在本地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当地居民刘师傅说。
当餐饮和交通成了“鸡肋”
川黔地区坐落于我国本土西南部,一直以来都以独特的山水地貌闻名,同时这里的水土地气生亦符合白酒酿造的条件。浓香酱香发源于此。很自然地,白酒、农业、乡镇旅游互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白酒独有的酒旅文化旅游项目。
|
但融合,要有度。
于白酒行业而言,茅台镇确实是“金钥匙”,但就酒镇的酒旅发展综合情况来看,茅台镇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大力建设的“古风”类建筑阁楼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原本规划中的“文化”“旅游”“餐饮”街景被大大小小的酒厂企业充斥,无论从景观还是发展角度,都显得有些不协调。
其次,餐饮行业在茅台镇上也同样不尽如人意,醉里水街美食街在打造之初便提出了“礼遇仁怀”的品牌理念,主打“流光溢彩消费场景”,夜晚的“灯光秀”也是十分吸引人,但据当地的餐饮商户反馈,受限于房租、菜肉粮运输成本等现实因素,平均售价并不低。
再加上肯德基、德克士等快餐品牌同时加入线下销售和美团线上销售,使得美食街的商户不得不参与到外卖竞争中,但面临“少客、高房租”的现状,以及低客单成本,不少商家选择关张或更换。
不仅如此,茅台镇的交通问题,也成为了“大巴难停”的原因之一。如果从天酿景区的山顶上俯瞰茅台镇地貌,不难看到,整个茅台镇被赤水河从中分割开来。左右两侧的山脉纵横走向落差较大,特殊的地形决定了交通的不便,即便是有着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贯通西北东南走向,但狭窄的车道同时要满足货运、客运、旅游等多方需求,明显有些力不从心。
不少川
E
(泸州)、渝
A
(重庆)、贵
C
(遵义)的旅游大巴都是早上八九点钟停靠在中国酒文化城门口,数小时之后,便载着游客匆匆离去。“中午饭回仁怀解决。”司机王师傅说。
“吃、住、行”三要素的缺失,成为了茅台镇酒旅难以有所寸进的根源所在,曾经大力发展的“基建设施”,如今成为了茅台镇酒旅的积累和痛点所在。
茅台镇的酒旅,的确是遇到了瓶颈。
国庆,还会是
茅台
镇的机会吗?
瓶颈要怎么打破?痛点要如何解决?
从今年中秋反馈的情况来看,茅台镇虽然效果并不理想,但和往年不同的是,冲着茅台镇的“酒香”来的人少了,冲着“健康旅游”“红色旅游”的人多了。
据仁怀当地旅游公司以及遵义负责旅游项目线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2024
年上半年,贵州省的旅游业开始有了明显好转,一方面是今年夏季出现了全国性的普遍高温,贵州省位于西南山区,空气清新度、富氧指标、气候相对适宜;另一方面,以老年团、青少年团为主的“红色旅游”数量明显增多,主要去向就是二、四渡赤水遗址,遵义红色景区,土城红色景区等地为主。
而在这些地区的交往过程中,茅台镇处于中间地区,来往的车辆多数都要停驻数小时,来茅台镇进行观光,这对于茅台镇酒旅项目来说,是一个利好讯息,如何实现站点留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仅如此,从赤水河旅游线路的集群规划上来看,茅台镇处于南端,向北连通的“合马旅游集群”,作为美食类的旅游小镇,合马羊肉小镇近年来的关注人数有所上升,不少沿旅游公路向北行驶的旅游大巴也会选择在这里就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或将成为茅台镇酒文化旅游集群的下一个延展地。
为此,相关的客运部门也在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法。据当地的农村客运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年中秋开始,“农村客运”就开始加强跟合马羊肉小镇、二合驿站、习水县、二郎镇、仁怀市区、古蔺等地区的客运合作,今年中秋相较于往年各镇之间的旅游互通有所好转,国庆节假期或将迎来更多班次开设。
|
而对于茅台镇自己而言,也有一些较为明显的变化。
不久前,第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