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学社区,科学网(www.sciencenet.cn)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网络社区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经常有这 5 ... ·  昨天  
中国气象爱好者  ·  多场大暴雨来了:台风普拉桑将飞速登陆华东,台 ... ·  3 天前  
饶议科学  ·  实验室三十年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网

无根的恐惧

科学网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1-23 17:06

正文

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


今年春节决定不回家了,留在乌鲁木齐一个人过年。粗略算一下,有一年没有回家了,多少总该还是有些思乡的。但说实话,确实没有多少这种感觉。所以总想给自己找点合适的理由或者借口去解释,究其是什么原因让我不怎么思念生我养我的故乡呢?但想的多了,就有些恐惧了。一切都变化的太快,让我们不断去追逐新的东西,以致我们没有来得及去想,就已经时过境迁了。

1
乡村景观的毁失,童年记忆的割裂


我有的时候在想,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怎么就会在几年之间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一排排整齐的瓦房,像兵营一般坐落在哪里,没有一点生机与乐趣,也缺乏识别性与归属感。现在的乡村已经不叫乡村,或者说只是还未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整个景观已经大改,“城不城,乡不乡”的就待在那里。回忆童年的自然村,房子错落有致,各家院子之间还可能会围合出一片宽敞的空地供小孩子们玩耍,充满着自然感、人文气息与曲线美。更重要的是,真的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自己的家门。而现在呢,不仅仅是像我这种常年在外的人会走错家门,就是像父辈这种常年驻扎在村里的老人也时常会走错胡同。



我童年生长的小村庄已经不在了。国家的新农村建设确实提高了农村的住房条件,但也毁掉了承袭千年的乡村景观,隔断了我们童年生活的记忆与归属感。每次回老家,在村里每走到一个房子前,我都不得不努力去想,这在过去是打麦场,还是曾经有一颗老槐树,亦或者是一个小池塘。现在这些都没有了痕迹,只存在于记忆里。

而且小时候曾经逗我玩的大人,已经渐渐老去,有的已经死去了。不断填的新人我也大都不再认识。渐渐地,我成了一个外来人,而这已经不再是我记忆里的小村庄。有的时候还真的被别人问起:“你是哪里的?”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是哪里来的。

2
长期的漂泊生活


漂泊,对于我来说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我十三岁上初中起,便开始了住校生活,只有假期或部分周末才会住在家里。及至大学乃至工作以后,更是半年甚至更久才会回家一次。所以,一直比较独立的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从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走出县城,走到烟台、威海、日照、北京和乌鲁木齐,十几年的时间,时空不断的变换,而我也渐渐习惯了这种漂泊的生活。

真的应了我自己总结的那句话:走着走着,就远了,归去已不可;行着行着,习惯了,旅行变生活。时间冲淡了逝去的记忆,也隔断了与过去的联系!

3
现代化缩小了人们的距离感


如果再找一个不想家的理由或者借口,那就是现代化吧。

手机与各种现代化通讯工具的普及,确实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感。

虽然相隔几千里,但是时常可以和父母通电话,还可以和大哥与弟弟进行视频通话,因此能够跟踪他们的生活动态;看到侄女和侄子们的成长轨迹。所以也就感觉并未离家很远。只有偶尔的家里聚会,和一些家庭活动,我常常缺场,少了许多该有的天伦之乐。

因此,现代化工具也只是弥补了部分的距离感,并不是全部。

4
根文化的丢失


小时候学古诗的时候,老师经常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而且一些电视剧中也是如此表达,一些人死也要死在故乡,亦或者即使尸骨不能还乡,坟头也要对着家乡的方向。

但是现在似乎都在淡化吧!

我们的根文化在逐渐丢失了。

一些同学或者朋友,虽然经常吵吵着要回家,但是当他(她)真的回去了,呆不了半月也就开始厌烦了,又要想着走,回到那个不是故乡,但适应了其生活节奏的地方。

因为根文化的丢失,过去退休荣归故里的官员、富商、知识人在逐渐地减少,以致城市反哺乡村的机制逐渐失去了。他们退休以后,宁愿生活在那个充满雾霾与便利的城市里。我们的乡村文化在没落,人口在流失,乡村将继续萎缩下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兴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24092-1029436.html


更多阅读

回不去的故乡

回乡见闻:儿子,农村人跨不过去的命题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关于农村的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