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场的“再融资”。一般认为,上市公司倾向于股票交易较活跃时,启动再融资程序,在股价较高时完成再融资。与国内较多监管审批不同,香港证监会对再融资几乎不存在事前审批。市场活跃(特别是“牛市”)期间,合理的再融资需求中,也混杂了圈钱套利行为。同时,一些“再融资”具有突发性,也就是俗称的“闪电配售”,对股价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将总结对比港股再融资方式的特点,以及本轮“牛市”中再融资。
港股“再融资”可以分为四种形式:供股、配售、代价发行和公开发售。H股的供股相当于A股的配售;H股的配售相当于A股的定向增发;代价发行是指以公司股权作为支付手段而发行股票的行为;公开发售则是上市公司面向公众再次发行股票,不具备定向成分。
配售是港股最重要的再融资方式,但其中也最易混杂了一些“圈钱套利”行为。
配售是港股最主要的再融资方式(约占65.3%),之后依次是代价发行(19.1%)、供股(9.2%)和公开发售(6.4%);
从平均融资规模来看,选择供股(16.05亿港元)和代价发行(8.83亿港元)的公司融资规模较高,而配售(5.53亿港元)反而低于整体6.93亿港元的平均水平。这也反映出正常配售行为中混杂了“圈钱套利”的再融资,往往会拉高总融资次数,而拉低平均融资规模。
配售与港股市场涨跌的相关性最高。2010-2016年两者相关系数超过60%。
本轮牛市中,港股“再融资”受监管明显加大。我们认为两者真正的背离其实始于2016年,其深层次原因来自两点:1)香港证监会封杀“借壳上市”。在“卖壳”的过程当中,通过大折让、大规模配股取得控制权是较为常见的方式,因此配股与“借壳上市”上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影响了配股。2)香港证监会2017年开始加大对供股的监管。2017年9月港交所发布咨询文件,对上市后集资及除牌程序有关的规则作出修改,其中提出禁止超过25%摊薄效应的供股,废除后必须作出包销安排的规定的意见。供股行为自此逐渐开始减少,2017年在股市大涨期间,供股次数同比下滑近30%。
详解配售:如何预警配售“陷阱”。虽然上文分析到,受到监管的影响后,本轮牛市中港股“再融资”出现下降,但是一些上市公司在进行集资的时候,因为没有规定要求其详细解释其资金用途并阐述合理性,所以仍有可能存在“陷阱”或者频繁配售引发的下跌风险。我们通过统计数据筛选高概率的行业及公司,提示投资者关注相关风险。
从整体数据中的行业分布来看,配售集中前三的板块依次是其它金融(除去银行保险的金融业)、地产和软件服务。这些行业的公司在业务拓展是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因此会选择配售来融资,但也容易混杂不合理用途。
通过进一步以市值达到80亿港元,上市板为主板的标准筛选,地产类公司发起配售次数最多,占20.5%,之后依次是公用事业(能源、基建、环保、水务电力等)占11%,工业工程类占8.27%。在投资这些行业的相关公司时,需要注意上涨期间遇到配售的可能性较高(详细个股标的见正文)。
风险因素:如果“再融资”政策发生变化或中国内地经济出现硬着陆,会对香港市场产生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