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整改金额超40亿元! ·  昨天  
人民日报  ·  独享纪录,祝贺谷爱凌! ·  昨天  
新华社  ·  如此喝汤,身体遭殃! ·  昨天  
人民日报  ·  他们的故事,你可知 ·  2 天前  
都市时报  ·  昆明市官渡区1名干部被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不止一个范雨素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7 10:03

正文

近日,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的自述文章在朋友圈被网友刷屏。作者范雨素,农民家庭出身,目前是名育儿嫂,其文字读起来朴素又不失修饰,严肃又略显幽默,大社会下小人物的故事,跃然纸上。


点击音频   了解更多



目前,范雨素住在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那里有众多小型加工厂和打工者租住的平房,以往范雨素经常参加的“工友之家”文学小组,也在这里,文学小组满足了打工子弟对精神食粮的渴望。


那么,范雨素这样一篇讲述自己真实故事的文章为何会如此深入人心?


因为想要看看更大的世界,范雨素在自己20岁的时候逃离了湖北襄阳老家,一路向北来到北京打工,而文章《我是范雨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范雨素对于母亲的回忆。


范雨素:

就说我母亲被占用耕地的事儿,干活儿把胳膊扭了……在很难受的情况下写了母亲的故事,写了母亲为了自己的五个儿女做了种种事情。


朝阳区金盏乡皮村的工人之家社区,在这个300平米的院子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带有“打工文化”字样的活动海报。2014年范雨素加入社区的文学小组,每周上一次课,和有共同文学爱好的外来务工朋友一起分享文学知识,交流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文章记录的是打工者自己的故事,因此能够引起共鸣。


范雨素的文章一夜爆红网络,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工人之家文学小组的负责人付秋云说,文章记录的是打工者自己的故事,因此能够引起共鸣。


付秋云:写得很朴实,很真实,和我们打工者息息相关,就能够引起共鸣。2015年的时候,她在隔壁村一个子弟学校做老师,2016年的时候因为孩子大了不需要带了,她就去市区当育儿嫂。


记者昨天上午赶到皮村工人之家社区时,来自日本的流火帐篷社团正在搭建舞台准备晚上的话剧,社区的院墙上写着“没有我们的历史,就没有我们的未来。”



这不是一个人的网红,而是一群人的诉说。


工友之家创始人之一孙恒告诉记者,皮村是典型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他们组建社区,创办文学小组和乐队等等,就是为了给打工人群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这里范雨素并非是唯一爱好文学的打工者,还有李若、小海、郭福来等等,“这不是一个人的网红,而是一群人的诉说。”


孙恒:外来工友2万多人,本地村民1400人,这周边有很多家具厂、木材厂等等。这是一个两三万人以外来流动人为主的聚集地。我们发现这个社区当中有很多工友其实有不少文艺爱好,写作、唱歌、戏剧创作等等,有一些工友很喜欢写诗歌和散文,我们就把大家组织起来。


范雨素的文章火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平视的角度来记录打工者的生活。



文学小组的工作人员认为,范雨素的文章火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平视的角度来记录打工者的生活。


工作人员:你比如说记者和作家也都写过这样的内容,但是视角和感受不太一样。但是你像范雨素写的文章,她自己也反思,可能是因为是作为其中一员来平视记录,自己本身就是当事人。


《我是范雨素》文章第一句话写道:“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外来务工者的子女教育问题、家庭问题、农村土地纠纷问题……范雨素的文章几乎包括了外来务工人员所能遇到的各方面。



在工友之家的大院等候的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范雨素所描写的是当下一个基层群体的时代侧切面,有非虚构写作的味道。不过也有出版社表示,希望能够当面和范雨素进行深入交流。


出版商:文章写得很精致,写得文字没有刻意秀自己的生活。但是我们其实也是想看看她总体作品的质量,是不是真的也像发出来的这两篇质量这样好。


范雨素说,从来没有想过通过写作改变命运,写作纯属是为了一种精神欲望。


范雨素:

就好比我每天干体力活儿,就像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吃饭的这种生理欲望,写一写字就是为了满足精神欲望。



工人之家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外界对于他们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外来务工群体没有精神文化需求,然而很多打工者对于精神食粮的渴求是难以想象的。


孙恒:就知道以前的想法都是偏见,就是觉得好像底层人群没有精神文化需要,实际上正好相反。将心比心说,当你处于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人是越需要精神文化和心理上的支持的。


范雨素说,自己的文章火了,但是对于她自己就好像是生命中偶遇了一场沙尘暴。



一篇自述文章把范雨素拉到了聚光灯下,也许她一时还未适应,也许这未必是她想要的生活。截止到昨晚7点多,范雨素并未出现在她生活的皮村。


不可否认,当范雨素带着一篇“接地气”的文章默默地走进公众的视野,那一份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一瞬间被唤醒。或许恰恰只因为文章对真实生活的白描,让范雨素的经历中有了太多人的影子,于是读者便有了共鸣。“我是靠苦力吃饭的,不靠写文章谋生。”范雨素一直这样强调。




央广记者:王逸群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推荐文章
新华社  ·  整改金额超40亿元!
昨天
人民日报  ·  独享纪录,祝贺谷爱凌!
昨天
新华社  ·  如此喝汤,身体遭殃!
昨天
人民日报  ·  他们的故事,你可知
2 天前
都市时报  ·  昆明市官渡区1名干部被查
4 天前
儿童摄影引导技巧  ·  俄罗斯儿童摄影师 Svetlana Kvashina
8 年前
全球见证分享网  ·  《战狼2》之福音使者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