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分答
「分答」为「在行」旗下值得付费的语音问答平台,60秒语音让知识直接变现。任何人都可以开通分答,接受别人的付费提问,回复的语音不能超过60秒。每个偷听这条语音的人都必须支付1元偷听费,提问者与被提问者获得相同的偷听分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知乎会被 DeepSeek ... ·  13 小时前  
知乎日报  ·  哪吒 2 票房已破 100 ... ·  昨天  
Quora文选英语  ·  Quora_你是怎么知道遇到了对的人?【第1 ... ·  昨天  
知乎日报  ·  做一个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人有多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分答

百万年薪的职场经:用脑子多赚钱,靠逻辑少受气

分答  · 公众号  · 问答  · 2017-05-25 22:33

正文

“工作环境过于无起伏、无竞争、无压力,造成动力缺乏,加上本身就欲望单薄,从来没有强烈地想要追求过什么,这种情况下要怎么克服怠惰去完成计划呢?”


2017年5月17日,在分答最新推出的知识付费社区“职场理性派”里,小不确幸贴出了一篇求助长文。这是她第一次在科学家种太阳的付费社区发言,此前她在微博和微信上关注科学家种太阳,认为他的文章有意思,逻辑 判断 很特别。


小不确幸是东南沿海人,刚过25岁。从某985院校法学本科毕业后,她到北方某县城当基层公务员,住单位宿舍,方圆800米较大的建筑就是购物中心,身边同事友善,但都不怎么上进。她利用业余时间考过了司考和BEC中级,但进入了倦怠期。最近,她常常拿着手机玩半天,BEC高级考试也被拖延。


1天之内,她得到了12个陌生人的回复。


“班主任”科学家种太阳写了2102字的回复给她,在iPhone 6上能足足刷5屏,被49人赞同,排在第1位。


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科学家种太阳是中科院心理所硕士、果壳网心理学达人,某创业团队联合创始人、产品副总裁。他在微博有600万粉丝。工作不到5年,他完成了从应届生到年薪100万的转变。他在分答上也很受欢迎,两期职场小讲总共卖出超16000份。



现在,他的分答付费社区“职场理性派”每天都在谈论一些实际又常见的职场问题,比如“找到满意的工作,入职后发现薪水要低了怎么办”,或者“进入了一个主打‘加班文化’的公司,怎么破”。


按照约定,科学家种太阳要在这个 99元/6个月 的社区里,每周更新至少 2 篇关于“职场理性派”的原创文章,每周回答至少 1 个由班级成员提出的最关心的问题。


科学家种太阳认为大家为某个人付费,其实是想给自己一个好好听这个人讲话的机会,这个人可能会有趣或有料,从这个方向看,自己和社区成员其实是“一起来成长、一起来进步”。


在社区成立初期,科学家种太阳还从社群里筛选了12位“值日生”,其中不乏职场老兵,比如白小白是互联网公司高管、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程凝已在知名公司积累了十年HRD和组织运营经验,甚至还有上市集团COO也潜伏其中。


值日生也会回复问题、分享经验,也帮科学家种太阳筛选问题。有时,值日生在社群里分享的内容,甚至比科学家种太阳本人收获更多赞同。


用脑子多赚钱


科学家种太阳给自己社区写的口号是“用脑子多赚钱,靠逻辑少受气”。


毕业后4年,科学家种太阳的年薪“年化增长率215%,跑赢了大盘,追平了房价”:第一年10万,第二年20万,第三年50万,第四年100万。


职场里有很多人,喜欢抱怨“努力加班却没有升职加薪”,却不喜欢动脑子想想为什么。不动脑子光动手,活该加班累成狗。很可能你以为的努力根本不算“努力”,充其量不过是“耐 x”罢了。


科学家种太阳曾踩过入职时间的大坑。很多公司的HR把4月或10月作为HR年度起始点,他有份工作是在4月中入职,赶上公司最忙的时候,每天加班,结果到10月因为入职不满半年,领导之前承诺的加薪30%无法实现。


很多人估计这时候都会负能量爆棚,但科学家种太阳靠理性分析维持了好心态:


“如果你是领导,团队里有两个人表现都很好,却都没有给升职加薪,一个人开始抱怨,另一个人没有抱怨,这个时候领导会更喜欢哪个?以后有机会更愿意给谁,这很清楚。


如果你不相信领导,觉得他根本不会为自己去争取,那抱怨、发脾气没意义,如果你觉得领导会帮你争取,那发脾气反而不好,还不如主动和领导好好谈,看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够好。”


他入职之后,在3个月里实现了某个产品线每天收入翻大概10倍,拿这个成绩可以随时找其他工作,没必要绝望地在这个领导这里发脾气。


因为处理得冷静得体,结果是领导找CEO为他争取了20%加薪。


靠逻辑少受气


理性思考对科学家种太阳的职场成长功不可没。在职场里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培养随时随地用逻辑、用理性去面对问题的思维习惯。


社群成员瓶小里发帖求助:老板是德国人,偏美式风格,喜欢开会,风趣幽默和同事打成一片,喜欢的下属干什么都对,不喜欢的就异常挑剔,如何揣摩这种对人不对事老板的心意?


值日生祖哥在回复里玩起破案游戏,从问题种拆出关于老板的4条线索:1.爱开会;2.幽默风趣、想和同事打成一片;3.对人不对事;4.很挑剔。


接下来逐条分析:


1.老板开会无非是为以下几点:a.头脑风暴;b.检验阶段性成果、布置任务、调整方向和节奏;c.试探立场、寻求支持 。此外,这条线索还透露了另一个重要信息:瓶小里不喜欢开会。


2.结合老板的德国人背景来看,“幽默风趣”和“与同事打成一片”只是一种职业习惯,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


3.老板为什么对人不对事?老板和员工又不是竞争关系,他没有必要针对谁。他针对的其实是这个员工做事的“理念”。理念不同,才会导致处处不顺眼。


那么老板的理念是什么呢?来看线索4, “异常挑剔”这个词组说明:a. 老板是一个“严谨”的人;2.瓶小里觉得这样的严谨没有必要。或者说,瓶小里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已经很“严谨”了,但老板觉得完全不够。


这个回复获得12个赞同,排名第一,科学家种太阳读过也说很有收获,他自己的回复则获得了7个赞同,屈居第二。


后来瓶小里也跟帖,承认祖哥的推测绝大多数都正确。她回顾了自己不喜欢开会的原因(每次两三个小时,甚至占用下班时间),最后道出了自己委屈的真实根源:其实她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领导保持步调一致,有时候觉得自己早晚要离职,不知道费力伪装自己是否必要。


科学家种太阳在回复里继续帮她分析,最初的题目“老板不好迎合,咋整”,把问题放在自己不可控的老板身上,像吐槽,通过祖哥的帮助,她已经跳出了这种情绪化的单向思维模式,转而思考“我要不要迎合老板”,把选择还给可控的自己,接下来就容易理性分析了。


不迎合领导又怎样?这份工作对自己有多重要?迎合别人是不是必备技能?不会迎合,可以通过什么弥补劣势?如果不得不迎合领导,如何降低成本?如何世界上真有不需要被迎合的领导,如何高效找到他们?


想清楚这些问题,可能就没那么委屈了。



在这个社区里,每个成员都是“向日葵”,获得相互滋长的能力。


在发帖提问当天,小不确幸又在自己的帖子里面更新了一篇1332字的回帖,里面有这么几段话:


“这应该是自总局下来挂职的老大回京后,第一次跟人进行高质量的交流。”


“真的是久违的对话,还有开心,早起跟路过的同事打招呼都带着由衷的笑。”


“每个人都是他人的平行世界,我看完回答而高兴的感觉,像是在多云的夜里看到一小片闪亮的星星。那并不是拯救自我的希望,只是让我看到了还有与我一样或优异于我的‘同类’存在,仅仅是你们的存在本身,就足以让我对这世界、对‘活着’这件事增加好感。努力而认真活着的人都是美丽的恒星。今后若再感到孤独就上来看看回答,可以瞬间回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