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其实很有趣
你的历史果然有问题,敢不敢关注一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回阳光  ·  3次婉拒,换来大好前程 ·  6 天前  
重回阳光  ·  3次婉拒,换来大好前程 ·  6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双11 | 历史地理学书单(2) ·  1 周前  
史事挖掘机  ·  安徽“采花大盗”作案17年,116名女性受害 ... ·  6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黑豆用醋泡一泡,没想到作用这么大,老祖宗的中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其实很有趣

蔺相如为什么敢耍弄秦王?

历史其实很有趣  · 公众号  · 历史  · 2016-09-08 21:59

正文


蔺相如是谁?

你没理由不认识这个人,否则小学就白读了。

 

五年级下册课文《将相和》,文章有点长,1600多字,男一号就是蔺相如。

课文里讲了三个关于蔺相如的历史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坦白说,我并不是来复习小学课文的,只是觉得,当时老师没把这则文章讲透,特别是“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个事件,总觉得有些地方的情节不合理,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希望把这几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讲得明白一些。

 

“完璧归赵”耍秦王 

时间追溯到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垂涎赵国的“和氏璧”,于是跟赵王谈了笔买卖,想15座城来交换赵国的和氏璧

根据蔺相如的分析,若是答应秦国,秦昭襄王绝逼会耍诈,非但和氏璧保不住,而且对方答应的15座城也就是一张空头支票。但若是不答应,结果估计会更惨!秦国会以此为借口攻打赵国。反正,不论答不答应,对赵国都非常不利。


蔺相如不惧秦王淫威,他拿着和氏璧,作为赵国的使臣去了秦国。

见到了秦昭襄王,这厮果然没有提15座城的意思,于是蔺同学拿着和氏璧对秦昭襄王说:“想要和氏璧就赶紧签合同,不签我就摔碎它,然后自尽。”

秦昭襄王被吓了一跳,“冷静点哥们儿,我签还不行吗!”


于是,秦王好生招待了蔺相如,蔺相如趁空当把和氏璧拿给随从,悄悄送回了赵国。

最后秦昭襄王既没答应给15座城,赵国也没给秦国和氏璧,这事就这么了了。

可以说,秦国本来要耍赵国的,哪知半路杀出个蔺相如,反倒把秦王给耍了。


 

“渑池之会”再耍秦王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邀请赵惠文王到渑池搞个文艺晚会。结果赵惠文王被耍了。

事情是这样的,晚会搞得正嗨的时候,秦昭襄王说:“赵兄,听说你乐器玩得不错,还参加中国好声音,来唱首歌助助兴呗。”

(我怕上文误导小朋友,特附上《史记》原文: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也没多想,助兴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拿着吉它唱了一首流行歌曲:“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赵王这一唱,可就中了秦王的圈套了,秦王让自己秘书记录了这一刻: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弹唱流行歌曲,为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秦王庆祝。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要知道,古人是非常注重历史记录的,秦王的秘书若是把这一细节写进史书,赵王的面子往哪儿搁?

不行,面子必须抢回来。

于是,勇敢的蔺相如登场了。

 

蔺相如来到秦王跟前,“听说秦王参加过格莱美,你也给我们赵王来首歌嘛。”

秦王不傻,对于蔺相如的要求他肯定不会照办。于是蔺相如威胁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秦王一听就怕了。因为蔺相如已经计算好了他与秦王的距离,若是不答应,杀了秦王并不难。

 

作为一个数学还不错的文科生,娘子决定计算一下此时蔺相如和秦王的距离

古代的步和现在不一样,有句诗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古时候的“一跬”其实是现在的“一步”,而古时候的“一步”则是现在两步

如此算来,蔺相如说的五步之内其实是十步,如果按照一步50cm的长度来计算的话,十步刚好5米的距离,蔺相如若是发挥正常奔跑水平,两秒钟就能冲到秦王跟前,剁了秦王。

 

最后的结果就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于是赵国的秘书也把这一幕记录了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赵王弹乐器唱歌曲。

这一战,秦王又被蔺相如给耍了。

 

秦王为何怕蔺相如?

以前读书的时候就在想,秦王为何如此害怕蔺相如?

难道蔺相如光靠“勇敢”就能力压秦昭襄王?

似乎有点夸张了。要知道,秦昭襄王在历史上可是鼎鼎大名,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战争“长平之战”就是在他的时代爆发的,总共歼灭赵国军队45万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如此厉害的一代雄主,会因为蔺相如几句话就害怕了?

后来我仔细阅读史料,发现秦昭襄王并不是害怕蔺相如,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可以来捋一捋“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发生的时间表,一看便知。

 

公元前283年,完璧归赵事件发生。

应该说,“完璧归赵”并不是赵国的胜利,反而标制着秦赵战争的开始,后来的史实印证了这一点。

完璧归赵事件之后,秦赵战争爆发(公元前281-279年)。开战的第一年,秦国就攻占了赵国两座城池。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攻占了赵国的石城。第三年,秦国大将白起攻打赵国,斩杀赵军2万多人,攻占赵国的光狼城。

所以,课本上虽然写了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事件中如何如何勇猛,却没有写“完璧归赵”之后的赵国实则遭到了秦国相当猛烈的重撞。

 

“渑池之会”,秦王假意示弱

秦赵战争打了三年,在公元前279年终于停止了,为什么会停止?

因为,秦昭襄王感觉到赵国这块肉不容易消化,打了三年成效不大,于是决定与赵国暂时修好,而把捕猎对象改为楚国。

于是,才有了279年的渑池之会,同年,秦昭襄王对楚国开战。

 

所以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就算对秦昭襄王有什么不敬,秦昭襄王也就忍了。之后也不追究。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好与赵国的友好关系,从而争取时间攻打楚国。


渑池之会过后,秦昭王立即派大将司马错攻打楚国,占领了黔中(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楚国本来想请援兵,结果魏国被打残了,而赵国竟然和秦国修好了,没有援兵,楚国只能割地求和。秦国没有停止步伐,在短暂的调整之后,秦昭王立马派大将白起攻占楚国的鄢城(湖北襄樊宜城)、邓县(湖北襄樊市)、西陵(湖北宜昌市),最后甚至打到了楚国国都郢都,还一把火烧了楚国的先王坟墓彝陵,楚国的兵力溃散,基本被打残,只能迁都到陈丘(河南周口淮阳)。

   

蔺相如表面占了便宜,实则是秦昭襄王的缓兵之计。要比计谋,秦昭襄王实际更高明。


打仗靠的是经济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过逝,这位赵王也算是比较有作为的君王了,他统治赵国期间,培养了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奢等一批牛逼轰轰的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强大。

即便如此,赵国的国力还是赶不上秦国。赵惠文王死后,他的儿子赵孝成王即位,成为赵国第10任君主。

这位君主运气实在不好,他统治赵国时期,刚好是秦国空前强大的时候。

公元前262-260年,秦赵之前爆发了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战争:长平之战

赵国由于经济上支撑不起长时间的防守战,被迫主动出击,结果赵军45万精锐部队惨遭俘虏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而蔺相如,也在长平之战后忧郁而死。

 

(有人说是因为赵国主将赵括的失误,这一说法实则是错误的。看娘子之前的文章: “纸上谈兵”是胡说八道?


 

【娘子语录】

《史记》在记录蔺相如的时候,过于突出蔺相如的个人英雄主义,把功劳都归在了蔺相如一个人身上。

在当时,秦昭襄王之所以在蔺相如面前有所退让,并不仅仅因为蔺相如个人的胆识和谋略,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赵国国力还比较强大。


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变法之后,赵国国力强胜起来,特别是军事上,骑兵得到了很大发展。军事上不输秦国,当时的赵武灵王还策划过“灭秦计划”。赵武灵王死后,赵惠文王继位,这个人也是一个有道明君,在用人上唯才是举,蔺相如就是赵惠文王发现并重用的能人。可以说,在完璧归赵之时,赵国和秦国几乎是两个实力相当的大国。所以,赵国在外交上并不容易吃亏。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如果赵国自身不强大,既使蔺相如再如何英勇,也不会得到秦国让步,更难以与其他国家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 ◆ ◆ ◆ ◆ ◆ ◆ ◆ ◆ ◆ ◆ ◆ ◆ 


关于朋友圈的装逼利器

小黄图

进入菜单页面下端--今日特供--朋友圈装逼利器


(ps:这只是给小白的教程图,

裤子都脱了,不是让你盗这个啦)

最近很多官人都在朋友圈炫耀娘子画的插画

娘子一时感动无以表达喜悦之情

唯有督促官人快去盗图

保证款款不一样,天天换花样

你们请尽情的盗图吧

反正你能盗走我的图,盗不走我的美貌


只有小黄图不过瘾?

快去捧场娘子的个性小黄T啊!

进入菜单页面下端--经典黄T




如果你不小心发现白字娘子又犯老花眼了,

请悄悄的告诉娘子。

前提是你得先看得清这句话。

…………………………………………………

oh hi hi

欢迎来到龙门客栈

听说你是个问题少年?

还听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历史,

满腹诗书想和娘子论古今?


敢不敢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约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