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老家河南欢迎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意铺子  ·  79 元 2 ... ·  15 小时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一天被问三次!这瓶花香调好闻到爆!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不带轱辘,能调节高度自适应的儿童椅真好用!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厨房断舍离Top1!这口锅承包煎炒炖炸,不黏 ...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日本16岁高中生妈妈,每天只睡3小时,既当学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非同“遗”般!快来感受非遗里的河南年味儿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公众号  ·  · 2025-01-31 11:00

正文

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今年的年味儿,注定非同“遗”般。


在河南,如何过个别样精彩的非遗年?


大年初三,为您盘点了与春节相关的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春节非遗展示活动,一起近距离感知春节的文化脉动。

与春节相关的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汴京灯笼张

这灯笼一挂,开封就成了汴京

汴京灯笼张是开封的灯笼制作世家,2008年,汴京灯笼张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彩灯作品融合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兼具宫廷花灯的高雅与民间艺术的活泼。汴京灯笼张将彩灯艺术与雕塑、年画、剪纸、刻纸、绣品等艺术融为一体,在保持和发展自身技艺的同时,力求博采众长。

(汴京灯笼张——小吉利灯 孙海涛 摄)

在新春的开封灯会上,满城花灯生动诠释了何为“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绵延千载的中式浪漫在此具象化。

朱仙镇木版年画

镌刻年节的中原古韵
俗话说:“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开封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题材源自民间故事与戏曲,生动展现中原风情。它用矿物、植物原料手工磨制颜料,色彩鲜艳持久,线条刚劲粗犷,构图饱满对称。

(朱仙镇木版年画 孙海涛 摄)

春节贴年画、贴对联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如今,朱仙镇木版年画在传承创新中前行,坚守传统工艺,挖掘老版年画,还融入文创产品,走进大众生活。古老年画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春节添彩,尽显非遗魅力。

打铁花

1600摄氏度的千年浪漫
“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 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确山铁花始于北宋,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起初用于工匠祭祀,后在多种喜庆活动中出现。
(打铁花  吕超峰 摄)
如今,打铁花是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今年春节,在河南众多旅游景区,打铁花璀璨上演。打铁花时用的铁水温度超1600摄氏度,打花者赤膊穿梭于铁花中,炽热的铁水飞溅似流星滑落。
打铁花既融合现代烟花的绚烂,又承载“越打越发”的美好寓意,为春节增添了热闹氛围,映照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豫剧

一起看大戏,全民享非遗
“过年唱大戏,一年好福气。” 豫剧,是河南的第一大剧种,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属梆子声腔系统,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它拥有近千支音乐曲牌,传统剧目近千部。
(豫剧《花木兰》剧照 河南豫剧一团供图)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豫剧振兴发展,创新办好民间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汲取营养、悦享生活。 这不仅是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为豫剧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

霍庄社火道具 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让乡村振兴“火”出新高度
社火闹起来,村子富起来,村民笑起来。霍庄社火道具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中后叶,目前已传承7代,是许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村民手工打造的舞龙、舞狮等30大类200多种社火道具畅销国内外,2024年销售额达1.2亿元。

(霍庄社火道具 李启东 摄)

霍庄村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非遗工坊,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他们借助电商拓宽销路,举办文化节,还与高校合作研发新产品。
这一传统技艺不仅承载年味,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让霍庄村在新春之际“火”出了新高度。

禹州十三碗

先逛胖东来,再吃十三碗
春节期间,面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河南人在饮食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待客之道。 在河南的传统宴席烹制技艺中,扣碗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类之一,例如禹州十三碗、汝州八大碗、三门峡十碗席。 其中,禹州十三碗是许昌禹州市省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含四荤四素热菜、一甜食、一凉菜、一甜汤、两咸汤,共十三碗。
禹州十三碗 张磊 摄
传统禹州十三碗以本地猪肉、红薯粉条、豆腐等为主料,先炸煮再蒸制,在娶妻嫁女、寿庆添丁、节日节庆等日子登场。如今,它也成为本地人招待外地亲朋、外地游客来许昌的美食打卡项目。

马街书会

麦田中的舞台,唱响书山曲海
宝丰马街书会是中国十大民俗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被称为“麦田上的曲艺盛会”。
依托马街书会,宝丰县成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全国第一个说唱类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 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宝丰马街书会现场说书 河南日报 资料图片 记者 王铮 摄)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祭火神开始,全国各地艺人负鼓携琴,陆续赶到马街村应河岸边。在这里,艺人说书亮艺称为“亮书”,艺人受邀签约称为“写书”。正月十一至正月十三达到高潮,正月十三为马街书会正会日。河南坠子、三弦书、大调曲子、渔鼓道情、鼓书等曲种应有尽有,规模壮观。
2024年,马街书会作为年市、社火、庙会、灯会等庆祝活动的特色举办地,进入春节申遗申报片。

琉璃不对儿制作技艺

琉璃一响,年味儿登场
“琉璃不对儿,只玩一会儿。”琉璃不对儿是平顶山市石龙区的传统手工玻璃吹奏玩具,琉璃不对儿制作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琉璃不对儿 魏强

其以玻璃为主料,经烧融、吹泡等多道工序完成,随着吸、鼓发出“不对儿、不对儿”的声音。该技艺还可以做烟嘴、酒壶、酒杯等。
春节前两个月,许多在外打工的平顶山人纷纷回乡制作琉璃不对儿。现在的琉璃不对儿不仅在造型和色彩上更加丰富,还借助电商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听到了这清脆的“年音”。

春节非遗展示活动

河南博物院

“春满弦歌”非遗迎春音乐会

🕘 时间:1月31日至2月4日

在河南博物院开展的“非遗贺新春——‘春满弦歌’非遗迎春音乐会”活动,将展演“中原诗经古乐”“古琴艺术”等项目,不仅有《诗经·小雅·鹿鸣》等诗经音乐吟唱,还有古琴曲《流水》。每天演出一场,演出时间段为17:00—17:50。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非遗“新春游园会”

🕘 时间: 春节假期

春节期间,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游客将有机会偶遇一场别具一格的非遗“新春游园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会推着货郎车展示销售各种非遗作品,让游客在游玩景区的同时,也能沉浸式感受河南非遗的独特魅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