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那一座城
城市塑造了我们,我们一起探秘城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九章算法  ·  job market大放水来了! ·  4 天前  
南方能源观察  ·  山东: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纳体系机制 ·  3 天前  
九章算法  ·  天塌了!圣诞前一周裁员90%! ·  5 天前  
九章算法  ·  今日开播!FAANG工程师给北美码农划202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那一座城

上海丨外滩最高点的钟楼里,悠扬钟声中到底隐藏多少秘密?

那一座城  · 公众号  ·  · 2017-04-09 08:20

正文


本文转自公众号:廖信忠

ID:lxztaiwan


在上海十年了,大慨一年去一次外滩,外滩挺热闹,就跟全国各大知名景点一样,永远都是人人人人人,人多得让你麻木,大多数时候你都跟着人潮在流动,只有在海关钟楼传来钟响时,才提醒你是在上海外滩。



海关大楼是外滩最高的标志性建筑,传来的钟声是上海的城市符号,每回到外滩总只能抬头仰望,就算你站在外滩X号或某高级酒店的平台,还是只能仰望,但前几天有个能上塔楼的机会,我几乎是抱着人家大腿,跟着蹭去了一探究竟;大楼里现在除了海关还许多单位办工,据说,很多在大楼里工作十几年的关务人员都没有上去过钟楼,也算是上海最繁华地区的另类秘境。 



海关大楼里的电梯只到九楼,再往上走只能靠楼梯,图为九楼走廊,厚重结实,跟90年前建好当初没什么两样,事实上,大楼里除了关务各部门办事处,后面小楼还有一般居民居住。 



从九楼平台往下探,着实让人晕眩有往下跳的冲动。



扶梯把手,瓷砖,铁窗,门板以及各种螺丝铁器都还是九十年前始建时的零件,大多从英国进口,在一些金属零件上还能见到原文商标。图为从九楼窗户看出去,刚重修好的隔壁中国银行大楼。



从九楼要上钟楼,要从科室走廊末端一个不起眼的小楼梯走上去,就像一个密室,门没打开会以为是仓库,打开后才发现是条楼梯。



仰头一望,三个钟坠发条垂掉着,下面有一沙盒,是为了如果悬掉发条的钢丝断裂,砸下来时还能起缓冲作用,否则最重的发条重达一吨,加速度有可能直接砸穿地板,索性90年来从没发生过这种事,海关大钟也从没故障过。



再往上一层,要继续延着这楼梯往上走,从这到最顶还有约10层的高度。



这一层平台摆了许多有关钟楼的相关资料及历史照片。



讲解的是守钟人魏老师,现在57岁了,从24岁开始入职海关,32岁开始担任守钟人,是海关大钟唯一的守护者,每天都要上楼视察机械做保养,就跟许多老派上海人一样,魏老师头发梳得一丝不茍,讲话温文儒雅。守钟人看似每天可以爬上外滩最高点欣赏风景,潇洒浪漫,其实是相当无聊,责任却非常重大的工作,因为没人可替代,魏老师过去25年基本没有离开过上海,是外滩门面的幕后功臣。



经螺旋楼梯,再往上一层是机芯室,这张图里有两根钟坠发条,包含上张图垂的比较低的共有三根发条,三根分别是用来连接控制走时、敲正点及敲《威斯敏斯特》钟声,这两条还工作状态,所以高高挂着,另一条敲《威斯敏斯特》用发条处于停用松驰状态,所以垂在下面,哪天又要开始敲奏《威斯敏斯特》才会再上紧发条升起。



现在的海关大楼是1925年在原江海关大楼旧址翻建,1927年落成,原来旧大楼就有一口钟,当年以天数计算船舶吨税办法,超过夜里12点钟就另加1天,船舶在港口停泊超过晚上12点,就要多收一天的吨税,但是来自世界各国的船舶自带的钟都略有误差,故来到上海全都以本地海关的钟声为准。


但在翻建时在高塔上挂上这口六吨的大钟,考虑得也许就更多了,有几种说法,其一:在上世纪20年代手表还算是奢侈品,所以钟声有报时功能,而且必须传得远,过去上海没有那么多大楼时,钟声伴随着飞鸟传过整座城市的上空,可传至当年还算市西,五千米外的静安寺;往东,则可以一直达到吴淞口;其二,上世纪20年代是魔都上海的黄金时代,远东最大城市,富得流油的海关砸下巨资造一口举世闻名的大钟,多半也有些炫耀的意思在,而且,建得高,在当年没啥雾霾的年代,从吴淞口远远就能望见,也有导航的功能


走在楼梯内部,宽度仅容一人,高一点的人都要低着头,免得撞到上一层螺旋。



影片是走下楼时,真的头会晕。




螺旋梯走上来后是机芯室,也就是大时钟的内部。



从这开始才是钟楼主体,机芯室中朝钟楼的四面伸出四根齿轮,传动控制着四面大时钟的分针与时针,往上则有滑轮绞盘及钢线连接再上一层的大钟。



机芯室是一间楠木玻璃房,四周有窗及门可打开。



左边大圆盘代表分钟,右边小圆盘用来读秒,但是它每两秒才进一格”咖哒”跳一次,当年设计时就考虑到使用寿命,两秒才跳一次比每秒跳一次磨损率减少1/2。



  

成千上百的齿轮互相咬合,连动,凝望着这机械容易出神,听着他不断”咖哒”,接着继续”咖哒”、”咖哒”、”咖哒”,是一种挺魔幻的体验,在外滩钟楼的心脏,听这90年不间断地”咖哒”,上海的时间与历史仿佛都被凝缩在这声”咖哒”中。



钟塔四面,每一面的图案是用100多块乳白色的钢化玻璃组成,每面直径是5.4米,四面在外的分针及秒针都是紫铜铸成,分针是3.17米,49公斤;秒针2.3米,37.5公斤。 



每面有18盏灯共72盏向外照射,所以晚上轮廓也相当鲜明。



1966年文革的时候,造反派小将们欲闯进钟楼上砸毁大钟,其中一个借口就是这面玻璃,造型太像以前的青天白日,还好当年海关一些人头脑还算清楚,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折衷的方式,将玻璃改为葵花造型,再将从1928年开始敲的报刻《威斯敏斯特》钟声改为《东方红》,堵住了红卫兵的口,才保住了楼上那几口钟。 


从机芯室再次走进螺旋楼梯往上,就会看到钟啦! 

楼梯里是这样,有107级,相当狭窄,人胖就走不上去了。



钟塔逐级收拢,面积一层比一层小,走上钟座这层马上就冷风飕飕,四面悬空,栏杆都很低,地有点滑,感觉一不小心跌倒就会直接摔到外面去。

 



这层有一口大钟及四口比较小的钟,这口大钟号称世界第三大钟(第一大为伦敦大笨钟,第二为俄罗斯红场克里姆林宫钟,第三为上海海关大钟),这口钟由英国Joyce & co.ltd公司设计制造,钟壁厚度超过一个成人的手掌,当年海关大钟总造价为5000多两白银,1927年制成,同年8月从伦敦运到上海,1928年1月1日零时敲第一响,真难以想象90年前那个新年夜,钟声传遍淹没了整个上海的寒冷夜空,千家万户是否都侧耳倾听。

   


其实现在《东方红》并不由大钟敲出,而是录了由编钟敲出来的乐声,再用电子打点奏乐,由喇叭四面八方播放出去的。因为这几口钟本来就是为了用来敲《威斯敏斯特》而设计,如果不敲《威斯敏斯特》基本就跟摆设没两样,以致于现在,只有最大一口钟在《东方红》后会用135公斤的铜锤敲整点钟,所以楼下那三根发条,报刻那一条现在没在用。 



外滩的东方红,每一刻依次播放几小节,每逢整点,才会奏完一首完整的《东方红》,在视屏里可看到,只有播放完之后铜鎚才会敲击,录制时间是下午两点,因此敲两下。




《威斯特敏斯特》乐曲就是经常听到的6451 1564,前面说到,这钟声从1928年一直敲到1966年,66年后改由喇叭播放《东方红》,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Joyce公司来函,以设备年久需维护的名义,而且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希望大钟能敲回《威斯特敏斯特》,当然,这些都是借口,其实就是为不久后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二世访问上海做预备,希望到时女王能听到《威斯特敏斯特》钟声,于是上海市政府从善如流,开始修复钟楼,重新进口一批乳白钢化玻璃恢复钟面原状,重新恢复机械打点,终于在1986年10月女王访问上海时,又响起了《威斯特敏斯特》。


于是钟楼的机械又开始运作,而《威斯特敏斯特》从1986年10月又敲到1997年,1997那年香港要回归,据说有些吃瓜群众,听大钟敲《威斯特敏斯特》就好像在敲他们的玻璃心,爱国心爆棚,连名上书中央,务必清除这帝国主义余毒而后快,于是,就在香港回归前夜,6月30日零时起,《威斯特敏斯特》也不给敲了,只敲整点报时钟。


没有音乐只敲整点报时到了2003年5月1日,重新换了机器,《东方红》又再次响起,用大喇叭播放出去,而那几口钟也就一直挂在那尘封到现在,只不过现在第魏老师一直都有在定时保养,想不定什么时候又一次政治决定,又给敲回《威斯特敏斯特》。


上海海关内部当然吸望能敲回《威斯特敏斯特》,但要敲什么,毕竟是上海市委决定的,据说现在每年市人大都有人提议要敲回《威斯特敏斯特》,不过照这几年的氛围,我看有点难......


从大钟处有一小楼梯继续往上走至旗杆台基处。



旗杆台基是一个约15平米的楼层小房间,大约是18层的高度,四周是窗,那种感觉挺奇妙,下面就是热闹的外滩,但是你站里面却无比安静,说话都有回音。中间的圆柱则是控制升降旗的传动装置,与上头的旗杆呈一直线。

  


在這個位置。



再往上,有一条约75度,非常陡峭的楼梯,通往海关大楼的最高处,也就是旗杆台,走上去还算容易,只不过下来时只能背着走,一不小心就可能踩空。

 


最上层只有一个约四平米的平台空间,站三个人就满了。



以前每天会手动升旗,后来改为机械升旗,但外滩每一栋楼升旗时间都不固定,也很难协调,所以你会发现,现在每栋楼最高点的国旗其实是一直升着的,除非褪色破损才会降下来替换。 



这旗杆的点是1949年以前上海的测量原点,49年后则改为人民公园边上的国际大厦,旗杆往下延伸与一楼大厅的藻井及立柱是一直线,藻井是以马赛克拼贴出船影图案,相当精美,这上下一直线为海关大楼的中轴线。 



从顶端朝东南方向望 ,魏老师说以前站在这都还能清楚见到南浦大桥,二十年来,大桥一块一块地被挡住了。



朝东北方向望。

 

 

中山东路外滩,和平饭店、中银大厦、半岛酒店、外白渡桥、上海大厦等新老楼。

 


下来到外滩后,再仰望钟楼,彷若隔世,很多人说到外滩可以看到上海百年沧桑,其实时代在变,我们只不过都站在历史的原点,那有沧桑,一切还不都是政治,就跟换来换去的钟声一样。





加微信号:nayizuochengg  加入「那一座城」读者会

合作咨询QQ:315917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