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Morgan Stanley出了篇宁德时代的研报(图1),直接引爆了我大A,我加的各种一潭死水的新能源群一下子就沸腾了,这里展开聊一聊:
01. 研报标题很自媒体,叫做Resurgence of "CATL Inside",直译应该叫做”宁德时代inside的重生“,这里借用了”Intel Inside“这个著名slogan。这个CATL Inside其实很有故事,我们另开一帖说,这里先说报告本身。
02. 报告发布于3月10日,共41页,大摩的观点认为新能源行业的价格战已接近尾声,宁德时代的基本面正在趋好,并将目标价提高到210元/股。去年大摩看空A股,时机非常精准,这次贴脸看多,自然反响热烈。
03. 大摩给了四个看多的理由。第一是美国的《通胀法案》对宁德时代海外扩产的限制,已经反映在股价里了;第二是宁德的利润率在逐渐恢复;第三是像赛力斯这样搭载宁德时代电池(超充、CTP3.0)的电车卖的还不错。
04. 但最重要的是第四点,宁德的新产线将拉大与同行之间的成本差距。
05. 如今的电池行业普遍用的产线是2-3GWh/条,这样的产线比较适合100GWh以下的生产规模,但对于当前产能超过300GWh,规划产能超过500GWh的宁王来说,图2里的这些产线就没那么有性价比了。
06. 所以23年,宁德时代就在内部推广10GWh/条的新产线,据大摩测算,这能把产线的资本开支减少40%。凭借这些设备,大摩认为宁德时代可以实现别人浮亏(负个位数ROE),它小赚;别人不亏(正个位数ROE),它大赚(图3)。
07. 此外凭借着规模优势,宁德时代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研发,这将进一步扩大成本优势。大摩特意测算了下电池行业的成本曲线,发现宁王优势明显(图4)。
08. 少数几家成本低过宁德时代的公司主要是源于产品结构,比如说国轩高科(Gotion)、瑞浦兰钧(REPT)的产品以价值量较低的磷酸铁锂电池(LFP)为主,而中航锂电(CALB)的三元电池(NCM),含镍量较低(图4)。换句话说,在可比公司里面,宁德优势明显。
09. 除了大摩的报告外,周末新能源行业还发生了几件事。首先是宁德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谈到:“欧美车企没有回归燃油车,也没有停止(电动汽车),可能是因为不赚钱,所以往后延迟一阵。”算是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前段时间微博上热议的什么中国发展起来的行业别人就不带你玩的话题。
10. 其次是,天赐发布公告,将对年产3万吨液体6F产线进行停产检修。有成本优势的中游龙头都开始减产,不卷了,这让电新分析师浮想翩翩,赶紧表示行业的底部就在这里。
11. 华尔街研报之前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伟光正,像21年某国内卖方把宁德时代用DCF干到2060年,给出一个离谱的目标价,这种行为海外同行是不屑于做的。但是这篇标题其实挺小作文风的,当然,效果也好
12. 当年的《参考消息》告诉我们:外国人的表扬小作文,国人才是真爱看。这方面A股的道理也一样。
01. 研报标题很自媒体,叫做Resurgence of "CATL Inside",直译应该叫做”宁德时代inside的重生“,这里借用了”Intel Inside“这个著名slogan。这个CATL Inside其实很有故事,我们另开一帖说,这里先说报告本身。
02. 报告发布于3月10日,共41页,大摩的观点认为新能源行业的价格战已接近尾声,宁德时代的基本面正在趋好,并将目标价提高到210元/股。去年大摩看空A股,时机非常精准,这次贴脸看多,自然反响热烈。
03. 大摩给了四个看多的理由。第一是美国的《通胀法案》对宁德时代海外扩产的限制,已经反映在股价里了;第二是宁德的利润率在逐渐恢复;第三是像赛力斯这样搭载宁德时代电池(超充、CTP3.0)的电车卖的还不错。
04. 但最重要的是第四点,宁德的新产线将拉大与同行之间的成本差距。
05. 如今的电池行业普遍用的产线是2-3GWh/条,这样的产线比较适合100GWh以下的生产规模,但对于当前产能超过300GWh,规划产能超过500GWh的宁王来说,图2里的这些产线就没那么有性价比了。
06. 所以23年,宁德时代就在内部推广10GWh/条的新产线,据大摩测算,这能把产线的资本开支减少40%。凭借这些设备,大摩认为宁德时代可以实现别人浮亏(负个位数ROE),它小赚;别人不亏(正个位数ROE),它大赚(图3)。
07. 此外凭借着规模优势,宁德时代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研发,这将进一步扩大成本优势。大摩特意测算了下电池行业的成本曲线,发现宁王优势明显(图4)。
08. 少数几家成本低过宁德时代的公司主要是源于产品结构,比如说国轩高科(Gotion)、瑞浦兰钧(REPT)的产品以价值量较低的磷酸铁锂电池(LFP)为主,而中航锂电(CALB)的三元电池(NCM),含镍量较低(图4)。换句话说,在可比公司里面,宁德优势明显。
09. 除了大摩的报告外,周末新能源行业还发生了几件事。首先是宁德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谈到:“欧美车企没有回归燃油车,也没有停止(电动汽车),可能是因为不赚钱,所以往后延迟一阵。”算是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前段时间微博上热议的什么中国发展起来的行业别人就不带你玩的话题。
10. 其次是,天赐发布公告,将对年产3万吨液体6F产线进行停产检修。有成本优势的中游龙头都开始减产,不卷了,这让电新分析师浮想翩翩,赶紧表示行业的底部就在这里。
11. 华尔街研报之前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伟光正,像21年某国内卖方把宁德时代用DCF干到2060年,给出一个离谱的目标价,这种行为海外同行是不屑于做的。但是这篇标题其实挺小作文风的,当然,效果也好
12. 当年的《参考消息》告诉我们:外国人的表扬小作文,国人才是真爱看。这方面A股的道理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