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大撤退!美国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6-05 17:30

正文

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在“制造业回流”问题上没少下功夫的美国,这次又要失望了。


01


6月5日,路透社从美国劳工部获得消息称,目前富士康已将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平原镇(Plainfield)裁减155名员工,理由是“业务和生产目标作出调整”。


富士康公开表示,已将公司的部分生产业务转移到了墨西哥,这次美国被裁的员工就是属于转移的一部分。



当然,155个岗位无论对富士康还是美国来说,都只是很小的一个数字,但这是极为重要的信号。


2017年时,富士康与美国威斯康星州政府达成合作,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在当地建立一座液晶面板生产工厂,作为美国刺激就业计划的一部分,预计为美国带来1.3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当时,特朗普为庆祝这一“壮举”,还“破例”亲自出席了动土仪式,足见美国对此事的高度重视。


这才过去两年的时间,剧情反转了,富士康在美国开始裁员、并且开始把部分工厂开始转移去墨西哥。


而且无论是美国方面还是富士康这边,都透露出了原定进度无法按原计划开展的消息。


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的特别助理胡国辉表示 :因为美国劳动力成本太高了,与其在美国制造液晶屏,倒不如在中国或日本制造,然后运到墨西哥组装,再把成品出口到美国,这样公司才能利益最大化。


同时,威斯康星州州长也表达出了担忧 :不希望富士康把厂搬走,由于预计富士康无法达到之前所预计的创业目标,希望能与富士康重新进行谈判。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并不是第一家从美国搬走的公司,面对美国的保护主义措施和劳动力市场极度紧俏,许多大型工业公司因为成本攀升,不得不被迫把工厂迁移到其他地方。


截至目前, 哈雷戴维森、特斯拉、富士康、 美国中洲铁钉等公司均转移了部分在美国的工厂。


哈雷戴维森把工厂迁到欧洲、特斯拉把工厂迁到了中国、美国中洲铁钉公司把工厂迁到了墨西哥...加入这一队伍的企业还在逐渐增加。


美国可能怎么着都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机的施行各种保护主义,原本是为让制造业回流,结果却不尽人意。


当得知逃离美国的公司不泛一些美国名企时,特朗普还在推特上发文:“我为你们做了那么多,为什么最终得到的却是这个结果?”


02


资本从来都是“用脚投票”的,让自己收益最大化才是核心。


事实上,美国的经济表现并不差,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失业率也达到了历年最低的水平。


这些企业转移美国,并不是因为美国经济不好,而是其他原因。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值率情况

美国失业率情况

美国经济其实还算强劲。因为美国不错的经济,美国的制造商接也能接到更多订单, 但由于美国昂贵的用人成本,企业就算接到了更多订单,也无法获得更多利润。


有相关机构做过统计,以生产线上的装配工人为例,上海一名装配工人的时薪约为35元,而美国汽车装配工人平均时薪约为100元(15.84美元),更不用说墨西哥、印度等地方了,工薪价格只会比上海更便宜。


另外由于美国“经济优先”的举措,这也使得在美制造业的产品出口的成本显著增加。比如之前哈雷摩托把工厂搬到欧洲,就是因为在美国出口摩托的成本太高了。


美国施行贸易保护政策后,每辆哈雷摩托车对欧洲市场的出口成本增加约2200美元,一年下来,哈雷就得损失约9000万-1亿美元,而欧洲又是哈雷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市场,所以倒不如直接把工厂搬到欧洲去。


事实上,目前任何具备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均不是一个公司独立完成。美国引以为傲的波音公司,他所生产的飞机由一万多个零件组成,是由70多个国家生产的,只是最后在西雅图组装完成。


现在国家与国家,公司与公司之间,有一个很明显的关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早已密不可分。


比如美国对墨西哥的某种原材料征收高关税,而该产品又是飞机制造的必不可少的材料,这个高出的成本最后还是由企业负担了。



我们知道,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但受国内服务业崛起的影响,制造业在总产业的比重一直在下滑。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就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提升工作、刺激投资、加大研发投入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