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为了治理雾霾,这些地方有多拼!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14 19:00

正文


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这年也就算正式过完了。然而有个坏消息不得不告诉你,身在北方部分地区的亲们,你已经身处雾霾天的“怀抱”了。



据环保部称,2月14~2月15日,重污染过程范围最大,2月14日华北中南部空气质量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华北局部地区空气质量可能出现严重污染。

雾霾来临,又有人开始抱怨: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什么不为人民健康着想?为什么不能快速干净彻底得解决雾霾问题?我们不能等,我们马上就要蓝天白云。

事实上多年来,为了治理雾霾,全国各地都频出大招,铁腕治霾。看看这些地方为了治理雾霾多么拼吧。

 

烟花爆竹“限”改“禁”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一直被认为是造成雾霾的元凶,为此今年全国多个城市实施“最严规定”。当春节你在北京放鞭炮欣赏烟花感受节日气氛的时候,却不知道有很多地方的居民已经好几年听不到鞭炮了,为了治理雾霾,他们早已全面禁放了。


杭州主城区今年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按照今年1月1日施行的《郑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之前限放烟花爆竹的郑州今年实施“限改禁”。

河南省更是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雾霾污染“重灾区”京津冀,铁拳出击


京津冀地区一直都是雾霾污染的“重灾区”,雾霾天学校放假、车辆限行等临时措施,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而2017年,京津冀的治霾行动继续加码。


北京市将出台十大举措改善空气质量

1.农村“煤改清洁能源”

2.最大限度地压减电力行业的本地排放

3.完成剩余4000蒸吨工业和供暖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

4.高排放机动车治理

5.重点管控重型柴油车

6.全面推燃气设施氮氧化物减排

7.进一步加大工业企业调整退出步伐

全面清理整治2560家“散乱污”企业,再关停退出500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

8.促进排放挥发性有机物重点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9.铁腕执法,强化督察问责

10.深化区域大气污染协作机制


不懂抽象的官方话?我们简单来分析一下。

譬如说“煤改气、煤改电”:政府补贴能持续多久?


支持治理雾霾的人,支持提高电价吗?


以北京东城区为例,煤改电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2016年为止,已经有13年的时间。最初,政府对居民购置电暖器给予一次性的购置资金补贴,一台电暖器的购置费用大约在3000元左右,居民只需要自付1/3的费用,其余费用由政府补贴。


一户2000元,这需要多少钱?这还只是北京市的一个区。


实际上,在很多地区都已经实行强制煤改电煤改气,很多都有每户2000元左右的政府补贴。单此一项需要多少钱?


即便如此,很多居民还是抱怨,用电和用气,比起用煤还是太贵了。所以,反弹和回潮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三箭齐发,治理雾霾必须经过科学研究,调查根源,用科学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河北省先前能源结构90%靠烧煤。为了遏制肆虐的雾霾,从2015年开始,河北就淘汰了一批落后的钢铁企业,所有45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要求全部淘汰。


河北邯郸、河南安阳等,在雾霾重污染天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同时,主城区公交线路全部免费。这些都是政府在买单。


 为了治理雾霾,2016年11月河北省石家庄市一纸令下,要求全市所有制药企业全部停产,未经市政府批准不得复工生产,长时间的停产,毋庸置疑会对河北省今年的工业GDP产值造成影响。

“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一家青霉素工厂停产,瞬间全球青霉素原料药的价格飙升30%。几乎可以这么说,全球抗生素原料药产业,中国第一,华北第二,石家庄第三。”


停产令只是缓解雾霾的一种临时性措施,石家庄作为“药都”其尴尬的产业结构,使其对雾霾治理一直力不从心。


很多地方的大企业明明生产是符合环保标准的,但因为排放总量较大,还是被地方政府关停限产。



作为空气污染问题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河南省7个厅局、18个地市政府“一把手”就环保问题向省委、省政府递交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向大气污染宣战。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将实施“一票否决”,“悬在头顶的刀”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所以,这些地方的领导为了治理雾霾,可以说已经尽了“洪荒之力”。


2017年1月1日,雾霾笼罩下的河南郑州城区。中新社记者 王中举 摄

 

为了查出一些企业偷偷恢复生产或者偷排偷放,很多地方的环保局甚至所有基层公务员都分派任务轮流值班,不分节假日和白天黑夜到处巡查。


要雾霾还是要蓝天?选择还真没那么简单


工业化发展到现在,所有工业发达国家都出现过雾霾。英国伦敦也曾出现过大面积雾霾天气,还因此死了上万人,最终推动政府立法;1943年,美国洛杉矶也出现了光化学事件,其实就是雾霾,导致数千人死亡。所以雾霾可以说就是一个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关键是怎么治理。


总有人喜欢“不要污染的GDP”“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中国应该放弃一点发展速度换取干净的环境”这种空洞的调调。可惜世界上并没有捷径可走。


英国伦敦也好,美国洛杉矶也好,他们的雾霾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治理好的。而且他们付出的成本之大也是我们难以承受的。


从上述列举的各地治理雾霾的举措,也能看到并不是政府不作为,相反政府为治理雾霾都付出了一定的“发展代价”,都很拼。治理雾霾是需要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付出的,同时需要各方利益的相互制衡。



“APEC蓝”、“阅兵蓝”等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不计成本,雾霾治理是可以短时间内见效的。但是彻底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并不能速胜。需要全民做出努力,甚至利益上的牺牲。如果把所有企业都关停,雾霾是没了,饭碗也没了,蓝天下一片民生凋敝,所有人收入锐减,是你愿意看到的吗?


我们一直在平衡发展与治理的关系,稍不小心就会引起来自各个方面的各种形式的抵触:譬如,长期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会遭到市民的抵触;长期的企业关停限产,会遭到企业的抵触;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还会带来工人下岗、就业减少等代价。



彻底解决雾霾问题,并非朝夕之功。但也不能以此为借口虚与委蛇,毕竟,健康是基础,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没有意义。但要看到的是,很多地方真的是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相信在经历多重“阵痛”后,雾霾会越来越少,蓝天会越来越多。少数有钱人可以移民美国,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要生活在这片母亲的土地上。





编辑:武司宇

微信编辑:张天健

综合来源:央广网、央视、长城网、中国新闻网、人民论坛网、微信公众号:铅笔经济研究社、荆楚网、中国江苏网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