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人认为:当然要给,价格与市场持平。
69.4%的人认为:象征性给一点,在生活上、情感上多加关注。
10%的人认为:想给但是无力,没有余钱给父母开工资。
5.6%的人认为:不用给,孩子是他们的亲孙子。
尽管是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等因素造成了老人带娃变成一种普遍现象,但在这件事上,引发的观念差异、家庭矛盾也是不少。
平时在小区遛娃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妈妈聊家里老人带孩子的事情:
妈妈甲:“我婆婆太溺爱孩子了,搞得我对孩子严格一点,就像是虐待孩子了一样。只要我去管孩子,婆婆就护着,难受极了。孩子似乎现在也是跟她更亲一些。”
妈妈乙:“是的是的,我们家老人恨不得跟我抢孩子,晚上睡觉都不舍得撒手,我也不想跟她抢,关系搞僵了,她撒手不管我更没办法。”
妈妈丙:“我家孩子被老人惯得无法无天,我说话根本不管用,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这些抱怨和诉苦都说的是“隔代教养”这个极富中国特色的话题,提起这个事儿,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如临大敌,甚至是苦大仇深。
有句俗话说:“家有一老,赛有一宝”。确实如此,别的不说,就是日常的接送孩子、为孩子准备吃喝、陪孩子玩耍、日常家务的料理等,哪一项事项不繁琐、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应对?
老人们不仅帮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在育儿中的独特优势同样是不应该被我们忽略的。
当然还有很多人说,既然隔代教养这么多好处,为什么还是存在那么隔代教养的问题和冲突?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懂育儿知识、都能做到让父母放心,老人的素质也有良莠不齐的。
隔代教养是利还是弊,关键还是取决于父母的,不是说老人帮你带孩子了,你就可以完全当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不问了。
超市里,一个小男孩要买辆玩具车,父母拒绝了孩子:“家里同样类型的车已经有好几辆了,不能再买了。”孩子却不依不饶,一屁股坐地上,哭着喊着说:“爷爷奶奶说了,我要什么他们都给买的,我不要你们管,我要爷爷奶奶!”父母气急了,一把扯下玩具,将孩子拽走,并不停的数落着:“都是爷爷奶奶把你惯坏了!”
真的是老人把孩子惯坏了吗?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来看。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的确会出现更多的溺爱,会让孩子显得毫无规矩可言。但这并不完全是老人的错,做父母的贸然将这个罪名扣到老人的身上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因为,父母才是孩子教养问题的第一责任人。老人对孩子更多是生活上的照顾与陪伴,而父母则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引领者、灵魂的塑造师、良好性格的培养者。
但很多父母却将教养孩子的责任全部撒手推给了老人,老人不仅包办了育儿中的所有事项,甚至成为了孩子养育的决策者和掌控者。这才是问题所在。
1、开家庭会议,跟老人做沟通,给孩子立规矩。要跟老人说清楚,为什么我们要跟孩子设立这样的规矩,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大家都要保持一致来严格执行。
2、父母陪伴孩子的时候,质量一定要高!别玩手机、不看电视,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看书、玩游戏等,跟孩子建立起情感连接,让孩子从你这里获取到安全感和满足感。
3、给老人也找点事情做做,让他们别太“依赖”孩子,不肯放手。要清楚,孩子的主要抚养人一定应该是父母,而不是老人。
4、父母内心要对老人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不要对老人抱高于老人能力的期待。比如我们可以让老人接送孩子,但不能要求老人帮我们看管孩子的作业等等。
不管怎样,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老人肯定都是爱孩子、希望他们健康成长的。虽然老人在育儿中会有一些不适宜的方法,也会和爸爸妈妈们们提倡的先进、科学的育儿观念有些冲突,但希望父母们能够更加理解老人在育儿生活中的辛苦,以及为家庭带来的利益。
当遇到一些隔代育儿冲突的时候,带着一份感恩的心,和老人多交流,共同探讨和商议对孩子的教养问题,而不是首先开始抱怨,然后带着积怨面对问题。
老人们放弃舒心的生活方式来帮助我们,带给年轻父母和年幼孩子的,更多是幸福和奉献。如果你家也有老人帮着带孩子,请少些怨言,多些沟通!少些挑剔,多些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