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朝文社
《我们爱历史》团队由多名中国作协会员组成,弘扬正确历史观,正视听。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网易最有态度自媒体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  ·  在没有普通话的三国,诸葛亮怎么舌战各地群儒? ·  4 天前  
包容万象  ·  985和211有什么区别?学生的回答笑死了 ·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1996年,一名年轻美女在旅游景区的留影,穿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朝文社

来中国看了一圈民企后,《纽约时报》变得不自信了

朝文社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1-03 17:17

正文

别忘了拉到最下面添加我们的粉丝群哦~

上图的这个男人,名叫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专门写国际评论这块。
弗里德曼来过中国很多次,算是半个“中国通”。
5年前的一次交流中,他曾告诫中国网友:千万别唱衰美国,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看着他严肃且自信的表情,与其说这是友好的劝诫,不如说是暗含威胁的警告。
但两个月前的一次中国行,彻底击溃了他的自信。
回美国后,弗里德曼换了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警告他的同胞说:在我们呼呼大睡时,中国企业在所有高科技领域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从自信到慌张,弗里德曼究竟在中国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一群极具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比如在参观小米后,弗里德曼吐槽,5年前来中国时,他看到的小米还只是一家手机厂商,生产廉价版的iPhone,这次来,居然就变成一家车企了。
小米SU7的销量,胜过任何一款福特生产的电动车型。要知道,福特可是一家百年车企,小米才造车3年。
但弗里德曼没有怨福特,反而批评起了苹果——这家全美市值最高的企业,花了1000亿,研究了15年,结果连原型车都没生产出来,把这些钱给小米,够开发40款新车了。
除了小米,中国还有比亚迪、吉利、理想、蔚来等一批民营车企,正“磨刀霍霍”准备大举进军国际市场。
为此,众车企建造了 一支170艘滚装船组成的舰队,每次能向海外投送数千辆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的汽车。
不信可以看看东南亚,那里过去一直是日系车的天下,但中国民营车企,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拿下了当地新能源汽车三分之一的市场,吓得本田和日产被迫用合并的方式,对抗即将到来的产业风暴。
美国汽车在干什么呢?
在加关税,想把中国汽车挡在国门之外,甚至不允许中国车企去美国建厂组装!
弗里德曼坦言,中国在新能源上的优势,不仅是浮在表面上的几家车企,还有背后庞大的产业链,像宁德时代这样的民企,掌握了全球最先进的电池技术,将其排除在外,真不知道福特、通用打算用什么电池组装汽车?难道中国的电池续航已达600公里,美国车企还要用续航400公里的美国产电池?
当然,特朗普有更好的办法,他说美国人可以继续发展油车。
弗里德曼对此无力吐槽,嘲讽道:“如果我们想成为下一个古巴,街上全是上个世纪的古董车,就可以这么干。”
在上海,一位生产特种材料的民企老板告诉弗里德曼:你们美国人很擅长从“0到1”,开创一个新产业,我们中国人则擅长从“2到100”,把你们开创的产业做到极致。
这得益于民营企业灵活、快速的迭代能力,每个月升级一次产品,每半年增加一条生产线——这种速度让中国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
美国呢?一家新工厂,从审批到建成,由于环保组织、工会、当地居民等各类利益集团的掣肘,至少需要五年。建成后,黄花菜都凉了,因为中国制造的同款产品已占领了全球市场。
更令弗里德曼恐惧的是一家“黑灯工厂”。
所谓“黑灯工厂”不是生产伪劣商品的黑作坊,而是指实现了无人化生产,不用照明的高科技工厂。
美国人还在炫耀ChatGPT多么神奇,领先中国多少年时,中国的民企已将AI技术应用到了生产上。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弗里德曼突然觉得:特朗普的关税手段大概率会失效。
因为中国可以在任意一个国家复制这类无人工厂,且无需担心工作岗位的流失和技术转移,然后借助这些国家的港口,继续向美国出口产品。
特朗普可以给一批国家加关税,但他能给全球所有国家加关税吗?显然不可能。
弗里德曼说他坐在回美国的班机上时,脑海中不断回忆中国民企发展过程——刚开始生产内裤鞋袜,5000万件衬衫换美国一架波音;然后开始生产家电手机,小米卖得再好,利润也只有苹果的八分之一;美国人对中国制造的印象似乎就停留在此了,那么究竟是什么时候中国完成了弯道超车???
他的答案是在疫情期间。
弗里德曼找到的一项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中国各银行对工业的贷款从2019年的830亿美元,猛增至2023年的6700亿,在足足增长了7倍有余。反映到民营企业上就是,2023年,民营企业的研发经费总投入高达1633亿美元,比几年前高出了4倍,成为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引擎。
搞笑的是,弗里德曼还首次告诉美国人,特朗普在中国的外号,叫“川建国”,并解释说,这个外号的含义是“特朗普是中国的建设者”,他对中国的所作所为,反倒刺激了中国企业加倍努力,在汽车、机器人、清洁能源、芯片等多个关键领域摆脱对美国依赖。
现在的事实证明,名字可能起错,但外号绝对不会。

欢迎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END

别忘了拉到最下面添加我们的粉丝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