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失控的中东战火愈演愈烈,特别是美国已经呈现出明显火上浇油之势。
目前,美国已经发出两个关键信号。
一个信号是,美方已于当地时间10月13日宣布,将向以色列提供一套“萨德”反导系统。
根据拜登的说法,此举是为了保卫以色列。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该系统是美最强大的反导武器之一,可拦截150至20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并且在测试中成功率近乎完美。五角大楼称,其中一套珍贵的导弹系统目前正在运往以色列。与此同时,美国将派遣约100名士兵前往以色列操作该系统。五角大楼发言人Patrick Ryder说,这次部署是“美国军方近几个月来做出的更广泛调整”的一部分。此外,以色列还部署了其他多个反导系统,用于击落来袭的目标......
美国退役上校塞德里克·莱顿10月14日警告称,上述行动增加了美国卷入中东战争的风险。他说:“如果这些美国士兵受到任何伤害,就可能导致美国卷入战争,这当然可能会产生超出我们目前想象的严重后果。”美国金融分析机构零对冲分析认为,这一重大举措可能会在以色列与伊朗的紧张对峙中直接使以色列的战略资源面临危险。
不仅于此,两周前还在敦促各方停火的美国,日前突然“变脸”,根据路透社10月12日的消息显示,美国官员放弃了停火呼吁,认为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美国发言人米勒上周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确实支持以色列发动这些入侵,以削弱真主党的基础设施......”再加上美国最新将向以色列提供反导系统的计划,进一步说明,美国此时似乎正在希望中东的战事扩散,而不是之前表现出的所谓“劝和”。这也是美国发出的第二个其或有意扩大中东紧张局势的关键信号。
而在10月13日,以相关部门重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为“不受欢迎的人”,禁止其进入以色列,因其未就伊朗本月发射导弹袭击以色列事件做出谴责,以及其“反犹主义和反对以色列”的行为。与此同时,以方周日敦促,驻黎巴嫩的联黎部队“处于危险之中”,“应该立即撤出。”对此,联合国秘书长的发言人杜加里克表示 ,“针对维和人员的袭击违反了国际法”并且“可能构成战争罪”......
我们仅通过梳理自本月以来的部分事件脉络就可以发现,中东紧张局势失控或已不可避免,无论是美国表现出“唯恐中东不乱”的迹象,还是以色列对联黎部队的步步紧逼,似乎都在使中东地区的乱局正一步一步走向无底深渊。
正如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10月11日发出严厉警告称,“最近发生的事件表明,中东等地的战争形势十分严峻,情况越来越糟。结果可能会对短期经济、更重要的是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那么,为什么深陷大选风暴的美国欲进一步染指中东乱局呢?
根据一名美国高级官员数周前的一个表述似乎揭开了答案。当时他针对向乌提供的援助强调,“我们向乌提供的几乎所有援助以及将要提供的援助资金—都被投资到了美国。这就是花费的地方。这不仅有助于采购乌所需的武器;它也为美国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建设我们自己的国防工业基地。因此,从很多方面来说,这对我们是双赢的。”同理的是,中东乱局同样为美国向外输出战略物资而获取巨额利润提供了便利。
例如,通过10月11日,美国批准向阿联酋和沙特这两个中东国家共出售价值高达18.55亿美元的战略装备就说明了问题。也是在这同一天,沙特等海湾国家游说美国,希望阻止以色列打击伊朗石油设施,担心战火将波及自身。分析认为,这一现象说明,美国一面充当着部分中东国家“保护伞”的角色,另一面又赚得盆满钵盈。这也是美国经济多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发战争财”的鲜明事实。
事实上,上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都是这样间接通过武器输出,而带动本土制造业发展和就业,进而坐收渔利。再比如,退役美国上校乔·布奇诺报告显示,二战以来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超过3000亿美元。然而从1950年到2020年,以色列绝大多数战略装备都是从美国采购的。分析认为,该报告进一步揭开了,美国经济表面以保护盟友安全为由,实则是为自己获取利润的真相。
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经济似乎乐见中东等地的冲突。对此,分析师斯科特·里特更是直言不讳地称,美国因为在一些地区升级冲突,而间接获得,并制造了数万亿美元的骗局。那么,面对眼下的中东冲突,深陷大选风暴的美国将会如何收场呢?分析认为,这与以色列是否会真正袭击伊朗石油或核设施,以及何时行动有着必然的联系。
美国官员10月12日认为,以色列回应伊朗袭击的报复行动已经缩小了目标范围,伊朗的军事和能源基础设施或将成为目标。以方上周则表示,以色列将以“致命、精准、令人惊讶”的方式报复伊朗。
再结合前面提及的,截至10月14日美国已经发出的两个关键信号,分析认为,以色列打击伊朗石油等设施的报复行动,或将在美国在以色列彻底部署完成反导系统后开启,因为这将使以色列可以更充分地应对伊朗的回击。不过,伊朗目前已经准备了至少10种反击方案。
而一旦冲突再升级,伊朗存在关闭其控制的霍尔木兹海峡的可能,这将关系到全球每天高达2100万桶原油,约占世界原油贸易量的21%,多方分析,此举或将导致国际油价短期内升至每桶100美元,这也将使美国的通胀危机卷土重来。
而就在上周五,记者在伊朗街头采访时,有伊朗民众纷纷警告以色列称,“他们一定会被消灭”。
很明显,美国正在深度卷入以色列与中东多国的冲突之中,而这背后也与美国大选的需要有着紧密联系。华尔街日报10月12日的报告显示,特朗普在处理以色列、乌克兰问题方面的支持率领先于哈里斯。其中,在以色列问题上,特朗普以48%比33%领先哈里斯。
这一点,通过上周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DJT的股价强势直线反弹可见一斑。似乎也说明,华尔街越来越多的交易员正在押注特朗普能够重返白宫。而这背后也使美国大选充斥的犹太资本气息日益浓烈。
甚至哈里斯的民主党阵营越来越怀疑,以方试图利用制造中东地区的乱局来干涉美国大选,并阻止哈里斯获胜。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墨菲表示,“以色列确实有可能在美国大选前不签署任何协议,以此来试图影响结果”。而通过白宫过去三天以来,在中东问题上发出的两个关键信号的转变,也说明,哈里斯团队似乎正在有意改变在以色列问题上的策略,进而希望得到更多犹太资本和犹太裔美国选民的支持。从这一角度来说,犹太势力似乎已经掌控了美国的大选经济主线。
对此,特朗普前不久表示,是拜登-哈里斯让伊朗在短时间内变得非常富有。他甚至还主张,以色列应该袭击伊朗核设施。此前他还不止一次警告,如果哈里斯11月赢得大选,以色列将会灭亡,以色列将会在两年内被灭掉......分析认为,特朗普的这些言论再次表明,无论谁入主白宫,都改变不了美国支持以色列,并继续扩大中东紧张局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