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马推车
每天一份小简报,说说汽车大世界。满朝旭和他的小伙伴,絮叨点儿和车相关的事儿,给您解个闷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玩车教授  ·  教授看新车 | ... ·  4 天前  
玩车教授  ·  短视频 | 如何优雅地开走一台超跑? ·  3 天前  
芝能汽车  ·  为什么大圆柱电池变得不再重要了? ·  3 天前  
大家车言论  ·  这位大长辈,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河马推车

记者节,说说汽车记者最别扭的一件事儿

河马推车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11-08 23:00

正文

点击 “河马推车” 可以订阅!

记者节,我也想歇会儿

但是拿您当朋友,说点心里话

请戳音频听 满朝旭 絮叨


今天是记者节,不推车了,跟大家说点汽车记者的事儿,您听个热闹,了解一下我们这个行当,在我的单位跑汽车的记者不多,但是但凡跑过汽车口的记者,都干过一件事儿,就是帮别人买车。至于别的汽车媒体,帮着买车的事儿更是家常便饭,前些日子我和一个汽车专业媒体的朋友吃饭,席间,他接了两个电话,都是要求帮着买车的,接完电话,就开始跟我吐槽,大意是,都觉得你做这行,能捞到便宜,但实际上哪儿跟哪儿,不过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驳对方的面子。这点我特别理解,我现在就特别好意思驳对方面子!说两个我特别不愉快的帮人买车的经历,您就知道是为什么了。



都不说品牌了,一个朋友看上了一台车找我,我表示出一点为难,因为平时跟这个品牌不熟,准确的说,压根就没联系,所以就直说了:“不好意思,这家我没联系。”没想到,这位朋友反问:“你不是跑汽车的么?怎么这家都没联系,你再问问别人有联系的。”好尴尬!实际情况是,在中国内地汽车市场上的汽车品牌现在是110多家,如果按集团划分的话,有70多家汽车集团,在我们单位只有我一个人跑汽车,勉强能维持将近20家的联系,所以,当你找你的媒体朋友买车,对方如果说,没联系,千万别觉得意外。

另一个事儿,一个朋友买车,看中的那家和我有联系,而且平时个人关系还不错,于是去协调看看有没有折扣,最后,对方联系了经销商,又给便宜了几千块钱,等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这位朋友时,对方表示不太满意,并告诉我一个理想的价位,希望我再去想想办法。好尴尬!

电影《白日梦想家》


对于记者买车这事儿,以前很多厂家都有媒体价,而且是公开的,但随着近年反腐力度的加大,大部分厂家取消了媒体价,再或者是有条件的媒体价。实际上,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去要所谓的“媒体价”都是有成本的,而且边际成本越来越高,什么是边际成本?就是每新增一个产品,就要新增的成本。说的简单点,我帮你买车要来折扣了,相当于对方为我放弃了一部分成本,让我获利,这个获利某种程度上是要还的。比如,当对方出现负面新闻的时候,我就得考虑要不要报道,或者对方干脆提出来请不要报道,所以每帮别人买一辆车,我做正常报道的难度就增加一分。

还有刚才说的是有厂家会有“有条件”的媒体价,说白了就是,拿宣传换折扣。买车可以给你一个很高的折扣,这个折扣是由公共关系部门出资,条件是发1到2篇有利于这个品牌的报道,这在商业媒体上和自媒体上是可行的,从商业上来讲是公平的,但是对于官媒的记者来说肯定是违纪的。所以,我如果为了帮别人买车,答应了,所承担的风险、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

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汽车买卖已经进入一个薄利时代,开一个4S店一年就回本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所以车的让利也是有限的。现在如果不是关系特别要好的朋友找我,我一般都拒绝,原因就是四个字:成本太高。所以,如果你有跑汽车口的记者朋友愿意帮你买车,那他是真拿你当朋友了,至于优惠幅度就千万别奢望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