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梅斯医学
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足踝关节MRI扫描... ·  13 小时前  
医学界  ·  院长带头骗保上亿元,7人被抓 ·  5 天前  
火石创造  ·  风云对话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梅斯医学

热议!在诊室吃饭被投诉!河南三甲主任:吓得我们把牛奶喝完才敢进去!四川大三甲医生情绪失控辱骂患者“老妖婆”,医院:已及时处理!

梅斯医学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2-18 07:50

正文

加班耽误了时间

中午在诊室吃饭却被投诉!

河南三甲主任:吓得我们把牛奶喝完才敢进去!

近期,有两件涉及医患关系的事件备受关注。

2月11日,河南郑州某大三甲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发文表示:“医生在诊室吃饭被投诉了。这样的事有谁经历过?”

据了解,这名主任医师的学生在河南省另外一个城市的一家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上班。2月10日,他的学生坐了一天门诊,因为周一门诊比较忙,中午接诊到1:30, 点的外卖1:45才到。 他狼吞虎咽地把米饭和菜吞了下去,已经快2点了。但是, 稀饭比较烫,来不及喝…. 下午2点的时候,门诊病人依旧很多,有初诊的,也有复诊的。

这名主任医师表示:“病人都来了,我那个学生还没吃完饭,于是,他对一个复诊患者说,您上午来看病的时候也知道今天病人比较多,我中午加班到13:30, 我先把这半碗稀饭喝下去行吗?就30秒 。当时,病人和家属表情就有些不悦,但也没觉得有啥严重的。”

大概1小时左右,突然接到医务科的电话,说有患者投诉医生在诊室吃饭了,麻烦下班到医务科说明情况….下班后,他到医务科解释了一通,各种前因后果说了一大堆,还被批了。 这件事我们知道后,吓得我们赶紧把手中的牛奶喝完才敢进诊室,生怕患者看到我们手里有食物……”

这起事件一经透露,立刻引起了热议。

上海一名医生直言道:“如果你及时下班,及时吃饭,或许就不会被患者看见了吧!到下班时间为什么不下班?我从来都是到点走人,绝不迟到早退,也绝不多待,我是为了谋生来上班的,不是为了上班而去耽误吃饭的,饭都不让我吃了,我为什么还要上班? 你耽误了吃饭的时间,最后换来的是什么?是投诉!希望你以后中午能按时去吃饭,不要再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诊室了,这样也就不会投诉你在诊室吃饭了。

安徽一名肾内医生认为:“我的工作热情也是被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患者给磨没了,现在准时准点,纯看病,不夹带任何感情,客观专业就好。 你为了患者去加班,耽误了吃饭的时间,最后在诊室里解决,有些人看到了,根本不会理解你,他们只会认为你在诊室里吃饭形象不好,成何体统,不会去问你为什么会在诊室里吃饭。

“我曾经加班到中午一点才结束上午的门诊,我刚端上盒饭扒拉两口,一个男人拿着报告来咨询, 我告诉他,等几分钟,我几口把饭吃了就给你看病 。男患者说他下午要上班,等不了。护士这时候说了一句饭都热了两次了,让医生吃了吧,就几分钟时间。这名男士突然不高兴了, 说没见过医生还要吃饭的。 然后就开始大闹,然后值班领导来了,还叫来了警察。后来,这名男患者坚持投诉了几次,把整个科室都搞得不得安宁。”

那么,医生能不能在诊室吃饭呢?根据《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医务人员工作时一律按规定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工作服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 工作期间不应在诊室等污染风险较高的区域进食,医生应在指定的休息区域用餐,以避免任何可能影响医疗环境和患者安全的行为。

但是,休息时间能否在诊室吃饭那就没有规定了。 如果医生因为加班不得已在诊室吃饭,作为患者,我们应该抱有一颗包容之心,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去投诉医生,毕竟这个班是为患者而加的,医生的午饭也是因为患者而耽误的。

医生情绪失控,

怒骂患者“老妖婆”“天打雷劈”

医院:已及时处理

面对患者不合理的投诉或者不公正的对待,我们医生有时候会有怨言,但是,请记住, 再有怨言,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几乎是同一时间,据某新闻网报道,2月15日,多名网友发布视频称,当日下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四楼一名女医生对患者咆哮,言语中有“老妖婆”“不得好死你”“天打雷劈”等辱骂性语言。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名医生情绪十分激动,旁边还有同事一直在劝解。


事件发酵后,2月15日下午,有关记者拨通了该医院内的报警电话,医院工作人员表示, 此事发生在耳鼻喉科,当时就派人及时处理了,该劝阻的劝阻,该处理的处理 接下来,工作人员还会将网上相关情况向领导汇报。

就在有关记者想要详细了解情况时,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医院有规定,如果记者想要了解情况,需找医院宣传部。”

记者随后拨打了该医院宣传部的三个办公室电话,其中办公室二有人接电话后迅速挂断,办公室一和三均无人接听电话。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不少医护人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陕西一名医生认为:“这得是多大的冲突才能让医生说出这样激烈的话啊, 不是被逼到了一定程度,医生的情绪是不会如此失控的。 这个事的处理结果不会很轻易的。”

四川泸州一名当地的医生表示:“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起这样的冲突,兔子被逼急了也会咬人的, 当时这名医生气的都快哭了,情绪十分失控,她肯定知道这关系到她的职业发展,但她还是控制不住地说了一些过激的话,只能说医生平时的压力太大了, 如果医患双方都是火药桶,那就很容易爆发矛盾。”

截至目前,医院还尚未给出详细的冲突过程,到底是谁的责任,不好判定,但是医生当众说出如此过激的话肯定是不对的,只能劝告各位同行一句: 冲动是魔鬼,遇事要能忍,万万不可让自己的情绪崩溃、失控,这种后果我们承受不起。

为什么投诉总是不断?

医患矛盾动辄十分激烈

媒体要正向引导

上面这两起事件令我们担忧,它们体现出的医患矛盾令人不安。

众所周知,医疗问题最为敏感,医患关系最为紧张,医疗行业处在极端行为的最前沿,在各行各业中,医护人员在人际关系里就是非常典型的“ 交浅言深 ”,即:我和你之前素昧平生,因为看病就医要告知死生之事,要真正意义上的生死相托,缘分浅而命交缠,一旦出现不可调节的矛盾,那都是十分仇视的。

医患之间遇到了矛盾,轻辄投诉,重者发生言语、肢体冲突,再重者,可能会有伤医事件。 目前来看,大量针对医护人员的无效投诉就是一种医患矛盾的体现,同时,患者的投诉也是化解医患矛盾的一种方式,这到底为什么呢?

对于患者来说,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处于弱势的一方 ,投诉是他们表达诉求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表达诉求的渠道,便会对医院产生怒火,甚至是失望感,从而酝酿出更大的矛盾。 这就是为什么医院会鼓励患者投诉的原因,因为投诉能解决大部分微小的矛盾,接到投诉后,通过调解、和稀泥的方式,就能化解医患矛盾,这是医院乐意见到的,其实也不会对医护人员进行什么实质性处罚。

所以,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医院,还是对有关部门, 患者的投诉都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式,都有必要性,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无效投诉很多,但依旧鼓励的原因。

对此,江苏某大三甲外二科主任就表示:“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都是医患矛盾产生的导火索。许多医院因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业务市场化运营,投入市场化运作,有的医院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尤其是在医院的管理方面,有些医院将医生的薪酬管理与个人绩效相挂钩,这就导致许多医院过分地追求利益,最终导致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 如果等以后公立医院全部公益化了,我想,患者的投诉肯定会越来越少,矛盾也肯定会越来越少。

等到医院公益化后,医患矛盾真的会越来越少吗?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就目前来看,只从媒体方面分析,媒体对于医疗的负面报道,肯定不利于医患关系。就比如上文中医生辱骂患者的视频,全程都是医生在情绪失控,掐头去尾,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明所以的人还以为全都是医生在撒泼打滚呢。

在如今媒体大众化的时代,网络信息无处不在,新闻媒体作为社会活动的监察者,媒体对医疗活动的报道往往会引起巨大反响,从而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 个别新闻媒体在报道一些医患矛盾案例时总会对案件添油加醋,甚至扩大和激化医患矛盾,由于患者属于弱势群体,大部分人都会不加判断地选择相信媒体,认为医务人员就是错误的一方,这对医患关系的改善十分不利。

由于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使得人们在心底里对医务人员的形象产生负面印象, 将收红包、吃回扣、手术不认真等标签贴在所有的医务工作者身上,将少数医务人员的错误放大,使得医患矛盾越来越严重。

因此,如今投诉多、医患矛盾激烈,媒体也是有责任的,个别媒体根本没有正确引导患者对医疗事件的看法,反而是火上浇油。

唉,针对这许许多多医患之间的冲突,我们多么希望都能妥善解决,互相理解呀!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