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肿瘤资讯
分享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传播正确肿瘤防治理念,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的关注!新浪微博:@肿瘤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足踝关节MRI扫描... ·  13 小时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球扩俱乐部 | ... ·  昨天  
丁香园  ·  这份 DeepSeek 病历点评,让 50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肿瘤资讯

春寒料峭启新章,学术星火燎原时:中国乳腺癌领域进展年度盘点暨CSCO指南巡讲启动会成功举办

肿瘤资讯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2-18 20:00

正文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2月16日, 由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与正大天晴联合主办的"中国乳腺癌领域进展年度盘点暨CSCO指南巡讲启动会",以破晓之势叩响新一年乳腺学科发展的晨钟。会议汇聚国内乳腺癌领域顶尖专家,围绕2024年度临床研究进展、CSCO指南更新、医保支付改革及创新药物研发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乳腺癌规范化诊疗与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肿瘤资讯】直击现场,撷取精华以飨读者。

权威云集,共启学术新篇章

大会开幕式由CSCO候任理事长 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 领衔主持。江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我国乳腺癌诊疗二十年发展历程,特别指出:"从20年前曲妥珠单抗每支2.48万元的天价,到如今生物类似药实现可及性突破,正大天晴等民族药企的持续创新让更多患者获益。"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副总裁刘亮先生 在致辞中全面阐释了企业的战略蓝图:"作为深耕医药健康领域56年的民族企业,我们已形成'创新驱动+全球化布局'的双引擎发展模式。在乳腺癌领域,现有管线覆盖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全周期,包括经典药物卡培他滨、氟维司群、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以及即将上市的CDK2/4/6抑制剂、HER2双抗等创新疗法,致力于打造'中国方案'治疗矩阵。"值得关注的是,其上海全球研发中心将构建五大生物药技术平台,重点突破抗体药物、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广州南方总部作为国际转化枢纽,将加速海外创新药引进与本土化生产。通过'自主创新+全球合作'的双循环模式,力争2030年实现千亿年销售额。针对行业生态建设, 刘亮先生 表示:"正大天晴始终与临床专家同频共振,期待携手专家共同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图片2.png 第一篇章“乐响寰宇”——聚焦前沿突破与行业革新由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锋教授 共同主持。

微信图片_20250218162226.jpg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滕月娥教授 率先分享《2024中国原创临床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本年度国内学者在乳腺癌领域的成果。近年来,中国在乳腺癌领域的原创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从参与国际研究到引领全球创新。多项研究聚焦于HR+、HER2+和TNBC三种亚型的治疗策略。对于HR+乳腺癌,TQB3616-III-01研究中CDK2/4/6i库莫西利mPFS超16个月,缓解和生存获益显著,未来有望克服临床CDK4/6抑制剂耐药问题。HER2+乳腺癌方面,PHILA研究展示了小分子TKI与曲妥珠单抗联合应用的疗效,革新了一线治疗方案。TNBC领域,TORCHLIGHT研究证实了免疫治疗在晚期患者中的有效性,OptiTROP-Breast01研究则展示了国产ADC药物的显著疗效。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治疗标准的创新,也为中国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机会。

图片4.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 则从政策层面剖析《医保支付赋能乳腺癌医药行业创新发展》,指出医保支付通过改革和创新,推动了HER2+乳腺癌治疗方案的变革,特别是曲帕双靶疗法的应用,成为早期新辅助和晚期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医保支付改革还促进了医生和医院体系的优化升级,通过DIP和DRG支付方式的实施,提高了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成本控制。生物类似药的出现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进一步节省了医保基金,为更多创新药物的纳入提供了财政空间。国产生物类似药对领域的探索、学科的发展和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均做出一定程度贡献。

图片5.png 正大天晴研发中心李许博士 展示了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在乳腺癌领域的研发管线和临床开发策略,凸显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强大实力。公司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多样化的创新技术平台,专注于乳腺癌的创新药物研发。其重点产品包括CDK2/4/6抑制剂TQB3616、HER2双特异性抗体TQB2930和HER2双抗ADC TQB2102等。公司在HR阳性和HER2低表达乳腺癌方面进行了广泛布局,涵盖从早期到晚期治疗的全周期。通过多项临床试验,正大天晴不断验证其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潜力。公司还积极与国际接轨,推动创新药物的国际化进程。

图片6.png 高屋建瓴·专家论道环节,在 江泽飞教授 主持下, 晓媛、孟旭莉、聂建云、史业辉、张建国、赵 等专家围绕"生物类似药临床替代标准""真实世界数据应用"及"创新药准入政策"展开激辩。专家们指出HER2-ADC药物需突破同质化竞争,聚焦联合治疗策略与安全性优化;医保支付体系改革成为焦点,DRG 2.0版本将创新药使用纳入考核指标,印证"优质优价"的政策导向。

微信图片_20250218144446.png

第二篇章:坦达新篇——解读指南更新与临床实践由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范志民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海波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红教授联袂主持。

微信图片_20250218144442.png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郭宝良教授 深度解析《CSCO BC指南早期乳腺癌更新热点》。他指出,乳腺癌治疗经历了从分子分型到个体化治疗的转变。新辅助治疗中,哌柏西利和阿贝西利的疗效显示出与化疗相似的结果(Neopal和CARABELA研究),而HER3-DXd的pCR和ORR率与标准化疗相当(SOLTI VALENTINE研究)。辅助治疗方面,monarchE研究展示阿贝西利和NATALEE研究证实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显示出更好的生存获益。HER2阳性乳腺癌的研究表明,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双靶治疗提高了pCR率,而T-DM1在辅助治疗中显著延长了non-pCR患者的生存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支持卡铂的使用,并展示了帕博利珠单抗和阿维鲁单抗的积极效果。整体而言,这些研究推动了乳腺癌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

图片9.png 解放军总医院王涛教授 系统梳理了《CSCO BC指南晚期乳腺癌更新热点》。首先,HR+乳腺癌的一线内分泌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进展,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优于标准化疗。其次,HER2+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更加丰富,吡咯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显示出显著的无进展生存期优势。此外,T-DXd在HER2+乳腺癌的二线和脑转移治疗中表现出色,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最后,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也取得了重要突破,ADC类药物如戈沙妥珠单抗和芦康沙妥珠单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这些进展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存机会。

微信图片_20250218181834.png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春芳教授 在《生物类似药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价值》报告中,指出帕妥珠单抗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尤其在早期和晚期治疗中表现出色。其生物类似物帕乐坦在药代动力学、疗效、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面与帕妥珠单抗高度相似,显示出良好的等效性。帕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上市降低了治疗成本,提高了患者可及性,符合专家共识和2024 CSCO BC指南的推荐。

指点新言·跨学科对话环节,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