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人物
每天最精彩最生动的原创人物报道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人物

衡中老师:三尺讲台、百颗茶叶蛋的骄傲与征途

每日人物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08-28 22: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是Epoch非虚构故事大赛50强作品的 第21篇。


以下为作者原文,未做任何改动。

2017年4月,“衡水中学在浙江开分校”的新闻引起各方热议,有“高考工厂”之称的衡水中学又一次被推倒风口浪尖上。关于衡水中学的舆论从来都是好与坏的针锋相对,人们或站在自己的立场,或站在衡中学生的立场上对其教育模式做出判断。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群体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衡中教师,我们对衡水中学老师的了解知之甚少。作为“衡中模式”的实践者,学生教育的亲历者,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究竟“高压”环境下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生活状态?他们如何进行思考和工作?真实的衡水中学又是什么样的呢?





| 师昊楠

重庆师范大学



晚上十点半,李成朋老师还坐在办公室里。手边光洁的白瓷杯里还剩着冷掉的半杯咖啡,他无故地摸了摸杯壁上的凸起,一想到七个小时之后又要坐在这儿,他甚至有点懒得回家。当然,这只是思想上的短暂疯狂,毕竟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他都要这样过。


这是一所现代化的民办高级中学。


2013年衡水市政府在衡水湖湿地保护区附近画了一个圈,隔年学校拔地而起。这里拥有比市区更纯净的空气,拥有自成体系的供暖系统,十四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和一条为学校专门开设的公交线路。然而这一方奢侈,也抵不过其教育模式引起的争议。


衡水第一中学,其管理、师资、招生、教育、教学均以衡水中学为依托。对外而言,这是 “衡中跨越发展的新起点”,对内来讲,这就是衡水中学的南校区。


李成朋内心有点小骄傲,自己工作的地方全国闻名。



全校的高三



这天是周六,高三学生要周测。离测试还有一会儿,李成朋从椅子上站起来,抻了抻自己灰蓝色的衬衣,拿上自己刚准备的小纸条,向班级走去。他要去给大家板书注意事项。一条一条,一字一字写满整个黑板,最后一行是“多喝热水,小心感冒”,特意用了黄色粉笔。


这是2015届高三c部493班(复读生班),李成朋带的第一届毕业生。


周测是衡中学生的“传统项目”,每周一考保证了同学们对考试的熟悉感,而老师隔天出成绩的惊人效率也被外校老师所津津乐道。


在衡中,效率是对老师和同学们的第一要求。


“其实是可以看完的,教研组分工明确,整个年级可以同时出成绩,”李成朋语气中透着些骄傲。他也说到衡中平时一堂课的课容量大概是一般学校的三到四倍,整个学校的高速运转,保证了衡中的规范化运行。


早上5点35分起床铃声一响,493班的张岩下床穿鞋,拿上前一天晚上放在床头的英语单词本,顾不上洗脸刷牙,以最快的速度冲到跑操集合地,开始背单词候操。她抬头瞄了一眼,看到李成朋在清点人数,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李成朋带班严格认真,每天早操必跟,自习必查。


“全校为高三”是衡中老师和同学刻在内心里的深刻。作为青年教师第一次带高三的李成朋一点也不敢怠慢。


脚尖和脚跟的触碰,衣袖和手肘间的摩擦,这就是衡中跑操的距离。整齐划一口号响亮已经不能完全概括其精髓,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和紧张,从朦胧睡意中醒来才是早操的意义所在。除了恶劣天气和严重雾霾,早操不会停止。


已经第三圈了,李成朋看快结束了就小跑向教学楼,他想着先去班里等着,一会儿检查早读状态。493班在秋实楼三楼楼梯的左手拐角处,教室很大,大概是普通教室的两倍,明亮宽敞,南面有窗,班级容量150人左右。三个柜式空调分布在教室的前中后角落里,其余的空间被蓝色色调的桌椅填满,而书桌又被密密麻麻的书和卷子覆盖。


衡中有自己的传统,从不征订外面的练习册,用自己的印刷厂印刷习题试卷。学生们练习题都是老师们亲自过目编订的。在新的课程开始之前,学生们会收到教案和对应练习题,学校要求每年的练习题至少保证百分之三十的更新率,而像李成朋所教的政治学科要求紧跟时事变化,更新率大概要达到百分百了。


学生陆陆续续进班,开始大声背诵单词,李成朋看大家状态不错,心情稍微放松了些。看到英语杨胜老师进班,他笑着和老师点了点头,便往办公室走去,脚下的步伐不自觉加快,眼神有意无意的瞟向手机屏幕,他有点紧张,今天是出五调成绩的日子。


“如果这次你们还能考第一,咱们就买肯德基来学校,奖励你们吃!”教室里发出了久违的尖叫和欢呼。上周班会,李成朋对同学们承诺。493班虽是文科普通班,但是连续四次调研考试都是普通班年级第一,李成朋想拿个五连冠,给自己增增业绩,也给学生们打打气。


衡中学生早读现场,同学们站立背诵 图 | 宋凡鸿朋友圈


“哎呀,有了!”


手机消息显示了五调的最后结果,493文普年级第一。


李成朋心里有些暗爽,他赶快打开QQ群“勇敢的心”(493班家长联系群),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家长们。


晚上6点05下课铃一响,班长郭怡萱进班让大家不要去吃饭了。“我好像闻到了炸鸡的味道!” 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班里炸了锅。


“在衡中三人吃一个全家桶”,李成朋做了一件让全年级都羡慕的事情。没有拍照留念,没有朋友圈里的点赞评论,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开心。


李成朋对自己很满意,他相信一切会越来越好。


习惯了



初见衡水,“这也太穷了。”李成朋没有吝啬自己的感叹词。


衡水是河北省的地级市,整体经济常年徘徊在河北省十一个地级市的后三位,空气污染指数也多次高居省内榜首。提到衡水,外界能联想到的关键词只有老白干和衡水中学。“我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样,在这样一个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有名的学校?非常好奇。”李成朋这个疑问大概五年前就有了。


2012年他大四,正在毕业的档口徘徊纠结,学校里的校招进行的如火如荼,李成朋某天下午坐在了衡水中学康新江副校长的宣讲室里。“康校长亲自来我们学校招聘,他很平易近人,”李成朋对校长印象不错,学校的名气和高升学率也对他有很大诱惑。


“学生想来,老师也想来嘛。”


太阳炙烤地面,蝉在聒噪,塑胶操场上有一股烤熟的味道。2012年七月份,李成朋来到衡水,签下五年合同,开始了他人生新阶段,与他同行的还有女朋友李俪华。两人同校同级同专业,又一起来到衡中做老师。他们在随后几年里迅速结婚买房,在衡水这个小城市安下家来,也和新单位不断磨合着。


衡中是出了名的严格,对老师也是如此。


“量化制度”是衡中师生绕不去的坎儿。跑操,自习纪律,午晚休纪律,卫生问题构成了学生的量化考核标准。到位考勤,教案上交情况,课堂状态,教学常规等则是对老师的量化考核。


“会有一个老师,每天拿着一个小本本,来办公室看哪个老师在岗,哪个老师早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衡中英语老师讲到,“晚上八点钟自习的时候也会有人来检查。”


“衡中的优秀老师都是算出来的”,这是张文茂校长对老师培养模式的评价。


这样的严格要求下,李成朋尽量保持着和学生们一样的作息,在制度内做到完美。


老师的备课区内白天禁外网,晚上6点之后会全部开放。无论在哪个年级任教,周一到周六上班,周日监考周测,每隔三周放24小时的假,放弃国庆五一等法定节假日,这都是对衡中老师的共性要求。曾经有老师因为长时间用饼干充饥导致胃出血,也有女老师加班到十点晕倒在回家路上……这样的体制要求下,总有一批人选择离开。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的宋凡鸿就是其中一个。


“我做不到,所以我做了逃兵嘛。”她坦然的说。出生在辽宁一个知识家庭,成长生活并没有遇到太多挫折的她,决定在硕士毕业之后挑战一下生活。她与衡水中学分校邯郸一中在2016年年底签订了三年的合同,之后便在衡水一中进行顶岗实习(岗前培训),今年四月她选择辞职。


衡中有自己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有“签订师徒协议”一说,刚入职的青年教师由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即所谓“拜师学艺”。这种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职业民俗在衡中受众广泛,去年年底学校一共签订了218对师徒。日常的工作也趋于标准化,听课,备课,改作业,流程统一,没有调节的余地。


宋凡鸿也是这个制度的参与者。


“离开的原因有两个吧,一个是我适应不了学校的管理机制,另外一个我觉得限制我个人的发展。”宋凡鸿很清楚自己的想法,“我就过年放了八天假回了一次家,初七就回来了。”在这半年里,宋凡鸿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周日上午监考完下午出去买好一周的水果酸奶什么的,晚一点就赶回来判卷子了。”短时间的强度作业还可以忍受,而当高强度任务成为常规操作,宋凡鸿表示吃不消。


生活上的困难让她分神,专业上的瓶颈更令她茫然。


“可以说我的英语口语一直在下降,”国外的留学经历本是工作的加分项,但是在衡中这种极致传统应试教育的压榨下反倒不得施展。“我在这半年系统学习了高中所有语法知识,一想到未来三年都要重复这些,我有些抗拒。”


宋凡鸿对自己的离开有着明确的认知,在一个教学意义大于教育意义的学校,她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


衡中教师的工作模式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


李成朋在压力下没有选择离开,但他也有自己的排解办法—抽烟。“和几个烟友相互倾诉一下就好了,”李成朋试图用男人的方式搪塞他抽烟时的坏情绪,“压力肯定有啊,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出成绩的时候。”


成绩这座大山在衡中是要老师和学生一起扛的,没有谁肩上的担子更轻一说。


而当问起他对衡中机制的态度,不知是出于对工作单位的保护还是心理的真切认知,“习惯了”是对所有负面情绪的标准表达。“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习惯了之后,再不对的地方你也看不出来了。”李成朋最后讲到,他的语调里带着一点不易琢磨的情绪。


或许“习惯了”是因为根本没有离开的选择权,可能对他来讲,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衡中是他目前最好的职业归宿。


活出尊严



衡水不大,能逛街休闲的地方更少。


李成朋妻子李俪华在衡水百货商城选购时,和售货员闲聊了几句。“您在哪工作?”“衡中。”李成朋抢了一步,又赶快低下头继续挑选货架上的水果。后面售货员说了什么,他并不是很在意。


在衡水,“衡中老师”等于尊敬和信任。是别人的一眼高看,是他人除礼仪之外眼角的笑意,这让李成朋心情很好。


这天早上李成朋没吃饭,大课间时,他走进教师休息室拿些面包吃。休息室不大,几把休闲椅,几张桌子,一个立式冰箱被塞的满当当的。学校后勤处专人负责采购,保证休息室里的食物的充足和新鲜。面包,饼干和泡面最受老师们欢迎,夏天的雪糕也总是很快清空。“有家的感觉。”李成朋说。


衡水中学南校区衡水第一中学的校园环境 图 | 宋凡鸿的朋友圈


衡中招老师标准在不断提高,从当地的师范院校开始向名校毕业生研究生转变。而目前在岗的大多数老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并不算很高的起点,几年后也都有“衡中名师”头衔的加持,工作两年老师就可以选择离开,不用背负劳动合同的压力。


安超现在是河北师范大学大四的学生,在衡中实习做音乐老师,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毕业能留在衡中。对于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来讲,衡中相对公平,机会多,很有诱惑力,只需要能吃苦,肯努力。


“说实话,没有衡中这个头衔,我们啥也不是。”李成朋坦诚讲。


他认为,衡中的成功的得益于是自身早以形成的完善体系。


老师一线的三尺讲台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毕竟全年级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管理,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主要发挥在“怎么讲”这个问题上。


这种完善的系统会给到老师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从某一种程度上看则类似于标准化输出,缺乏自主性。而成为“教书匠”还是“教育家”的区别往往也在这里。


在教师群体中,衡中老师的待遇值得一提。


拿一名33岁有7年教龄的衡中青年教师举例,月收入可以达到7000元,不算餐补和水果蔬菜补贴。如果担任班主任收入可以达到10000元以上。高三的任课老师在高考结束后,学校会根据各班高考成绩颁布“高考奖”,万元起的奖励极有诱惑力。除此之外,平时班级考试成绩突出也会有提成。


这些数字都远远高于2017年衡水地区的平均工资4490元,在物质层面来讲,在衡中只要出成绩,老师没有后顾之忧。


“衡中让我们活的更有尊严。”这是衡中老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


“压力大的起飞,福利好的一流”是网络上对于衡中老师的评价,“痛并快乐着”则是大多数老师的生活写实状态。


6月7日这一天早上,为了让学生们多睡一会儿,学校的铃声晚响了半个小时。6点10分,跑操准时开始。“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勇士493。钢铁意志钢铁汉,斗志下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一五高考唱凯旋。”


493班的跑操像往常一样进行,口号却喊得更加响亮。


李成朋站在结束的地方等着大家,在他的左脚边有两个装着茶叶蛋的红桶,右脚边放着满满一箱子的面包火腿。同学们围了过来,“这茶叶蛋是我和我妈一起煮的,煮了一晚上,应该很入味了,大家一人拿两个啊。”李成朋递给大家茶叶蛋的时候不住地念叨着。这是衡中高考的传统。除此之外,6月5日起到高考结束,衡中三餐每顿都只收五分钱,水果足量供应。


班主任亲自为同学们准备高考两天的早餐,带着茶香的鸡蛋和贴着笑脸的面包火腿,使大部分的同学放下了紧张的情绪。李成朋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但是在递茶叶蛋时他用眼神细细打量每一位同学,确认大家的考前状态。


高考这一仗就这样在平静中开始了。


2017年高考当天学生从老师手里接过爱心早餐  图 | 网络


2015年高考493班第一名苏章去了南开大学,而她第一年高考成绩才刚过本二线。2016年高考,衡中包揽河北省文理科第一名,本一上线率92.44%。


几条纵深展开的大路,两旁大树在太阳照射下投出或大或小的阴影光斑,银色的巨大地球仪模型矗立在教学楼正中间,棕红色的建筑楼体和一排排黄色半圆弧造型的电话亭完美融为一体。衡中南校区的校园很美,却怎么也抵不上这个学校里发生的故事耀眼。


每一个人的故事结局都关于未来。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成朋,宋凡鸿,张岩等人名均为化名。)


50强作品微信评选规则

8月18日起,50强作品在“每日人物”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展示,统一按照作品提交顺序发布,每天发布2部。 72小时后 ,计算单篇文章点赞数总和。微信评选期间,评审组对50强作品进行交叉打分,得出单篇文章分数。

单篇作品总分=微信点赞成绩(15%)+评审组作品打分(85%)

50强微信评选全部结束后, 总分前10名 进入决赛,并来京进行现场比赛,角逐一二三等奖。10强名单将于评审结束后在刺猬公社、每日人物、AI财经社微信公布。第11-50名分别对应优胜、优秀、入围奖(具体请查看大赛奖项)。


注: 主办方将实时监测点赞数据,坚决杜绝刷票现象。“清博大数据”独家提供全程数据监控支持,一旦发现有刷数据行为,取消比赛资格。

主办:刺猬公社 每日人物 AI财经社

特别支持:蚂蚁金服商学院



文章为原作者授权发布,侵权必究。


后台回复“进群”加入每人部落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50强名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