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保圈
由亚洲旗舰环保平台「中国环博会」创立的新媒体品牌,集合环保产业思想者,用专业媒体人的视角,分享产业趋势、解读热点话题。 同时,也是「中国环博会」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环保圈

进水超标导致菌种死亡?这个“老大难”问题有望解决了

环保圈  · 公众号  ·  · 2024-07-02 1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来水冲击,菌种死亡,出水超标,高额罚款……进水超标一直是令污水处理厂头疼的“老大难”问题。

不过, 在今年 6 月举办的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上, “环保圈”发现了一项新技术。 它不仅可以实时监测进水水质,预警提醒;还可以溯源追踪,帮助找到超标来水的源头。

这项新技术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6 26 日,“环保圈”专访了成都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下称“数研院”)院长张青松 ,请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全光谱预警溯源整体解决方案”。


成都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青松接受“环保圈”专访

1

“种子轮”开始合作

提供资金、技术、应用场景等支持

成都 益清源 科技 有限公司 (下称“益清源”),创立于2018年1月,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水质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水污染预警溯源应用,集平台开发、设备研发与设计、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在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上,益清源重点展示了他们的 全光谱预警溯源整体解决方案和自主研发的河道 CT 系列产品 ,包括全光谱水质分析仪、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微站、多参数水质监测船、便携式全光谱溯源仪等。

成都益清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上的展台

实际上, 益清源 是由数研院投资孵化的 ,益清源主要负责硬件部分,而数研院则负责软件及大数据部分。

张青松介绍说,数研院是一家由成都市政府和电子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的新型研究院,主要定位有2个:一是基于新技术在各个行业场景做创新;二是投资、孵化一些高科技企业。

“我们在做行业创新的时候,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力量,还需要借助整个生态链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就投资孵化了益清源。”他说。

合作之后, 数研院除了为 益清源 提供最基本的资金支持外,还为它提供了很多应用场景 。比如,成都市环保局有一个水生态溯源的课题,数研院是这个课题的负责单位,益清源则参与了这项课题。由数研院提供500万元专项资金,帮助他们进行技术试点。

此外,由于数研院还依托于电子科技大学,而电子科技大学在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方面也有很强的技术实力,所以他们也可以为益清源提供算法的技术支撑。

总之,数研院为 益清源 提供了资金、技术、应用场景等多方面的支持。

当初,双方为什么会走到一起?张青松表示,他与益清源创始人陈铁梅是本科同学,数研院又恰好是在做生态环境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十三五期间的生态环境治理是相对粗放式的,只是通过检测来了解水环境好坏。而未来我们很可能走向精细化,进一步去做溯源。

到那时,就需要一些相关的实时、在线监测设备了。而在寻找这些设备的过程中,他们就发现了益清源,对方正好拥有这样的技术团队,从事全光谱检测和人工智能算法监测,能够实时、快速地监测出水污染问题。


正因为如此,双方一拍即合。 2018 年,数研院投资了 益清源 ,相当于从 “种子轮”就开始合作。
2

“秒级”出数据

还能追溯污染物源头

回到产品,全光谱水质在线监测技术到底有什么优势


张青松表示,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是化学试剂法,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执法、排名等。 但缺点是检测时间较长,一般需要 4 小时左右,快的也要 2 个小时,无法做到实时快速感知,也不能溯源。

而光谱法的优势在于速度,可以实现 “秒级”出数据 ,一旦发生情况,能够实时做出反馈。 而且还能溯源 ,只要知道这个水体的所有图谱特征,跟上游污染源对比,就能找到污染物的源头。

在他看来, 光谱法不是要替代化学试剂法,而是成为它的补充 。比如你已经知道这条河里有污染了,下一步应该如何去治理?通过光谱法的溯源,就可以告诉业主污染源在哪,污染时段在哪,污染特征是什么,从而进行精细化治理。

“我们有一个场景是无人船在河面上跑,相当于给河道做了一个 CT ,这样就可以实时发现偷排、漏排的情况,以及污染源和污染特征。” 张青松说。

成都益清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船产品。

他表示,当初数研院也研究过好几种技术路线,对比之后发现全光谱技术可能是未来精细化治理最好的一种技术路线,所以才加大在这个产品上的投入。

事实上, 数研院与 益清源 的合作也是优势互补 。益清源在硬件方面比较擅长,而数研院则在人工智能、算法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两者结合,就可以用最实时、高效,且低运维成本的方法解决客户问题。

双方合作到目前已有5-6年,市场的发展也基本与当初合作时设想的一致。所以,目前他们也在加大投入,希望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现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住建部都在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也正在制定之中。 标准一旦制定完成,很可能导致市场爆发式增长,所以我们觉得这个赛道是选对了。 ”张青松说。
3

实时监测预警 + 溯源

解决污水厂进水超标痛点

当初双方刚刚合作时,他们的目标是先解决地方政府的问题,把产品研发成功, 完成 “从 0 1 ”的突破,目前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目前,益清源在成都市已有多个项目落地,成都市环保局则是主要的采购单位。而 在商业化方面,四川省外则走得更快,他们在福建、山东等地已有一些客户

比如去年,益清源在福建龙岩参与了一个项目,通过水质溯源体系建设和水质监测,帮助客户发现了一个上游的非法养殖场,以及一个矿场的泄露问题,而这些都是以前没有发现的。

张青松表示,过去,环保局只知道水不好,但不知道污染物是从哪里来的。 结果就只能 “治标不治本”,通过河道清淤来把河水变好,但实际上源头污染源还是没有解决,再过两三年水质就又变差了。

而光谱法能够定位到具体的行业污染特征、区域污染特征,所以 能够帮助执法人员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实现 “治本”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污水处理厂为例,过去有一个很大的痛点:他们有时会遭遇到来水冲击,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微生物菌种死亡,出水超标,但过去的技术很难找到超标来水的源头。

通过益清源的技术,则一方面可以帮助污水处理厂实时监测水质,及时发现来水超标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做到溯源,追溯污染物的源头。

张青松表示,相对环保局来讲,污水处理厂是一个“to B”的市场,所以产品推广价值更高,这也是他们非常期待的一个新兴市场。

成都益清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铁梅在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上演讲


经过了几年的发展,益清源已经做到了行业领先。首先,在硬件层面,他们的光谱仪模块已经能够做到国产替代。不管是成本上还是技术上,都能够追平国外水准。

同时,在背后的人工智能算法上,也需要根据中国的环境,由大量团队来做数据分析算法。而在这方面,益清源的团队也已经领先国外很多。

此外,在工程应用上,因为中国的水环境很复杂,有些问题是在管网里,有些则是在污水处理厂里,或是在河道里,针对这些工程性的问题,益清源也有解决方案。

总之, 无论是硬件、算法还是工程应用, 益清源 都已经取得了很大领先优势,成为这个领域全国甚至全球最好的企业之一。
4

这个市场未来一定很大

每条河流、每个污水厂都可以用到

张青松表示,目前光谱法监测这个市场竞争还不算激烈,从业企业不多。虽然也有一些大企业涉足,比如华为、海康等,但由于益清源起步较早,所以还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

未来,他们希望 一方面开拓全国的市场,另一方面推动、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 ,将这个产品应用到环保、水利、住建等多个领域。

产品方面,益清源计划围绕环境监测领域,在监测产品的多元化方面继续发力。除了水质监测产品之外,目前他们正在研发第二个、第三个产品,比如 基于光离子传感器的 VOCs/TVOC 监测设备 ,基于紫外差分的 SO2 NOx NH3 等气体在线检测 产品 等。

同时,基于大模型,他们也在做 水务、水利等领域的一些应用 ,形成更丰富的智慧化解决方案。

“无论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或是各个应用场景,我们都在布局形成一个矩阵,这样就能构筑一个比较好的闭环和技术壁垒。”张青松说。

此外,在市场方面,益清源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销售, 未来他们也希望建设自己的销售体系和销售团队,加速商业化进程

展望未来,张青松认为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市场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随着十四五时期水环境治理越发精细化,就需要很多新技术的应用,这就会为益清源带来机会。同时,国外产品替代也会带来很大一个市场。

“因为水差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未来更多的是要做管理,而管理则是要及时发现突发污染,并追溯污染源,这就需要应用新技术了。 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市场未来一定是很大的,每条河流、每个管网、每个污水厂都可以用到,对此我们非常有信心。 ”张青松说。



往期推荐


打击生态环境领域监测数据造假,行动开始了!
2024年过去一半,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city不city?成都这个“碳中和”小屋火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