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T中文网
FT中文网是英国《金融时报》集团旗下唯一的中文商业财经网站,旨在为中国商业菁英和决策者们提供每日不可或缺的商业财经新闻、深度分析以及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大卖36年的劲酒,意外征服年轻人 ·  20 小时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承包高速服务区,桐乡人年入超百亿 ·  4 天前  
商业洞察  ·  小杨哥复出又双叒叕失败 ·  6 天前  
商业洞察  ·  浙大天才,震惊全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T中文网

现场报道丨2017FT中国人工智能前沿发展论坛今在上海张江成功举办

FT中文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7-14 18:00

正文


由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共同主办的“智生万物·2017FT中国人工智能前沿发展论坛”今天在上海张江万和昊美艺术酒店成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专家、科技先驱、创新企业家一同探讨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趋势和技术领域,与现场300多名听众分享了人工智能产业不同层面的深入洞察和发展机遇。


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煤炭城市联合会促进会书记、中国能源研究院院长高福朝;世界信息组织副总干事长、中国国际金融论坛副主席高国潮;中安集团党组书记,国家基因发展促进会党组书记马悠然;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维刚与FT中文网出版人张延分别开场致辞。此外,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还通过贺信的方式对论坛召开致以诚挚的祝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业委会主任委员李德毅首先带来主题演讲《从知识工程到认知规程》,与听众分享人工智能对发展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加速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他认为,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支撑下,如果机器人跟随主人,通过学习和积累,能够替代人的认知,成为有个性的智能代理,就有可能使得机器人成为自己,随时完成当前情境的认知,这是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工程最有意义的课题之一。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教授、人类行为研究科学家Maja Pantic在演讲中指出,人的脸部能产生一万多种面部表情,我们对每一种表情予以编码,生成面部表情编码系统。这种技术有非常多的应用环境,一个是用表情判断人们对某种产品的反应;另一种应用是辅助医生远程诊疗,比如通过微信号判断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病情。

 

Emotech研究员Pawel Swietojanski在《如何使语音识别系统适应说话者和周围环境》主题演讲中分享到,人讲话的差异不仅仅只是发音,还有词汇和语法类别的差异。我们所研究的语言模块可以识别不同的语言和知识,并通过不同的周边环境,比如家里或别的环境,来融入或者应用已有的模型来进行分析。


云迹科技创始人支涛讲述《服务机器人落地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来到我们身边,现在可能是一个机器人的时代。她探讨机器人进化论中有一个结论是智者生存,有智的人才能生存下去,包括人类和机器人。机器人从控制时代进入自动化时代,现在进入了协作化时代。


The Rain Gods创始人Timothy Barnes接下来讲述人工智能是如何方便政府服务的。在《AI技术与智慧政务》演讲中,他指出行政管理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行业,却并没有获得很高效的发展。根据数据来看,过去十年政府效率的改善只有0.2%,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变得越来越没有效率的行业,AI技术的应用可以帮政府解决很多问题。


由FT中文网总编辑王丰主持的《遇见未来——中外AI先锋对话》圆桌讨论是上午的最后一个环节。澜亭资本创始人刘炯、Emotech创始人兼CEO庄宏斌、英中贸易协会总裁Kirk Wilson、The Rain God创始人、帝国理工学院语音与视频技术研究院讲师Samuel John Cooper、腾讯Dream Writer项目负责人刘康和魔视智能科技CEO虞正华展开热烈讨论。


交流中刘炯表示,AI产业如果最终落地,三个要素是必须具备的。一是海量数据,二是算法,三是商业产品应用。中国的优势在于占据了数据和产品应用两个要素,同时英美积累了非常雄厚的技术储备,将这些技术和中国数据以及商业场景结合,这将是非常有前景和意义的。 


Emotech创始人兼CEO庄宏斌认为,让机器人像人类思考并不是正确的方向。人工智能就是一种技术和知识,让我们受到很多启发,使得现有技术不断前行、更加先进,并使人们生活更好,但是没有必要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思考,或者复制人类的大脑。


下午的环节精彩不减,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发表了题为《作为商业的AI之三个猜想》演讲。AI能否改变中国创业所谓的魔鬼通道?他说“我觉得会部分改变,毕竟AI和互联网不一样,在创业过程中前者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和后者一样都不会成为唯一的要素。另外,如果技术创新没有找到商业的机会,它就会发展很缓慢,甚至失败 ” 。

                                        

语音语言技术在不断进步,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谢菲尔德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Thomas Hain探讨了机器是否能真正理解人类语言。


经济科技的风生水起,为中国的物流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物流时代的新商机在哪里?水岩科技创始人兼CEO吕江带来演讲《物流时代:大规模集群机器人的曙光》,他表示,做机器人物流是因为目前整个中国电商市场已经把物流市场推的很大。大家每天早晨8点钟下定单,希望第二天早晨收到货,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把货从仓库运出来,通过配送部门送到你们家里,这个物流是一个社会的基础构架。前阵马云也说,我们现在是每天将近一亿单电商包裹量,三五年是10亿单电商包裹量。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我们选择通过AI方式,在物流领域能够大批量、高效率地把包裹送到各位家门口。


之后由FT北京记者站记者杨缘主持的圆桌讨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商业机会》中,嘉宾指出未来需要重视的投资方向。日经中文网专栏作家编辑委员村山宏表示,日本也有人担心人工智能会夺走自己的工作,但日本面临严重的人口缺少问题。20年前,日本20岁人口180万到200万,去年出生人口是98万。一般来说日本公司非常保守,对新兴科技非常慎重,不过这次对于人工智能每一个公司都轰动起来,因为我们缺人。  


驭势科技创始人、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带来关于人工智能城市的主题分享。他表示在自动驾驶领域,谷歌代表领先的水平,5千英里才需要人的一次干预,大家觉得很好,但别忘了,这一次不干预就是车毁人亡。美国驾驶员平均每16万5千英里才出一次小事故,我们不能等着技术一点点成熟,我们先设定小的目标:未来三年把无人驾驶实现真正的商业化。        

                                

此次论坛得到了听众和网友的热烈反响,现场提出许多引起深度思考的问题,嘉宾和听众进行交流,就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疑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