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研报数据,点击上面图片小程序
会议总结
参会者普遍对5月份的行情抱有期待,认为业绩窗口度过后,市场将迎来红5月。关注方面:非银金融备受关注,新国九条的实施,以及券商板块的重整推进,将会让金融强国落到实处,同时市场风险偏好会提升。科技方面,持续关注低空经济、AI算力和运用、半导体、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军工信息化等新质生产力;周期方面,地产受关注,黄金有色等持续跟踪。消费方面关注电子消费、医药生物和旅游酒店、家电出海方向。其他方面,持续关注低估值洼地的港股、巴黎奥运会和核污水防治。
会议精要
本周市场看似波澜不惊,但分化剧烈。首先,风格从红利转向成长,调仓痕迹明显,催化剂是煤炭股爆雷。恒生指数、科创100表现反而很好,微盘股有起色。随着一季报接近升温,资金开始抢跑。其次,北向资金回流,周五北资流入240多亿。外围方面,漂亮国GDP、PMI不及预期,通胀超预期,有滞涨嫌疑,降息预期下行。受此影响日元屡创新低,日元资产跑回港股。
后续判断节前不排除市场冲高回落,而且政治局会议可能也不会出台超预期的总量政策。但是整体市场趋势仍是向上。国际层面看,人民币很坚挺(对非美货币几乎全部升值),中国资产没有被“收割”,美元利率维持高位对漂亮国伤害更大。宏观层面,专项债形成实物工作量也助推二季度数据向好,地产融资有所改善。交易层面看,当前横盘时间较长,筹码交换充分,资金积极抢跑,仍是布局机会。风格上,市场仍是高低位切换,尤其是季报发完后,很多低位小票会反弹,要加大配置底部周期向上的资产。
买方机构看好方向
港股:
三年新低,与A股的估值差异达到了历史20年最高,港股配置价值非常高。而且美联储降息延后利空出来港股没跌,也意味着确实跌到底部。南下资金最近两个月几乎天天流入,带来了大量流动性,也吃掉了很多海外投资者抛的筹码。香港本身基本面也在见底反转。标的:
恒生科技ETF、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
券商:
行业受监管收缩明显,但在国家资产在银行业布局太重,后续可能更重视非银金融的配置。还有并购重组催化。但也有人认为只是反弹,一根阳线带领指数突破而已,而且基本面也不支持(短期季报利空落地的反弹不代表盈利已经见底)。
AI:
谷歌业绩非常好,周五夜盘大涨,对A股存在映射,并且调整了蛮长时间,有反弹需求。该爆的雷也爆完了,AI应用能分到一些红利,算力这块继续映射英伟达。标的:
润泽科技(
净利润同比增长43.81%,存货24.1亿元,主要是算力服务器的增加,对应测算超800台H系列算力服务器,超13000P以上算力,后续业绩释放的空间还挺大)、
掌阅科技
(国内百模大战如火如荼,预料肯定是离不开的,手握Kimi入口)、
工业富联、中际旭创、软通动力
(华为不想让利给华鲲振宇,他是华为合作的昇腾,可以关注,后面还有盘古5.0的催化)、
水晶光电
半导体:封测环节一季度末已经出现了右侧信号。标的:
通富微电
低空经济:小鹏汇天亮相北京车展,即将进入适航审定阶段。标的:
香山股份
(为小鹏汇天提供多合一充配电产品,也受益于华为超充联盟)、
卧龙电
驱
(提供航电动力系统,还跟商飞有合作)、
万丰奥威
(目前即将创新高,后面半年到一年可能爆发业绩,趋势上看刚突破新高不排除后续会加速)、
华设集团
(市盈率最低的低空经济,现在PE 9倍,后面补涨到20倍PE也很正常)、
安达维尔
(股权激励19块,现在21块,估值不高,龙虎榜上机构在买)、
江苏神通
(几家券商出了研报)、
建新股份、海特高新
军工信息化:
尽量选择军工偏TMT的方向关注。俄乌冲突的金矿已经凸显出军工品需求了,中国也要增加弹药储备。标的:
航天电子
(跟顺丰合作无人机)、
中信海直
(要等回调)、
中科星图
(参与到低空建设,今年利润5亿,长期空间300亿市值)、
中直股份
(存货增加,订单增加,医用民营低空运输需求可能爆发,后续可能有资产注入,直20后面可能加量)
量子科技: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国家又对抗量级计算暴力破解密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诉求。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以及量子城域网扩容标志着商业化落地架苏。中国在量子科技这块有些分支还是领先全球的。标的:
国盾量子
(量子通信龙头,潘建伟院士的团队,国内量子技术最尖端的实力,落地最快,一季报不好说不定是个机会)、
神州信息、信安世纪、腾景科技
核污染防治:
国家检测到的核辐射量是略有提高。标的:
华盛昌、大湖股份。
旅游:
旅游股估值历史低位,很多企业能一年进行两次分红,文旅部预估今年旅游消费6万亿,city walk和特种兵旅游颇受年轻人喜欢。国家设备更新低息专项贷款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机器人:
燕麦科技
(业绩可以,估值偏低)、
鸣志电器
地产:
有转向的预期,位置较低,周五有全面放开限购的小作文。但策略分析师认为地产链景气度还是非常差,远非小作文能救活的。
红利:
本周调整了几天,后面可能有机会反弹。
巴黎奥运会:
倒计时中,风险偏好提升后,关注度提升,相关赞助商的品牌效应溢价。标的:
舒华体育、伊利股份。
策略首席分享:当前市场抢跑,特征是高切低,所有板块都在做波段。整体看上去资金更偏向外向型的产业,所以主要分享出口链相关的机会。出口韧性强的原因是海外普遍在搞财政赤字(漂亮国-15%),力度比08-10年都大。而中国非但没怎么搞刺激,反而略有收缩。海量刺激带来海外物价大幅上涨,而我们国家产品价格水平低,即便加了关税,从中国进口依然便宜,所以贸易战之后外需照样好。基于此,出口后续还会继续向好,出口链企业只要跌就敢加仓,后面可能估值中枢还要往上拔。当前漂亮国态度有所软化,当前与18年贸易战环境有所改变,当时漂亮国高制造业回流,经济很好,通胀很低;当前滞胀担忧很大,漂亮国一季度个人消费支出增长往下走,出口差进口旺,掣肘漂亮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漂亮国继续搞赤字刺激成本太高(利率已经很高),所以漂亮国官员来访中国也有求于我们。1月份漂亮国取消路糖耐关税,轮胎一季报好到爆;另外,漂亮国取消了对我们高压变压器的进口限制。后面不排除还会进一步缓和“贸易战”。关于人民币结算,中国对外贸易人民币占比已经达到三成,也利好出口。另外,中国也替代了欧漂亮国家对俄罗斯出口的三成。广交会上,许多国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还是非常高,按这个趋势,人民币国际化应该会越来越好推。所以还是非常看好出口和出海链。中长期看,漂亮国制造业投资偏快,但除了半导体和汽车以外,成本优势跟中国没法比(主要由于工会的薪酬)。新兴市场方面,跟随着漂亮国搞产能扩张,热火朝天,基建和重工业走得都较快。如果漂亮国终端需求下来了,现在很多新兴国家扩张都是配套漂亮国的,搞不好还真会酿成亚洲金融危机。借鉴日本,中国搞新能源、电动车也是复制了日本翻身的经验。而且机械包括船舶也是中国出口的优势。中国机电制造很强势,观察一些“出口跳板国家”的情况——新兴国家还在大量进口中国产品,中国IT产品这块也已经开始接近韩国。如果后续结算再往上走,说明中国产品竞争力很足。反正中国内需比较差,大家不用留意很依赖内需的行业。主要担心在于,一旦漂亮国进入滞涨期,海外环境会有变化。就目前而言,漂亮国没有约束赤字的迹象,高通胀环境中,大宗品表现OK。新兴国家过热,对大宗资源品拉动不容忽视。漂亮国有可能“使坏”,搞崩新兴国家汇率,使得日元贬值,带动亚洲国家竞争性贬值,日本YCC崩掉,这也是值得担心的问题。对于科技方向而言,漂亮国只占对于科技股的估值压缩还是很明显,AI反弹上去还需要减仓。公用事业方面,只要国内不通缩,绝对收益的资金还是会买。5月份如果有挖坑一定要买,国家队一定会接手,跌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