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包头新闻网  ·  一地假期延长至18天 ·  13 小时前  
包头新闻网  ·  一地假期延长至18天 ·  13 小时前  
扬子晚报  ·  刚刚,海南航空最新声明! ·  昨天  
青岛新闻网  ·  最长18天假期!刚刚,山东明确了 ·  昨天  
人民日报  ·  我国新发现超大规模稀土矿!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与李锦记百年相杀,三代苦守只为一碗最完美的蚝油,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02 09:40

正文

江湖之中

没有输赢

只有生死

 

荣甡 VS 李锦记


澳门之前,

我以为这里只有“澳门风云”。

来了之后才知道,

繁华旧梦,几多悲欢。



1902年,一个平常的清晨,

忙碌的十六浦码头。

渔船满载归航,

岸上人声吵嚷。




一筐筐一网网的鱼虾蟹贝,

瀑布般倾泻而下,

在甲板上热闹翻腾。



众人都瞪大了眼睛,

扒拉最新鲜的货色。

一个粗粝晦暗的贝壳滚出,

让取货的伙计不禁叫出声:

“呀,蚝!”



澳门盛产肥美硕大的生蚝,它旧称濠镜澳、濠江,“濠”便是“蚝”演化而来。


而码头外不远处的大街上,新兴的蚝油产业顺势而起,形成四大家族鼎立的局面:荣甡、李锦记、福泰兴、合胜隆。



1888年,

珠海水乡来的李锦裳,

请人在店铺上写下“李锦记”招牌,

还号称蚝油的发明者本尊。



而仅一街角之隔的旁边,

澳门本地人开的“荣甡“蚝油庄,

却因占尽天时地利,

后来居上,门庭若市,

成了行业里的“龙头”老大。



既生瑜,何生亮。

两强相遇,

一场世纪厮杀,

便在所难逃。



财大气粗的“荣甡”在浅滩上

开设自己的生蚝养殖场,

对蚝的质量严格把关,

只有肉质厚实、甜美鲜嫩的蚝,

才有资格做成“荣甡”蚝油。


在制作工艺上,

“荣甡”更是不惜下血本。

每每到了熬油的时候,

店子里的强壮伙计们便一齐上阵,

烧起柴火,架起大锅,

用猛火将生蚝煮出蚝水。



鲜美的蚝水慢慢熬煮,

随着木柴的燃尽添入厚柴,

以保证火候恰到好处。

整个过程需要伙计们轮流看守,

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搅拌、加火,

容不得半点差池,

如此,才能熬成一锅粘稠的蚝油。




上好的蚝油,

色泽鲜亮,滋味醇厚。

100多斤的生蚝,

每次只产2斤蚝油,

因而被尊为“海底牛奶”。


据传当年客居澳门的孙中山,

对“荣甡”也赞不绝口,

回到南京后仍对它念念不忘,

还专门千里迢迢地派人,

到“荣甡”购买蚝油再给他寄回去。



1934年,

进入第二代的“荣甡”蚝油,

被澳门政府派送到葡萄牙,

参加世博会展览,

迎来荣耀巅峰,一时风光无限。




谁成想,百年后的今天,竟没几人识得当年名噪一时的“荣甡”了。有华人的地方,就只剩下“李锦记”。


风靡一时的“李锦记”广告


1946年,

“李锦记”的总部迁至香港。

借由贸易自由港,

将蚝油出口海外,

大跨步走出国门。


上世纪80年代,

更是甩掉“偶像包袱”,

摒弃费工费料的传统制法,

开设十一条自动化流水线,

实现蚝油大批量、多品种生产。

 


调查显示,“李锦记”在美国酱油调料市场份额中能占到88%,在日本酱油调料市场也排到第二。


澳门李锦记总店老店员威叔


而这边厢,

传到第三代的“荣甡”,

依旧不紧不慢,不慌不忙,

坚持用最古老——炭火煮蚝油。

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

都与之无关。


掌店的是第三代传人曾溥洲,

大家都管他叫“曾伯”。

看他气定神闲煮蚝油的样子,

颇有几分叶问的味道。



海水污染,蚝业式微,

“荣甡”的养蚝场早就没了,

曾伯只能到市场上买最好的蚝,

回来再亲手熬成蚝油。



头发花白的曾伯,

在炉灶旁一边搅拌,一边控制火候,

常常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火太大,蚝油会被煮烂;

火太小,蚝的鲜味便带不出了。”



灰黄的墙面,

烫金的招牌,

掉漆的桌椅和封瓶机,

始终坚守的匠心手艺···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

“荣甡”的一切好像都变了,

又好像一切都没有变。



吃过“荣甡”蚝油的人总说,

相比市面上的蚝油,

“荣甡”蚝油愈发的鲜美醇香。

淋一点在白灼菜上,

简单的一道菜就被瞬间激活。



问曾伯有啥秘方。

“好味没秘方,

真材实料,

自然好味。”



伴随澳门生蚝业的绝迹,

寻得好生蚝越发不易。

不愿将就的曾伯从不降低标准,

他的“荣甡”蚝油,

真成了“卖一瓶,少一瓶”。



煮蚝油、装瓶、贴标签···

没有子嗣的曾伯一个人苦守小店,

仔细完成所有工序。

大侄子偶尔会来看看曾伯,

可他并不愿意接手

这收入微薄的蚝油生意。



每每被问及接班人的问题,

曾伯总免不了无奈地叹气:

“做得几耐得几耐! ”

(我能做多久就做多久!)



2015年,

八十多岁的曾伯溘然长逝。

“荣甡”蚝油庄的铁门紧闭,

再也没有打开过。



曲终人散。

一个时代的记忆,

也终将在时代里消逝。

来不及唏嘘感叹,

更来不及好好珍惜。



一个向现代化妥协,

一个三代苦苦坚守;

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一个惨淡收场,黯然落幕。

对与错,成与败,

又有谁能论断?



江湖之中,

没有输赢,

只有生死。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段对话:

“宫家六十四手是一座高山,

没理由就这样烟消云散。”


“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事,

我们见得还少吗?

凭什么宫家的东西就不能绝。”



多少坚守古法的老字号,

就这样在时代巨轮的碾压下,

轰然倒下,灰飞烟灭。



我们叫嚣着“工匠精神”,

却不能给工匠喘息之地。

心里想着美妙的月亮,

手中却紧紧握住了六个便士。



隔着街角的另一侧,

三层的弧形骑楼上,

“李锦记”的红字招牌依然光鲜。



我何尝不知道,

适者生存,

胜者为王。



但我更知道:

不论手艺还是味道,

我们丢掉的,

总要找回来。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匠心之城(微信号:jxzc681

值班编辑:韩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男朋友和我说:王者荣耀比你好玩多了

点击图片阅读 | 为什么男人爱好政治和军事


点击图片阅读 |1971年7月1日:大雨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