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
微信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7 年了,它强大到我们几乎开始忽视它的存在。
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圆满落幕。大会
最后
出场的是坐拥近 10 亿用户的国民应用——微信
。
大会的现场,没有明显感觉到人们过多地谈论微信,人们更愿意充满兴奋地提及 AI 、金融和游戏。
看来,微信必须要做出改变了。而事实上也是这样,微信在大会上公布了以下报告:
2017微信数据
小程序
企业微信
微信支付
微信电子发票
这些报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做出改变,越来越开放的微信生态。本文将为大家带来简要的报道。
1、微信数据报告:令人惊讶的「大而活泼」
微信的大会向来直接,一上来就是满满的干货。
每一年人们都在等待的就是这份简短的数据报告了,《 2017 微信数据报告》又会有哪些不同呢?
今年的报告,微信分别从
总体(用户)、沟通、出行、开放平台、支付
5 个大类进行了公布。其中,总体方面,微信
日登陆用户达到了 9 亿 200 万
,数据较去年仍然实现了
恐怖的 17% 的增长
。在用户体量已经接近国内人口边际的情况下,微信把寻求新增长尾用户
瞄向了老年人
。
我们把微信在大会上公布的数据全部整理成了以下图表:
微信定义的老年用户是从 55-70 岁,定义的合理之处在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具有被发展成智能手机/微信用户的可能性。
截至 9 月份,微信的月活跃老年用户达到了 5000 万,数据发布人符帆现场还谈到一个未被收入报告的数据,即目前仍然有 2.4 亿老年人没有用上微信。
这意味着,微信接下来的用户增量将是老年人和国外市场。
尽管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加入,但是微信丝毫看不出有「老化」的现象。从沟通方面的数据来看,当微信作为第一乃至唯一的社交应用之后,消息、语音、视频、通话等数据的增速都超过了总用户增速。
而整个报告
,最值得关注的当然是微信开放平台中「小程序」的数据
,尽管未提及小程序具体数量和活跃用户,但服务类目已经足够完整。或许,微信更为看重的也是小程序在行业上的覆盖吧。
另外,从各项数据对比来看,公众号的增速已经相对趋缓。而这,也是本次会议最主要的一次提及公众号了。
2、小程序上线近一年,成果如何?
小程序是会议的重头戏。
从今年 1 月份上线以来,经过 10 个月的连接,作为微信进击方向上的核心产品,小程序让微信能够更深地扯动 B 端与 C 端的关系,形成微信连接企业/机构的关键布局。
微信是天然的流量来源,如何通过关系链进行裂变,如何有效实现流量转化,应该说每一次小程序的新能力发布,都牵动着 B 端用户的心。会上,微信对于开发者、企业合作者最大的福利应该就是透露小程序以后能
力延展的 4 大方向:
流量和场景的结合
群数据对小程序的开放(群是小程序的第一流量来源)
扫一扫和小程序码的能力放大
公众号向小程序的打通
其中,公众号与小程序跳转是微信近来能力开放的重点,也在会上被重点提及。微信表示,接下来,会进一步促成「公众号和小程序合作更加紧密,小程序与小程序合作更加紧密」。
因此,总结来说,会上微信围绕小程序仍然还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流量来源,二是开发难度。
当然,微信对于小程序的讲述,重点还是邀请更多的企业站台,用标杆案例和实际数据去打动更多的商家与企业。此处,会议还透露了一个重磅新消息,
小程序的海外注册已经开放
!
看得出微信对发力海外小程序的重视,邀请的 4 家分享企业,有 2 家来自国外。
不出意外,这次上场的国内企业还是星巴克、蘑菇街。星巴克「用心说」小程序在于对微信社交玩法的活用;但蘑菇街的数据的确非常好看,据蘑菇街联合创始人魏一搏介绍,
蘑菇街迄今已从小程序获得 2000 万新客,可以说是小程序获益最大的企业了。
我们把微信在大会上公布的小程序数据全部整理成了以下图表:
与此同时,
电商也同交通出行、工具、生活服务、 IT 科技一起成为小程序访问人数的 TOP 5 。
在微信上做社交有多大的想象力?据蘑菇街介绍说,每年,微信社交电商的流量有货架电商一半,几乎相当于 2-3 个京东,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国外企业分享方面,国际旅游零售巨头 DFS 是第一个在中国大陆之外,与微信合作推出小程序的企业;另外一家荷兰皇家 KPN 电信集团,与微信合作了 WeChat 乐游卡小程序。两家都正在用小程序做大陆客的出境游生意。
3、企业微信:在微信体内复制一个微信有多难?
从微信企业号发展成企业微信,再到今年 4 月两个平台完成融合,一个产品两个平台。应该说,近些年企业微信是微信遭遇到的最大困难。想想,这也许是一个 C 端应用试图切入 B 端市场在所难免的曲折吧。
一直以来,微信希望企业微信将成功复制到另一个领域;而企业微信又被企业用户抱怨并不好用,不了解企业场景。在这种质疑声中缓慢成长起来,这次会议,企业微信展现出了自己的变化,所举例的 6 家企业也非常有代表性。
简单而言,企业微信的基本策略是2个方向:
一是依靠微信生态,实现微信用户的平移;二是跳入企业场景,了解用户需求
。
做到企业微信的体验:
上手即用,秉持微信的使用习惯
善用微信插件,方便连接组织内外
企业微信的陆昊最后也表示,企业微信会继续依附于微信生态,不断汲取微信营养,将微信的各种能力包括小程序加入到企业微信。
4、微信支付:融入生活与商业,
兼顾国内、海外
微信支付已经足够好了。虽然今年 Q1 数据显示,第三方支付市场上微信支付已经速度放缓。
会上,微信支付联合产品部张微敏讲述了因为微信支付的普及,一个男人如何被老婆取消掉月零花钱,从而成功戒烟的网络段子。微信支付正全面融入国人的生活,也快速融入国内商业。会上公布,
目前微信支付已经覆盖服务商 10000+ 、商户 100万+ 、银行 300+ 。
「微信支付不只支付」,尽管仍然有「红包店」等现象级的玩法推出,但是接下来的重点已经不是自己做好玩的事情了;而是像企业微信一样,如何更好地理解商家与商业,线上拓展的同时发力线下。微信公布的月社交支付次数的增长只有 23% ,但月线下支付的次数则较去年提高了 280% 。
此外,在国内市场和支付宝杀得难分高下之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下一个战场都指向了海外。微信支付目前已进入 19 个国家和地区,支持 12 种外币直接结算。而要真正打动国外商户,微信当然也是选择国内旺盛的出境用户作为「携带者」了。
5、微信电子发票,演示全流程打通的可能
很难相信,微信把最后一个上场名额留给了「微信电子发票」这样单一领域的解决方案。不过,这个故事足够吸引人。
为什么是微信电子发票?因为电子发票演示了微信可以将一个用户痛点和行业痛点,通过微信支付、微信卡包、企业微信去完整击破,这是一个很好的微信体系全流程打通的案例。
当然,这个方案在商家和个人用户那里会非常受欢迎,不过走到最后的企业报销环节仍然有很大的阻力,这是企业微信需要去做的事情。据微信行业合作部杨光介绍,在报销环节有 3 种对接方案:
企业微信、
企业自建移动 OA 、 PC 端报销系统。其中企业微信已经接入电子发票的有 6300 家,服务 100 万人。
微信电子发票才刚刚开始,微信希望用它去引领无纸化社会的到来,就像 3 年前由微信支付所引领的无现金生活。
最后
七年之痒,微信正在进入 2.0 时代。
之前那个高冷、性感,将个体使用者的价值捍卫到死的微信,正在改变。
这是因为,微信已经不只是社交应用,还是一个生态,一个互联网的新世界。
全面拥抱商业,服务企业,向服务商开放的微信已经做好了准备。尽管,近些年腾讯一直强调开放战略,「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但微信的全面开放要更晚一些。如今,
微信从文化、意愿和产品上,都接受了自己的新角色,小程序、企业微信、微信支付都在做商业服务的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