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身对市场趋势影响有限。
回顾2005年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由于宏观背景差异,导致市场趋势在经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表现并不一致;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基调和市场趋势亦无明显相关性。(2)对比当前市场趋势,10月以来市场进入震荡期,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的格局;历史中相似环境包括2008、2012、2013、2022、2023等,经济降速但政策预期强化。亦并未体现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对市场的提振,仅2012年提出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2022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优化防疫政策的管控,扭转了整体的市场预期。
弱现实逐步走强。
从近期披露的宏观数据表明,经济正在逐步修复:(1)11月PMI为50.3,已经连续三个月回升,核心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抢出口效应明显拉动出口导向型企业;其二是11月的PMI新订单指数环比增幅大于PMI生产指数,说明11月制造业来自于需求端的拉动更大,供给强、需求弱的正在重回均衡。而且2024年的PMI表现明显强于季节性,仅2020年明显高于当期,其余时段不同程度转弱。(2)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有所收窄,且环比上行了17.1pct,推动10月盈利增速回升的主要驱动力是营收利润率同比降幅收窄,其次是销量增速改善。(3)重点城市房地产销售:月末一二手房备案翘尾,11月同环比均实现上升。综上所述,经济数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
一揽子化债
方案让地方政府轻装上阵,政策效果已开始体现,前期的政策资金正在加速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短期内形成比较有力的政策脉冲。
信用周期或将迎来转向,成为下一个重要期待时点。
(1)在我们盈利信用框架中,信贷数据同样重要,新增中长贷能够近似拟合市场估值变化,估值本质上是体现股票的成长性,而中长贷的变化能够较好地体现负债端的变化。(2)从利率相对中长贷的领先指标看,利率领先中长贷大概9个月,则9月初即已经出现拐点向上。从货币相对中长贷的领先指标看,M2领先中长贷大概6个月,则2024年底触底回升。结合两者,信用周期的拐点将位于2024年Q4。(3)从历史经验上看,强预期弱现实的环境中,信贷数据的改善能够极大提振市场信心,如2009年“四万亿”推动下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同比多增8141亿;2019年初新增社融4.64万亿,比去年同期多增1.56万亿,大幅超市场预期。因此,本月的信贷数据若迎来转向,则可能成为下一个重要催化点。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口径误差,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身对市场趋势影响有限。
回顾2005年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由于宏观背景差异,导致市场趋势在经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表现并不一致;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基调和市场趋势亦无明显相关性。(2)对比当前市场趋势,10月以来市场进入震荡期,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的格局;历史中相似环境包括2008、2012、2013、2022、2023等,经济降速但政策预期强化。亦并未体现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对市场的提振,仅2012年提出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2022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优化防疫政策的管控,扭转了整体的市场预期。
弱现实逐步走强。
从近期披露的宏观数据表明,经济正在逐步修复:(1)11月PMI为50.3,已经连续三个月回升,核心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抢出口效应明显拉动出口导向型企业;其二是11月的PMI新订单指数环比增幅大于PMI生产指数,说明11月制造业来自于需求端的拉动更大,供给强、需求弱的正在重回均衡。而且2024年的PMI表现明显强于季节性,仅2020年明显高于当期,其余时段不同程度转弱。(2)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有所收窄,且环比上行了17.1pct,推动10月盈利增速回升的主要驱动力是营收利润率同比降幅收窄,其次是销量增速改善。(3)重点城市房地产销售:月末一二手房备案翘尾,11月同环比均实现上升。综上所述,经济数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一揽子化债方案让地方政府轻装上阵,政策效果已开始体现,前期的政策资金正在加速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短期内形成比较有力的政策脉冲。
目前外资核心关注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商品房销售数据的改善是否能够持续,二是整体的金融数据是否迎来改善。
信用周期或将迎来转向,成为下一个重要期待时点。
(1)在我们盈利信用框架中,信贷数据同样重要,新增中长贷能够近似拟合市场估值变化,估值本质上是体现股票的成长性,而中长贷的变化能够较好地体现负债端的变化。(2)从利率相对中长贷的领先指标看,利率领先中长贷大概9个月,则9月初即已经出现拐点向上。从货币相对中长贷的领先指标看,M2领先中长贷大概6个月,则2024年底触底回升。结合两者,信用周期的拐点将位于2024年Q4。(3)从历史经验上看,强预期弱现实的环境中,信贷数据的改善能够极大提振市场信心,如2009年“四万亿”推动下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同比多增8141亿;2019年初新增社融4.64万亿,比去年同期多增1.56万亿,大幅超市场预期。因此,本月的信贷数据若迎来转向,则可能成为下一个重要催化点。
国内宏观:
资金面维持宽松,本周DR007为1.64%(上周1.65%,-0.29BP)、1Y国债利率为1.37%(上周1.35%,+1.94BP)、7天
逆回购
为1.50%(上周1.50%,+0BP);
期限利差
收窄,国债收益率10Y-1Y为0.65%(上周0.73%,-8.2BP);信用利差走阔,1Y城投AA-国开债收益率为0.51%(上周0.50%,+0.83BP)。
海外宏观:
海外流动性有所收紧,10Y美债收益率为4.18%(上周4.41%,-23BP),中美利差收窄,10Y美债-中债为1.66%(上周2.33%,-66.68BP);美元指数走弱为105.78(上周107.49),人民币汇率上涨为7.23(上周7.25)。
交易情绪:
长期受利率波动影响,目前换手率分位的120日中心平均为74.58%,处于中等乐观水平;短期受市场涨跌影响,换手率MA5为1.93%(上周2.13%),换手率分位数MA5为95.46%(上周96.72%),情绪极度高涨。
风格情绪:
小盘风格相对占优,换手率比为4.59,滚动3年MA5分位数为90.60%(上周82.30%);成长风格走强,换手率比为2.45,滚动3年MA5分位数为72.20%(上周66.80%)。
行业情绪:
成交额占比TOP5的行业为电子(13.24%,上周13.25%)、计算机(12.45%,上周12.30%)、电力设备(7.54%,上周7.71%)、机械设备(7.07%,上周6.93%)、传媒(6.02%,上周6.03%);换手率分位数环比变动TOP5的行业为农林牧渔(82.30%,上周68.40%,+13.90%)、食品饮料(94.90%,上周83.20%,+11.70%)、纺织服饰(98.60%,上周95.00%,+3.60%)、传媒(98.60%,上周96.20%,+2.40%)、美容护理(94.40%,上周92.30%,+2.10%),LAST5的行业为煤炭(66.70%,上周95.00%,-28.30%)、建筑装饰(70.70%,上周93.90%,-23.20%)、银行(80.60%,上周96.70%,-16.10%)、钢铁(66.70%,上周82.40%,-15.70%)、国防军工(76.00%,上周89.80%,-13.80%)。
4.1. 流入端
陆股通:
(8月19日起暂停陆股通实时交易披露),本周陆股通指数成分股净卖出192.96亿元(上周-1629.34亿元);本周陆股通交易情绪下降,本周周均成交额为1912.32亿元/日(上周2147.51亿元/日)。
公募基金:
本周公募基金+378.96亿份(上周+653.39亿份);其中主动偏股基金-0.36亿份(上周-1.29亿份),被动偏股基金+346.66亿份(上周+550.99亿份)。本周偏股型公募股票仓位为68.43%,环比上周+0.33%。
本周新发基金处于低位共131.33亿份,其中主动偏股基金25.48亿份、被动偏股基金87.04亿份、偏债基金16.80亿份。11月偏股基金平均认购时间为18.42天(10月为25.80天),募资完成比例为42.31%(10月为19.11%),募资情绪保持低位。
股票型
ETF
:
本周股票型ETF净申购253.8亿(上周+417.9亿);主要
宽基指数
份额申赎分化,净申购较多的为中证A500(252.8亿,14.8%)、创业板50(12.0亿,3.2%),净赎回较多的为科创50(-20.9亿,-1.1%);本周行业/主题ETF申赎分化但波动不大,净申购较多的为医药生物(9.7亿,0.4%)、TMT主题(8.3亿,1.2%)等;净赎回较多的为新能源主题(-6.5亿,-0.9%)。
融资融券:
本周两融净流入68.30亿,其中融资净流入62.72亿,融券净流入5.58亿,杠杆资金持续流出;本周两融周均买入额1266.15亿,融券周均卖出额62.72亿,两融交易热度持续回落。本周转融券余额为0.00亿元,处于历史低位;两融市场平均担保比例为268.0%,杠杆意愿处于较低水平。
本周融资净流入较多的行业为传媒(21.3亿)、公用事业(17.8亿)、机械设备(10.6亿);本周净流出较多的行业为电力设备(-28.8亿)、电子(-28.2亿)、国防军工(-15.3亿)。近四周融资净流入较多的行业为电子(158.9亿)、计算机(156.3亿)、非银金融(138.8亿);近四周净流出较多的行业为交通运输(-1.4亿)、综合(-0.8亿)、石油石化(3.7亿)。
4.2. 流出端
股权融资(IPO、定增和配股):
本周IPO共3只,科隆新材(920098.BJ,2.42亿,基础化工)、博苑股份(301617.SZ,7.13亿,基础化工)、佳驰科技(688708.SH,10.83亿,国防军工);股权融资规模持续低迷。
限售解禁:
本周解禁规模为614.14亿,解禁TOP5的行业为农林牧渔(133.32亿,占自由流通市值的2.28%)、公用事业(114.70亿,0.99%)、电子(77.49亿,0.18%)、基础化工(76.86亿,0.46%)、有色金属(47.31亿,0.32%)。未来4周解禁规模为2261.92亿,解禁TOP5的行业为电力设备(240.21亿)、机械设备(206.28亿)、电子(156.55亿)、轻工制造(100.81亿)、有色金属(96.45亿)。
产业减持:
本周净减持33.08亿,减持意愿处于低位,其中公司净减持21.94亿、高管净减持4.42亿。本周减持较多的为银行-8.08亿、医药生物-5.99亿、机械设备-3.67亿,增持较多的为环保1.66亿、公用事业0.97亿、交通运输0.40亿;近4周减持较多的为非银金融-40.18亿、电子-35.10亿、机械设备-34.21亿、增持较多的为银行9.97亿、石油石化4.81亿、房地产1.61亿。
(原证券研究报告发布于2024-12-04;
袁野证书编号:
S0550524030002 /谢立昕证书编号:
S0550122050017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