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 10 月 28 日就听传言,说最近会发布新款 AirPods,倒也没在意。
等到晚上凌晨,正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收到了朋友的微信:发布了!
很意外!竟然没有开发布会,直接上线官网!
看了一眼它的介绍:降噪。
冲动之下,赶紧下单。
两天之后的今天,到货。
01 开箱
上午九点半从顺丰小哥那拿到快递盒,拆开后,里面的配件还挺多的:
-
lightening 转 type-C 连接线
-
硅胶耳塞两副(中号已经套在耳机上)
-
无线充电盒(里面有AirPods Pro)
-
说明书
接下来就打开了充电盒,也就是瞬间,手机感受到了它,进入到连接状态。
选择「通过 iCloud 连接」后,便可以看到操作指引,恩,说明书也不用看了:
-
按一次任意一侧的 Airpod 以播放/暂停
-
按两次向前跳
-
按三次向后跳
-
按住任一侧的 Airpod 切换降噪和透明模式
-
按下音量模块查看更多“降噪”和“透明模式”的控制
02 耳塞贴合测试
接下来就是戴上耳机。
但是,因为是入耳式,所以贴合度有点难把控。这该怎么办?
苹果提供了一个耳塞贴合度测试的功能:
-
在蓝牙处点击「i」
-
然后选择「耳塞贴合度测试」
-
接下来按操作点击「继续」即可
整个过程 20 秒左右。
测试完以后,以后大概就知道要塞到什么程度了。
03 真实感受
个人一直感觉,耳机测评是个玄学,自己很难给出专业的评价,就谈一下感受吧。
1. 降噪效果
戴上耳机的一刹那,周围的声音瞬间就减少了八成左右。还是能听到一些微弱的声音,但基本达到了对降噪的需求。
用一张图来表达,那就是:
而如果放了音乐,外界的声音也基本上听不到了。
我也将它给了一些同事试戴,他们的表情变化是:
所以,就降噪效果来看,基本上是 OK 的。
2. 透明模式
除了降噪模式,这一次 AirPods Pro 还提供了两个其他模式:
透明模式实际测试下来,确实跟取下后差异不大。
这很适合于过马路、地铁快到站时切换,保证生命安全和不下错站。
而切换到透明模式也很简单:按住任一侧的 Airpod ,大概两秒钟即可听到「Duang」的一声,即可实现。
↑ 就是这样操作
3. 佩戴舒适度
怎么说呢?说实话,AirPods Pro 没有 AirPods 舒服,这是事实。
我戴了半个小时后,还是会有点不舒服,会放下来让耳朵放松一下。
当然,入耳也有它的好处:真的怎么甩都甩不掉。
如果你非常担心佩戴舒适度,建议去实体店体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4. 充电盒
这一次的充电盒比较扁,看官网图会显得比之前的大很多。
但是,真实拿到后一比较,发现只是大了一点。而且它支持无线充电,这确实蛮方便的。
5. 音质
比一代好。
但是要好多少呢,这个真的是玄学,不过可以肯定没有手上的 Bose QC 35 好。
以上内容便是自己对这款新耳机的体验:
-
它与一代一样方便
-
降噪效果让人惊喜
-
切换(透明模式)体验很自然
-
舒适度上有折扣
-
音质较一代有提升
04 场景
接下来我想聊聊自己的使用场景。
第一,午睡。
我睡得很轻,一般是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进入状态。这里的外力有一个:潮汐。
它是一款白噪音 App ,里面的「冥想」会让自己瞬间进入放松状态。
第二,沉浸式工作。
很多时候会需要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这时候就需要与外界做一定的隔离。
我采取的方案是,播放网易云音乐里的歌单《学习工作考研睡觉静心白噪音纯音乐》。里面的每一首轻音乐,都能让人瞬间安静下来,然后便投入到工作中。
第三,通勤。
无论是打车、地铁还是走路,都会听点东西。有时候是自己的歌单,有时候是听播客,例如《哈利播客》《看理想》。
这些场景里,之前的 AirPods 可以胜任,但总会少那么一点味道。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降噪」。
午睡时候,会听到他人的键盘声;工作时,还是会很容易被他人的对话吸引;通勤时,会因为讨厌地铁里嘈杂的环境而加大音量。
要说严重也不那么严重,但是如果能解决自然更好。
这便是降噪带来的体验升级。
当然,我还可以选择其他设备,
比如
Bose QC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