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是之
笔耕不辍,这里将分享我关于经济学、教育、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xcel之家ExcelHome  ·  这几个Excel公式,高效又实用 ·  17 小时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几个常用Excel公式,简单高效又实用 ·  昨天  
Excel之家ExcelHome  ·  TRIMRANGE,自动修剪引用范围 ·  2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COUNTIF函数的11个典型用法 ·  3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WPS接入DeepSeek,无需配置,完全免费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是之

说不尽的拉丁美洲

张是之  · 公众号  ·  · 2020-12-01 23:39

正文

文丨漫天雪

本文转自公众号 观念的后浪
按:球王马拉多纳离世,让人唏嘘不已。在马拉多纳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永远长不大的阿根廷和拉丁美洲。阿根廷,不要为马拉多纳哭泣,而要去拥抱自由的意理。旧文重发,了解拉丁美洲走过的沧桑道路。
拉丁美洲在地球的另一端,离我们是如此遥远。但是在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人类的善良总是富有内涵,愚蠢和卑劣起来却如出一辙。
文化与意识形态
塞巴斯蒂安·爱德华兹在他在著作《掉队的拉美》中讲到了拉美敝帚自珍的意识形态。乌拉圭学者何塞·恩里克·罗多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一方面认为美国文化有许多积极的品质,包括“永无休止、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对光明不可抑制的渴望。”然而从另一方面,他极端蔑视和仇视美国文化。他说:“美国接受了功利主义后,背弃了精神追求、美与本质。这导致了极端的物质主义,并且鼓励平庸浅薄的文化。不懈追求物质进步的美国,归根结底是粗鄙和轻浮的,甚至可以说是野蛮的。”
于是,他发出了知识分子看似深刻和忧国忧民的呼吁:“不要倾倒于北美的光环,而应当抵制它的诱惑。南美年轻人必须有探究精神、自然、文化与西方文明的最高抱负。因为南美继承了雅典人的传统与教诲。”
这是一种令人作呕的熟悉的论调。它迎合底层百姓的盲目排外情绪(其实这也是他们灌输的),掩藏自己民族的自卑,并将这种自卑变成对一切先进和文明的东西的仇视和排斥,似乎只有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才是他们文化的正统。
更卑劣的是,他一味取悦部分精英的卑琐与话语权,为拉美那些民粹主义野心家提供了一种“是的,但是”那样的话语模式,充当了他们胡作非为的马前卒。
这是一个黑格尔式的被驯化了的无耻文人!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被他的曲学阿世、吮痈舔痔糟践得斯文扫地!
他言之凿凿地认为南美洲是天主教文明的继承者。我不禁要问:继承了什么?是宗教裁判所、教会对人民的压迫和精神控制、还是赎罪券?
在罗多发表这样的奇谈怪论且被广泛接受的时候,以及此后的一个世纪,拉美人民正身处军政府、民粹主义强人的交替控制之下,他们流离失所,饱受兵燹的戕害,食不果腹。一个物产如此丰饶的大陆,一个没有被两次世界大战侵扰的大陆,人民却吃不饱饭,我不知道这样的文化配不配称为文化,他自己有没有一丝羞耻感?
一种将统治者视为天使,将人民视为草芥的文化,怎么说也算不上文明。文化怎么能没有优劣之分呢?孕育文明或者通向野蛮,是如此清晰可见,低劣的文化总是被优秀的文化取而代之,说不分优劣,不是掩耳盗铃吗?
每个国家都有这样一群无视身边的大众,而把虚无缥缈的所谓“文化”奉为圭臬的伪知识分子,都有这种“是的,但是”这样的叙事手法。在我国历史上,是“中体西用”、“天朝上国”,在拉美,则是所谓的希腊文明、天主教传统。他们成功地为自己的野蛮找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文化借口,让人民在浑浑噩噩中服服帖帖。因为只有承认那种畸形的文化,他们才能赢得拥护和话语权。他们的眼中没有人民,只有一个个让他们进行文化试验的小白鼠。出现了问题,必然是人民没有尊奉他们信奉的文化,而不是他们的文化本身有什么错。
他们似乎不知道,越是文明的,越是演进的、开放的、博采众长的,而不是僵化的、封闭的、定于一尊的。文明、文化与道德一样,深嵌入人性和日常生活之中,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就是文化的表征,而不是在人的头顶高悬一柄“文化的利剑”,用以教化和裁判。
向来是人民创造和孕育了文明与文化,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用抽象的文化与文明捏合成了人民。
保护主义
总是认为自己最好的时候,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排除了进步的可能。文化也遵循进化论规律,越是在自由的环境中,优秀的文化越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何塞·恩里克·罗多夜郎自大地宣称拉美代表了天主教文化正统,继承了雅典文明的精髓的时候,拉丁美洲的政治强人和妄人们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粉墨登场。他们高举民族主义大旗,煽动对外仇恨,推行保护主义,将富饶的拉丁美洲一步步拖入了苦难的深渊。
祭出民族主义的大纛,是拉美政治妄人的惯用伎俩。妄人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水平不足以撑起他的野心,但是越是这样,他越是自信满满。这也符合达克定律和无知者无畏的古训。这是一帮纯正的蠢货,但邪恶的本领超出常人。千万不能低估蠢货做坏事的能力。
且看阿根廷的庇隆、智利的阿连德、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尼加拉瓜的桑迪诺、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等等一众蠢货的表演:我们民族最伟大,因此所有外国企业的资产全部没收收归国有。外国的商品价格低是吗?那就加征关税。国内某些物品价格太高?出台法律限价。底层群众没钱买不起东西,那就给他们发钱呗!没有钱怎么办?印钱不就行了!
这就是这些妄人的脑回路。他们看起来是人,但是邪恶得像魔鬼,头脑简单得像猴子。国家被这种人劫持,能有个好吗?
结果是什么呢?
由于财产权朝不保夕,所以外国资本纷纷撤离,国内人心惶惶不敢投资,同样的商品比其他国家贵了几倍。
生活必需品由于限价,使市场机制和价格信号失灵,企业无利可图不愿生产,于是出现短缺。
政府控制的企业生产商品,由于没有市场的激励和惩戒机制,质次价高。但人民没有选择,于是所有人的吃穿用度都质量低劣,国民都像朝鲜人一样面黄肌瘦而又土里吧唧。
正常渠道难以满足生活需要,黑市因此盛行,伴随着的是社会的犯罪化和人民始终生活在恐惧之中。
国有企业缺乏激励巨额亏损,财政予以补贴。这些补贴要么来自于人民,要么开动印钞机。
通货膨胀,实际工资降低,大量失业,民不聊生……
这就是几乎所有拉美国家在政治妄人的控制下走过的经济道路。
塞巴斯蒂安·爱德华兹说:“通过更高的进口关税和其他形式的贸易限制以保护国内产业,坦白地说就是国内产业不如国外生产者那样有效率,因此无法与之竞争。”不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吗,怎么好多人就是想不明白,一听说加征外国商品的关税就高潮呢?
自己村里小卖部的商品质次价高,邻村的商品物美价廉。村长派几个打手站在村口,要么打得邻村的商品进不来,要么收高额的保护费。这保护的是谁,伤害的是谁?你又不是开小卖部的,村长这么胡来你高潮个什么劲儿?受虐狂吗?
有些人说,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东西,不能让外国生产,到时候……云云。同学,这是一个全球分工、讲究比较优势的时代,你只要遵守文明的规则,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谁的东西不愿意卖给你呢,他跟钱有仇吗?
再说了,哪里有什么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只有关系统治者命门的产业罢了。
福利主义
先看乌戈·查韦斯的拙劣表演:
他当政的时期,国际油价飙升,他用石油收入为底层民众大派福利,以赢得底层民众的支持。
他发起了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这些项目大多体现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特征,项目支出用来回馈他的支持者,同时惩罚他的反对者。
2004年在罢免查韦斯的公投中投了赞成票的民众,收入下降,更多地流向了私人部门;而支持他的民众,更方便地在公共部门谋得职位,收入上升。企业也是同样,支持他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项目和外汇,利润上升;反对他的企业,则无法得到订单和外汇,并会面临税务部门选择性的检查审计,税负随之上升……
再后来,为了连任,民众的投票会被高科技手段监控。其后果你懂的,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
权力会将人异化得邪恶、卑鄙、无耻到什么程度,看看查韦斯就知道了。要想明白托洛茨基所说的“反抗就等于慢慢饿死,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一古老的法则将被不服从者不得食这个新的原则所替代”这句话的深切含义,看看委内瑞拉就可以了。
当然了,大部分民众总是那么短视、健忘和无知,他们喜欢不劳而获,只要看到有人发钱就支持。这也是查韦斯的底气所在。
不得不重申经济学早已揭示、历史和实践也早已证明的真理:
福利会毁掉一个国家的经济、城市面貌,摧毁人的进取心、羞耻感和一个社会的道德根基。福利是基于身份、而不是基于能力和品格的一种特权。它利用人的天然的嫉妒心和好逸恶劳的本性,将这种特权授予人数上占大多数的穷人,让他们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合法地掠夺富人的财富。这是一种本质上具有颠覆性的、违背基本人性、摧毁千百年来我们的道德之基的信条。
必须认识到,福利主义是一种赤裸裸的对财产权的侵犯,而侵犯财产权的恶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福利主义追求结果平等和所谓虚无缥缈的社会正义,将社会上最勤劳智慧的人的财富强行分割给懒惰而又无能的人,这样的分配能有什么好结果呢?这个社会上最有智慧的头脑,将不再会有创新和投资的欲望,这是人们都会做出的理性选择。由此,社会坠入衰落和普遍贫穷的深渊,最终受伤害的,是底层百姓。因为资本可以流动到它喜欢和喜欢它的地方,劳动力、尤其是低层次劳动力却不能。
在财产权不保的地方,当然也不会有市场的公平和大范围的交换。由于财产始终处在朝不保夕的状态下,欺诈、短期行为必将甚嚣尘上,因为人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以重复博弈为前提的公平交易、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率、诚信经营,由于财产权的不稳定而逐渐消失,社会的道德水平也因此不断降低。这就是“无财产的地方亦无公正”“财产权是道德之基”的原因所在。
福利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威胁。它不关注财富的生产,只关注财富的分配,并将分配财富这一巨大的权力授予少数人。因为穷人相对于富人,总是人数众多;福利之门一旦开启,将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一条不归路。
这就是那些号称追求社会正义的人造成的恶果。托马斯·索维尔说:“我一直没明白,为什么想保留自己挣来的钱是贪婪,而企图拿走别人钱的不是。”
拉丁美洲的故事让我越来越信奉一种观点:经济自由是最根本的自由。甚至于政治自由,其目的也是为了捍卫经济自由。财产权比抽象的生命权更为根本,对于穷人更为重要。
制度建设
智利是拉丁美洲成功转型的明星国家。从皮诺切特当政至今,一直按照“华盛顿共识”,走在维护公民财产权和基本权利、市场开放和国际自由贸易的正确道路上。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自我革命是从削减政府开支开始的。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给智利开出的药方也是大规模削减公共开支。
削减政府公共开支,是降低赤字、减缓通胀的有效办法。但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其作用绝不仅限于此。其最根本的意义是限制政府的权力。问题的关键,往往并不在于谁当政,而是政府可以做什么。
削减政府开支,是政府逐步退出市场领域的直接方法。政府每投出一块钱,就意味着其对经济的控制、干预和影响多了一分,市场自发力量就少了一分活力。这是因为政府的开支表现为公共投资、产业扶持、补贴、福利等形式,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都会造成资源的严重错配,价格的扭曲,对市场自发力量的挤压,以及效率低下和腐败。正如张维迎教授所说的:“不搞砸了不收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