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好啊,COUNTIF函数
的作用是统计一个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个数,常用写法为:
=COUNTIF(要检查哪些区域, 要查找什么内容? )
接下来咱们就学习几个COUNTIF函数的典型应用。
1、使用表达式作为统计条件
=COUNTIF(B2:B7,">5")
2、以单元格中的值作为统计条件
=COUNTIF(B2:B7,">"&D2)
3、
统计空白单元格数
=COUNTIF(B2:B10,"=")
4、统计非空单元格数
=COUNTIF(B2:B7,"<>")
5、统计包含关键字的个数
=COUNTIF(B2:B7,"*"&D1&"*")
6、统计各部门人数
如下图所示,希望根据A~D列的数据,在G列统计出各部门的人数。
=COUNTIF(B:B,F3)
公式中的B:B,表示B列的整列引用。公式在B列整列中,统计与F3单元格内容相同的单元格个数。
7、统计身份证号码是否重复
=IF(COUNTIF(B$2:B$9,B2&"*")>1,"重复","不重复")
COUNTIF函数在计算文本型数字时,会默认按数值型进行处理,但是Excel中的数字精度只有15位,并且身份证号码是18位,因此会把前15位相同的身份证全部识别为相同的内容。
在第二参数后连接一个通配符&"*",利用数值不能使用通配符的特性,仅查找包含B2单元格内容的文本,通过这样变通的手段,COUTNIF函数就听话啦。
8、按部门添加序号
如下图所示,希望根据C列的部门,在A列添加序号,并且要求每个部门从1开始单独编号。
=COUNTIF(C$1:C2,C2)
COUNTIF函数的第一参数为“C$1:C2”,其中的“C$1”部分锁定了行号,“C2”部分未锁定行号。当公式学习复制时,会依次变成“C$1:C3”、“C$1:C4”、“C$1:C5”……
第二参数“C2”,是公式所在单元格的左侧相邻单元格。
COUNTIF函数在这个动态扩展的范围内,统计有多少个与左侧相邻单元格相同的单元格。
9、判断所在部门
如下图所示,B列是一些带有部门名称的混合字符串,希望根据E列的对照表,从B列内容中提取出部门名称。
=INDEX(E$2:E$6,MATCH(1,COUNTIF(B2,"*"&E$2:E$6&"*"),))
COUNTIF第一参数为B2单元格,统计条件为"*"&E$2:E$6&"*",统计条件中的星号表示通配符,也就是在B2单元格中,分别统计包含E$2:E$6部门名称的个数,结果为:
{1;0;0;0;0}
再使用MATCH函数,在以上内存数组中查找1的位置。
最后使用INDEX函数,在E$2:E$6单元格区域中,根据MATCH函数的位置信息,返回对应位置的内容。
10、统计有几个部门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