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的
亲子派,
关注后每天阅读
亲子刊物
!
时至3月中下旬,各项数据指标开始恢复良好,中小学开学时间也逐渐提上日程。
截止到目前,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已有14省市确定开学时间,其中有些省市最晚4月中旬开学,多省开学时间未定。现将各地最新开学时间表分享如下:
不过等到4月20日后,估计全国各地学校也基本都开学了。
在延迟开学的这段特殊日子里,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全力配合,共同努力。
这段特殊时期,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在家庭环境下开展的居家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弱化了,家长在学生学习方面的作用强化了。
在学校,老师可以全程监督孩子的学习状况,可以及时解答孩子的疑难问题。
而居家学习,那老师基本上看不到孩子的听课情况,不知道孩子是否在认真学习,更谈不上监督了。
这时候,老师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学习效果。
如果有时候,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听课,一起学习,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督促和纠正。
经常听到家长说:“我不懂教育,孩子就交给学校了。”
但是,教育如果真的只靠学校和老师,那才是真的耽误了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很可能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要知道,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在模仿家长中学来的,就连学习,也受到父母的很大影响。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说:
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所起到的作用是最关键的。
尤其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更要为孩子起到表率的作用,给孩子指明方向和道路。
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到底是靠自觉,还是靠父母管教和监督呢?
有句话说得好:
不要去指望孩子“自觉”,是每个家长的自觉!
孩子毕竟年纪小,心智还不成熟,想让孩子自觉读书学习,真的是太难了。
如果父母在教育上偷了懒,仅靠孩子的自觉性,就很容易失控。
刘星和小雨控诉妈妈小时候没有逼他们学习,没有给他们培养出特长,否则就有可能成为作家、音乐家。
父母不严厉,自己又缺乏自觉性,最终只能落个“没有一技之长”的地步。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管教是基础,孩子自觉自律是目的,基础打牢,不怕地动山摇。
古语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学习本来就是辛苦的,所谓的“快乐教育”就是一个天大的骗局。
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家长和老师也不严厉,孩子现在是快乐了,未来就受苦了。
正如俗话所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
严格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护孩子,并不是迁就和放任孩子。
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
现在对孩子严格要求,是为了孩子未来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老师一个人要管理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级的学生,确实没有办法对所有学生都面面俱到,更不能像家长一样事无巨细地照顾好孩子。
老师不是无所不能的,尤其是居家学习这段时间,条件更是有限,但每位老师都会竭尽所能。
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的理念也不尽相同,差异是一定存在的。
家长有疑问时,积极和老师沟通,如果有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建议,也可以和老师沟通商量。
就算老师严格管教孩子,也给老师多一点信任和支持,以温和的情绪、平等的姿态应对家校矛盾。
家长要体谅老师教育学生的不容易和偶尔的疏忽,老师也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紧张和重视。
“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孩子获取知识的窗口,那么家庭教育就是为孩子成长打开的大门。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一辆战车上的两匹战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身为老师,要懂得寻求家长的支持;身为家长,要懂得配合老师的工作。
所有老师和家长应始终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为了孩子全力以赴。
教育路上,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一起努力!
对于延长的假期以及推迟开学的消息,不同阶段和不同学习层次的孩子对比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因此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要配合老师,针对不同情况合理调整孩子的状态,让孩子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消除孩子的恐惧:
教会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情绪管理问题,舒缓其可能存在的矛盾心理。
规律的生活作息:
家长和孩子要安排好生活作息,早睡早起,营养均衡,保持一种健康有序的生活状态。
适当的娱乐活动:
在家里进行一些适当的休闲娱乐活动,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
稳定的学习状态:做好预习,准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复习归纳知识点……
特殊时期,特殊的教育模式,需要老师和家长携手共同面对。
版权说明:
本文首发
「育才家园」(微信号:
edu683
)。育才家园专注于 4~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是老师、父母、学生的好伙伴!
文章转载授权请联系
「育才家园」(微信号:
edu683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给派妈点个“
在
看
”吧~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