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读
跟着我,选好书,读好书,用好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从真人秀到非虚构:我们为何执着于观看“真实”?​ ·  3 天前  
疯子与书  ·  //@Michael12355:人生要紧的是 ... ·  4 天前  
蓝钻故事  ·  山西爆火后,这次终于轮到他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读

你的阅读,通常在第几个层次?

精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2-07 19:55

正文

【精读君曰】


今天,精读君想问你3个问题:


你是主动阅读者,还是被动阅读者?

阅读既要快,又要慢,关键是知道何时快、何时慢,你怎么看?


阅读有4个层次,你知道吗?你现在在哪个层次?


精读君自2016年11月26日发布《成长日课》,此前已介绍了前10课,分别是《目标》《输出》《成长》《资源》《学习力》《量化反馈》《自律》《习惯》《拖延》《时间》读友们可以点击阅读。


今天推送第12课《阅读质量》,想了解第11课《选书》,请移步第二条。


第12课:阅读质量


Q1:提升阅读质量,阅读要做哪些准备?


A:

1、阅读前,确定阅读目标。阅读目标决定阅读方式,一位读者要追求的阅读目标——仅为了消遣、还是获得信息、或增进理解力——会决定他阅读的方式。


假如你只是娱乐休闲,你可以很轻松地翻阅一下琼瑶的书;假如你是一个学者,要研究琼瑶的爱情小说,研究里面的主题,那么你很可能就得像对待一本学术著作一样仔细阅读,甚至要做笔记。


所以,根据你的阅读目标,同一本书可以很迅速很简略地读,也可以很认真很细致地读。


2、阅读前,先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只有具备真诚的问题意识,才能将你引向真诚的阅读。


黄铁鹰说:读管理书的最好方式是林彪学毛主席著作的方法:“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读任何书都一样,带着问题阅读,才不会被图书的海洋淹死。如果你发现你的会计知识不够,那就找一本有关会计的书看一看;如果你的销售知识不足,那就读一读市场学;如果你不理解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就看看哲学书籍。


刘瑜也主张一种从经验、从问题出发的读书态度,认为我们读书不求醍醐灌顶,更不要指望书架上会有什么“神明”,只要每一本书能推进一小点知识,或带来一个小启发就足矣。


因为阅读在很大程度是为了运用,如果书读而有用,我们就会有成就感,在读新知识的过程中,也更容易读进去。


3、告诉自己做一个主动阅读者,带着4个问题去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艾德勒和范多伦认为,主动阅读就是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


阅读时你要提出以下四个主要的问题:①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②作者具体说了什么,怎么说的?③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④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那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被动的阅读者,一个直观的判断标志就是“被书催眠”。这种被动的阅读过程往往是这样的:取一本书,无论是什么主题,然后爬上床,找个舒适的坐姿,调整好灯光,然后翻开书本开始看……十几分钟之后,你感觉到了困意,于是,放下手中的书本,倒头睡觉去了。


Q2:怎样掌握阅读的流程和方法?


A:

1、了解阅读的四个层次。《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虽然作这样的划分,但往往四个层次的阅读是同时发生的。划分主要便于读者确定每种层次的阅读侧重点。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阅读,主要是小学学习的阅读技巧。在这个阶段,读者主要需要弄清楚文章句子的含义。


2、学会检视阅读,这一层次强调的是概览,是对全书的整体把握。包括书籍主题、目录结构、作者介绍、重点章节和逻辑线索。在这里最主要的目标,是决定这本书是否值得进一步读下去。如果需要,则继续快速浏览全书。


这里要遵循一条重要的阅读规则,即头一次面对一本书的时候,无论难易,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考。


反思以往的阅读,我们经常会因为某处的不理解而“逗留”,尤其是面对一本难读的书时,读着读着,可能渐渐就会失去读下去的勇气。其实,大可不必搁置。


通读一遍,就算只理解了一半,甚至更少,那也比什么都不了解要好。有了概貌式的整体了解后,再回过头来解决之前不理解的部分。


3、掌握分析阅读,这一层次,着重关注理解,要“精确、无偏差”地辩明作者表达内容,即你是如何理解这本书的。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通过“阅读书名”、“检视阅读罗列大纲”、“寻找作者的意图”等方法找出这本书在谈些什么。在开始阅读之前就获得一些基本的资讯。


例如华罗庚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翻阅,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再举一个例子,作者吉本有本书名为《罗马帝国衰亡史》。现在请问:为什么该书的第一章叫做:《安东尼时代的帝国版图与武力》?研究人员询问过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然而参与者对此却毫无头绪。


其实答案很简单,只是他们并没有看出整本书的书名既然叫作“衰亡史”,叙事者当然就应该从罗马帝国极盛时期开始写,一直到帝国衰亡为止。他们无意识将“衰亡”两个字转换成“兴亡”,他们甚至很困惑于书中并没有提到罗马共和国,那个在安东尼之前一个半世纪就结束的时代。事实上,如果他们将标题看清楚一点,就算以前不知道,他们也可以推断安东尼时代就是罗马帝国的巅峰时期。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一本书是由一个个单字组合起来的。理解一本书,你就需要理解这本书各个单字所代表的词义。因此,首先需要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当你通过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后,你就可以抓住作者的关键主旨,继而明白作者的主张。由此,你就会知道作者在这本书中要说的是什么了。


例如爱丁顿的《物理世界的本质》一书出现“阅读”这两个字的时候,他谈的是“仪表阅读”,即专门以科学仪器上的指针与仪表为对象的阅读。但是,作者在书中提到“阅读本质”。此时,你就需要注意到这里的“阅读”已经转换为另一个意义了。读者与作者在词义上达成共识时,沟通才能完成。


理解词义,首先你要判断这个字是只有一个意义还是有多重意义;其次,利用上下文自己已经了解的所有字句,来推敲出你所不了解的那个字的意义。


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主动阅读者不会因为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相反,他们会做出评论,提出批评,这样才算真正读完一本书。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对作者的论点提出异议时,有以下四个评判标准:一是知识不足:缺少某些与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二是知识错误:作者所说的事实其实是错的或是不可能的;三是不合逻辑:推论荒谬或者是结论与前面的理论缺乏连贯,或者是前后矛盾;四是分析与理由不完整:作者在解决他一开始提出来的问题中存在明显的论述不完整的地方。


需要注意的是,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避免可能会带进去的情绪,否则就流于情绪化而不是在说理了。要知道,与作者对话的真正目的是希望从中学到内容,增进知识。


分析阅读虽可分为三个阶段,但它们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当你熟练掌握分析阅读的技巧后,你就不该将“阶段”一词当作一个前后顺序的概念。因为真正实际的读者是一次就完成所有的阶段。



4、学会主题阅读,这一层次,是阅读的最高层次,是为解决某一问题,从多本书籍中寻找思考,需要多种技巧并用。每本书都互有所长,也互有所短。主题阅读,能够避开单本书可能的视角缺陷,在更大范围内、更系统地认知这个主题。这里有三个关键点:


界定“同一主题”。我们需要的是聚焦主题的书籍,换句话说,从一本与主题正面相关的书籍上获取的信息,才能够满足我们的阅读需求。


例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司汤达的《帕玛修道院》都有谈到拿破仑战争,但是这两本书很明显不是重点在谈这场战争。在这两个故事中,战争只是提供了一个环境或背景,故事的本身所谈的是人类的生存与挣扎。


主题阅读前的准备。检视阅读是主题阅读中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一旦你检视过,确定某些书与你研究的主题高度相关后,你就可以开始做主题阅读了。


展开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找出相关的章节。在你已经确定哪些书高度相关之后,主题阅读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把准备阶段确定的书籍再检视阅读一遍。你的目标是找出书中与你的主题极为相关的章节。因为在主题阅读中,你关心的主题才是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


第二步,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主题阅读中,你面对的是许多不同的作者,他们每个人不可能都使用同样的字眼来阐述同个主题,所以这一步骤就是要由你来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从某种程度上说,主题阅读是一种大量的翻译工作,帮助我们了解所有的作者,进而解决我们的问题。


第三步,厘清问题。当我们在不同作者间建立起达成共识的词义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建立起一组不偏不倚的主旨。最好的方法是先列出一些可以把我们的主题说得比较明白的问题,然后让那些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般情况下,罗列问题可参考以下秩序:首先,阐述我们在研究的概念,或者现象的存在与特质;其次,这个现象是如何被发现的,或这个概念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最后,回答前面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第四步,界定议题。如果一个问题很清楚,如果我们也确定各个作者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回答——不论赞成或反对,那么这个议题就被定义出来了——即介于用这种方法回答问题的作者,和用另外一种(可能是相反的)方法来回答问题的作者之间的议题。


如果检验过后,所有的作者提供的答案只有正反两面的意见,那么这个问题算是简单的问题。但是,对一个问题通常会有超过两种以上的答案。


在“进步”的例子中,针对问题“历史真的有‘进步’这回事吗?”,基本上会有三种不同的回答:是、否以及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根据作者的观点来做具体分类。


第五步,分析讨论。针对我们界定的议题展开讨论,即从我们检视过的书中找出支持我们问题的答案。只有如此做了,我们才能真正了解问题。


以上就是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它们缺一不可,因为只要漏掉其中一个步骤,主题阅读就会变得很困难,甚至读不下去。


思考题:

①你是个高水平的主动阅读者吗?

②你是否做过主题阅读?




写在2017年新年的话


精读君开发的《成长日课》,出发点有以下3个:


只有透彻了解1个概念,你才能运用这个概念;


人生充满不确定性,只有自我成长,才能驾驭这种不确定性;


每天5分钟,掌握并运用1个概念,就是最好的自我成长。


截止今天,精读君的《成长日课》已发布了74个概念,画了简略的概念地图,具体附后。



《成长日课》是付费的自我成长课程,年费99元。订阅《成长日课》,就视同成为精读读友会会员,还享有以下两项会员权益:


督促阅读打卡,输出倒逼输入

参与好书共读,协作互助学习




如何订阅成长日课?


第一步:如果您还没有关注精读微信公号,请在微信中搜索“精读”或“jingdu999”关注。


第二步,点击精读微信公号底部菜单“成长日课”,有关于《成长日课》的会员权益说明和订购须知,请仔细阅读后,再根据页面提示订购。




↓点击直达《成长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