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绵城市政策频繁加码
2015年是海绵城市的政策元年和发展元年,国务院明确了海绵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时间表并公布了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名单。2016年各项政策细则持续出台并公布了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2017年海绵城市仍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3月“2017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论坛”在京举行;4月27日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成都召开。各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也在持续进行中,全国已有370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 海绵城市试点持续推进
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时间为3年,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30个试点城市中央财政补贴将达到未来三年每年130亿的资金总额。此外,多项政策鼓励海绵城市建设充分运用PPP模式,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社会资本投入约182亿元,占比达33%。根据试点方案,三年试点期内计划建成海绵城市区域面积922平方公里;截至目前,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
●关注雄安生态城市建设样板示范效应
(1)雄安新区规划蓝图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七大任务的首要两点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和打造优美生态环境,体现雄安新区建设要实现生态宜居、和谐共享。国家领导人近期讲话频频强调建设绿色生态雄安的重要性,张高丽5月6召开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打造生态城市标杆”。
(2)从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来看,新区拥有华北难得的水资源优势,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对于调节华北气候、防洪蓄水、保护生物资源、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成为雄安新区除了区位优势以外重要的资源优势。但白洋淀开发利用中面临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及较差的水质问题,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结合雄安规划的绿色生态要求及白洋淀自身生态修复的必要性,我们认为未来雄安新区的环境治理及生态循环建设至关重要,海绵城市作为新一代城市雨虹管理概念,其低影响开发模式对新区开发过程中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预计雄安新区在建设中将采用最高规格的海绵城市设计标准,有望成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标杆,样板示范效应有望辐射全国。
● “看海”模式催生海绵城市建设需求
住建部数据显示,全国62%城市发生过内涝,且频率呈上升趋势。2016年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全国降水量比往年同期多23%,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武汉、广州等诸多城市开启“看海”模式。根据中科院大气所 ENSO 预测系统预测,2017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处于拉尼娜状态,全年降雨可能比去年偏多,但降水日数会趋于正常,需要警惕区域性洪涝的发生。考虑到17年降雨仍将偏多,而多地政府明确表示要降低洪涝发生概率,海绵城市建设料将继续提速。
● 2015年是海绵城市元年,资本市场开始关注海绵城市的投资机会,但还未实现产业爆发;2016年将是海绵城市加速推进的一年,爆发了一波海绵城市的投资热潮;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仍将持续推进,相关政策和试点在频繁加码,而雄安新区的生态样板示范效应有望辐射全国,随着全国汛期到来及对“看海”模式的担忧,海绵城市主题有望持续表现,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 我们推荐以下行业和标的
(1)专用材料相关产业,管道、水泵、防水材料预期大幅获益,建议关注:韩建河山、东方雨虹、伟星新材;
(2)园林和生态修复产业,受益园林设计环节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环节,建议关注:东方园林、棕榈股份、铁汉生态、文科园林。
(3)市政建设相关产业,受益于新增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原有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议关注:苏交科、宏润建设。
(4)市政水务相关产业,受益于城市排水系统投资以及污水治理,建议关注:首创股份、重庆水务、创业环保。
(5)智慧海绵相关产业,信息化管控平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建议关注:聚光科技。考虑到雄安新区的样板辐射效应,而雄安新区意在实现水城共融,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值得重视,建议重点关注与雄安新区相关的园林生态、市政水务、智慧城市相关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