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点击
上面
免费订阅本账户
此前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
国务院已批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
表示“央行直接发行数字货币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未来要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研发。”
一个新时代,新金融,新革命即将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被载入人类史册的日子,至少是人类金融发展史,或者货币史,
2019年7月8日这一天,
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举行。
在大会上,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明确表态: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目前央行正在组织市场机构从事相应工作。
我们的疑问是,消息可靠吗?
当然可靠。
众所周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是央行的内设机构,司局级
,该机构职能强大,是央行的智囊,围绕央行研究制定各项经济政策或法规。
当然,要想真正知道王信局长透漏的信息,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一点,那就是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CBDC)。
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以下简称“CBDC”)也称法定数字货币,
是指中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式,
本质上与现金相同,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或固定的比值)。
而中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计划可以成为一种计息资产,满足持有者对安全资产的储备需求,也可成为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CBDC还可成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是央行可通过调整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二是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
搞清楚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我们就知道王信研究的意义。
演讲中,王信介绍对Facebook发布加密货币项目Libra、央行数字货币和数字金融的最新研究。王信表示科技的发展使得过去交易、行业限制在数字时代都不存在,Facebook Libra等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如果得到广泛使用,能够更多地发挥货币职能,进而冲击法定货币并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背后是利益、权力、国际政治、外交。如果一种支付工具发挥货币的职能,必然会冲击法定货币,从而对一个国家货币调控、金融调控、各方面带来直接影响。”
除此之外,王信还就如何应对Libra挑战,加强数字金融国际合作等话题展开探讨。我觉得王信透漏的信息,下面这几点很重要。
第一、实际上早在2014年,在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倡导下,央行就已经开始对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进行研发工作。
同时,为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央行专门成立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面临的法律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央行还在深圳等城市与当地进行密切合作,进行系统研发等。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2018年9月,该研究所搭建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2017年就报道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试运行
第二、在Facebook推出Libra时,央行的数字金融研究平台同时成立,
得到了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的支持
。
据coingape报道,
央行(PBoC)正在考虑为拥有11亿月活量的微信用户创建一个加密货币
,而且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称,国内也正在考虑评估已经实施了近两年的加密货币禁令。Libra和WeChat Pay似乎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都支持P2P汇款模式、以及在线上和实体店内支付,不过两者一个明显差异就是Libra允许跨境支付,而微信支付完全基于人民币
第三,现在中央银行已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准
,正在组织市场机构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央行的数字货币在中国定义为M0,是现金的一定程度的替代。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目前由央行货币基金局管理,王信是央行货币基金局负责人。
第四,央行曾担心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会在某些方面替代法币。
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存在剧烈的价格波动同时交易不便,最终央行认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在对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上,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会替代真正的货币。
第五,在王信看来,如果Libra在跨境支付领域能有比较大的发展前景,对于各国的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乃至对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Libra锚定一揽子货币的走向,未来实质上是锚定美元,也是跟美元密切相关,那么不仅仅是经济金融的问题,甚至会带来一系列国际政治、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他同时指出,货币的背后是权力、国际政治、外交等,在当前仍存在国家主权的大格局下,甚至全球化有某种停滞或逆转,在货币这个涉及到权利和国家主权的最重要的金融领域,各国是否能够敞开胸怀迎接某种国际货币或超主权货币,这需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比如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各国监管当局是否允许Libra在国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