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络通全身
按摩、刮痧、艾灸、点穴等理疗方法和民间绝技,穴位大全、黄帝内经等中医知识,是中医理疗爱好者提升技能的学习宝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sight数据库  ·  制药巨头 2024 年度成绩单(附 19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络通全身

如何从中医的角度提前预知、预防心脏问题

经络通全身  · 公众号  ·  · 2025-01-19 19:00

正文

经络通畅 身心无恙



天天守在电脑旁的朋友们通常都会肩膀酸痛,有的人站起身活动一下,很快就恢复如常;而另一些人则会日渐加重,先后背痛,然后脖子也不能转侧,手还发麻。

其实,这多数是心脏供血不足,造成小肠经气血也虚弱了。观察一下小肠经的走向就会发现,从脖子到肩膀,再从胳膊到小手指,一路下来,正是平常出现症状的部位。




心脏供血不足,为何会影响小肠经呢?这是因为中医特有的一个概念﹣﹣表里关系。心与小肠相表里,这种关系是通过经络的通道联系起来的。如果心脏有问题,在最初的时候,小肠经就先有征兆了。




有的中医能够预知我们的疾病,并不是捕风捉影,随意测的(当然也会有这样的人),而是我们的身体已经先告诉他了。



再说回刚才的问题,肩膀在开始的时候只是酸,酸的意思是气血不足了,然后是酸痛,酸痛是因为血少,进而流动缓慢而瘀滞,不通则痛了。

再后来就变得僵硬疼痛了,僵硬是因为血少,血流缓慢,再加上长期固定姿式,血液就停滞在那里;如果心脏持续地供血不足,停滞的血液就会在原地形成瘀血,没有新鲜血液的供应,肌肉、筋膜就会变得僵硬。



缺乏气血供养的肩膀就像缺水少粮的边关军队,抵御不住外界风寒的侵袭。如果此时睡觉偶遇风寒,哪怕是一点点风,就有可能造成落枕。所以落枕是早已酝酿多时了,风只不过是导火索。

有的人不从事案头的工作,肢体也总是在运动,怎样观察到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呢?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在我们胳膊肘的略下方有一根"麻筋",小时候打闹玩耍碰到它,总会过电般一麻到手。这条"麻筋"就是小肠经的线路,可以用拳头打一下"麻筋",看看能不能麻到小手指去。

如果一麻到底,证明心脏供血能力还是不错的;如果只痛不麻,那心脏已经存在供血不足的情况了。另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测试法,只要行个军礼,看看上臂靠近腋下的肌肉会不会很松弛,松弛就是此处气血供应不足了。这里正是小肠经,而小肠经是靠心经供应气血的。



还有的人脾气很急,总是心烦气躁,动辄要与人争吵嚷嚷,中医认为是心火亢盛。由于火气太大,无处宣泄,就拿小肠经撒气了。结果小肠经就会肿胀、硬痛,顺着小肠经就会牵连到耳朵、喉咙、脖子、肩膀、肘、臂、腕、小手指,造成这些地方或疼痛或麻木。



小肠经好比反映心脏能力的镜子,通过了解心脏和小肠经的表里关系,我们不但能预测心脏的功能状况,还能用调节小肠经的方法来治疗心脏方面的疾患。所以,好好关注心脏的晴雨表小肠经吧!


点击查看偏方秘方
头面部
鼻炎 咽炎 口腔溃疡
口臭 口臭2 牙龈出血
牙痛 牙齿松动 咽喉炎
口疮 鼻窦炎 声音嘶哑
近视眼 老花眼 白内障
头痛 酒糟鼻 见风流泪
耳鸣 耳聋 脱发
生发 秃顶 斑秃
乌发 头皮屑
常见病
失眠 入睡困难 神经衰弱
咳嗽 感冒 扁桃体炎
便秘
结肠炎 扁桃体炎2
胃炎
肠炎
拉肚子
胃痛
胃下垂
腹胀
胆结石 肾结石
尿路结石
尿频 肝炎 厌食
哮喘 肺气肿 气管炎
肾炎 止汗 甲状腺肿大
盗汗

老年病
高血压1 高血压2 高血脂
低血压
糖尿病1
糖尿病2
冠心病 脂肪肝 脑血栓
眩晕症 面瘫 记忆力减退
眩晕 嗜睡
抑郁症
痛风 癫痫 降低转氨酶
颈椎病
关节炎 膝关节炎
骨刺 骨质疏松 坐骨神经痛
足跟痛 腰肌劳损 强直脊柱炎
手脚冰凉
手足麻木
手抖头抖
中风后遗症

男女病
乳腺炎 丰胸
乳腺增生
奶水少
闭经 外阴湿疹
宫颈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