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来约,不让你失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冯唐  ·  人生就算天崩地裂也要充满激情 ·  5 天前  
冯唐  ·  这句话应该挂办公室墙上 ·  4 天前  
Kindle电子书库  ·  真没想到,我用火锅笔记法看书,效果还不错!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文摘

古人一天吃几顿饭?答案很意外

青年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24-09-15 19:57

正文


夜读·开卷有益

古人上班累吗?古人买房贵吗?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古人一天吃几顿饭?古人近视了怎么办?古人为什么瞧不上绿色?……


那些历史课上学不到的、影视剧里看不到的知识,读一读《古代人的衣食住行》,可以满足你的全部好奇。


作者王磊拥有15年重点中学历史课程执教经验,编写本书时参考了数百篇文献资料,并邀请专业历史学者审校,确保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背后,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


作者充分发挥幽默天赋,把每一个问题都写成了段子,让你一边捧腹大笑,一边观察真实的古人生活细节。


不少人觉得历史枯燥无趣,读了这本书之后爱上了历史。


古人一天吃几顿饭?


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一日三餐已经成为现代人餐制的标准。


那古人一天吃几顿饭呢?我们来考察一下。


在原始社会,人们靠采集和狩猎获得食物,食物来源很不稳定,一天吃几顿饭也不固定。食物丰富的时候,可能一天吃好几顿,一直吃到撑;食物匮乏的时候,可能一天也吃不上一顿饭。


电视剧《我爱我家》中,“二混子”纪春生是个四处混吃混喝的流浪汉,他对自己的胃口这样描述:“这就是我们行业的特点了,有吃吃得下,没吃扛得住,一顿饭前后管一个礼拜,这样的胃口才过得硬。”古人的胃口估计也差不多是这样子。


进入农耕社会后,人们的食物来源相对稳定了,开始有了规律的餐制。但早期的餐制并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


我国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甲骨文中,里面就记载了商朝时的一日两餐制。宋镇豪在《试论殷代的纪时制度——兼谈中国古代分段纪时制》一文中认为,商代人将一昼夜分为十六个时间段,依次是:旦、朝、食日、中日、昃、郭兮、小食、萌、莫、会、昏、(木+丮)、住、夕、寤、夙。


这十六个时间段并不是将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平均分割,而是根据人们的作息活动将一昼夜划分成十六个长短不一的时间段。比如说,“夕”是时间最长的,整个夜晚都叫夕,就是人们睡觉的时间段。“旦”就是早晨起床的时间段,大约是早上五点到七点的黎明时分。你应该也猜到了,这十六个时间段中的“食日”和“小食”对应的就是吃饭的时间。有学者分析,大食的时间应该是上午八点,小食的时间应该是下午四点。也就是说,在商朝的时候,古人是一日两餐,上午一餐,下午一餐。


至少从东周开始,中国人又将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平均划分为十二个时间段,是为“十二时制计时法”。这十二个时制中,有两个叫“食时”“晡时”的时辰,就是古人一日两餐的时间,分别是上午的七点到九点和下午的三点到五点。如果以地支命名,“食时”和“晡时”分别叫作“辰时”和“申时”。


汉代庖厨图画像砖拓片


古人的一日两餐,上午餐称“饔(yōng)”,下午餐称“飧(sūn)”,正所谓“朝曰饔,夕曰飧”。因此还有了成语“饔飧不继”,意指吃了上顿没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先秦时期形成的一日两餐的传统,到唐朝时发生了变化。唐朝时,在上、下午两餐的中间,多了一顿点心。也许是因为唐朝时人们白天活动的时间较之前延长了,两顿饭中间隔得太久容易饿,所以就在中午加了顿点心,是为午饭的雏形。今天南方一些地区,仍然管吃午饭叫“吃点心”,这种说法可能就是延续了古人的叫法。无独有偶,在韩语里面,“点心”一词也指午饭,很有可能是古时候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但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的午餐多存在于士人和富裕阶层,普通民众依旧是一日两餐。


到了宋朝,商品经济活跃,城市空前繁荣,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加快了,吃午餐就更有必要了。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一日三餐在宋朝已经普及。“普及”一词多少有些夸大,但至少较之前是在逐渐向三餐制转变了。


在很多宋朝文献里,都提到了一日三餐,如《雪坡舍人集》记载“不妨旧店新开,一日三餐要使饥人饱去”。宋人通常在天刚亮的时候就用早餐了,食用的食物多为粥、羹等流食,比较容易消化吸收。午餐一般在正午时分开始,多食用各式饼、饭等主食。晚餐的时间一般比较早,吃的东西与早餐差不多。


但是,如果你生活在宋朝大城市里,晚餐可能就吃得晚了,因为城市夜生活丰富,吃太早了晚上会饿。即便饿了,倒也没事,因为宋朝夜市发达,晚上还可以吃夜宵。所以,宋朝可能还有一日四餐的情况,但这属于城市中的特殊情况。一些下层穷苦人家,可能一天两顿饭都不一定能吃好。如洪迈《夷坚志》就记载贫苦人是“每日两餐唯是藕,看看口里出莲花”,真的是吃得“口吐芬芳”了。可见,在宋朝,一天吃多顿饭也算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明朝时,江南地区基本普及了一日三餐。到了清朝,汉族人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了。但是,作为统治者的满族人,仍然保留着一日两餐的传统。康熙皇帝就曾在给大臣的朱批中写道:“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可以看出,一日几餐还涉及民族习惯和价值观念。



动不动三四斤、十八碗酒,

古人为什么那么能喝?


文学作品或影视剧里的古人往往都很能喝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唐代用的小斗,一斗大约合今天的两升,也就是说,李白能喝三四斤酒。这还不重要,关键是喝完这么多还能写诗,今人喝了这么多估计只能“尿湿”了。


更厉害的是武松,在景阳冈喝了十八碗。这一碗不管怎样也能装四两酒,就算武松手抖,洒了许多,十八碗也得有六斤酒。武松喝完还能上山,还能打虎,而今人还没喝到六斤白酒,就上医院了。


古人为什么有这么好的酒量呢?玄机就在于他们喝的酒和我们今天的酒不一样。


古人最早喝的酒都是酿造酒,也称发酵酒。发酵过程是个化学变化,核心是将食物中的糖分分解成乙醇,即酒精。为了加速分解,要在食物中加入酵母菌,酵母菌产生的酒化酶可以加速分解。所以,古代酿酒的关键就是酵母菌。古人通过酒曲获得酵母菌,实际上就是发霉的谷物,上面汇集着许多微生物。古人也不懂这些化学原理,完全是靠经验。酿酒时,一般以大米、黍米、粟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然后加入酒曲,发酵后再过滤掉残渣,就可以得到酒了。


古代的过滤技术不是特别好,酒里总会残留谷物的细小残渣,所以酒体呈现出浑浊状态。那时酿酒也没有灭菌技术,酿出来的酒含有很多微生物,因此表面还会浮一层白色的漂浮物,细如蚂蚁,所以也有“绿蚁酒”之称。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称酒为“浊酒”,这也是因为酿酒技术不成熟。这种酒还容易腐败变质,所以那时候的人习惯煮了再喝。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实际上是在搞杀菌消毒工作。


图 / 摄图网


这种发酵酒的度数不会太高,因为酒精度数一旦高了,就能杀死酵母菌,发酵也就停止了。具体多高,这还跟每个时代的酒曲质量和酿酒工艺有关。比如汉朝人喝的米酒,度数就极低。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就说:“若如汉法,则粗有酒气而已,能饮者饮多不乱,宜无足怪。”意思是说汉朝的酒喝不醉,是因为他们的酒太水,顶多算有点酒的味道而已。汉朝的米酒很像今天的醪糟,类比一下,酒精度也就3度至5度。


到了唐朝,酿酒技术有所提高,酒精中的杂质被进一步过滤澄清,可以得到“清酒”。这种酒经过窖藏处理以后,度数在5度左右,在那时已经是很好的酒了。李白喝的酒,顶多也就五六度,和今天的啤酒差不多。李白喝一斗酒,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四五瓶啤酒。在我的老家黑龙江,这个酒量也就是普通成人的水平。


到了宋朝,酿酒工艺进一步提升,酒精度能到十几度了。但绝不会超过20度,因为20度酒精是酵母菌的忍耐极限。武松喝的十八碗酒,估计就是十几度的。换算成今天50多度的白酒,武松应该喝了一斤多。这个酒量在今天也算厉害了,但在武松的老家河北,这个酒量的汉子还是不难找的。


武松喝了十八大碗,酒量还是可以的 / 电视剧《水浒传》


在宋朝之前,人们只能喝到发酵酒,最高十几度,基本上可以当啤酒或红酒喝,所以古人喝酒都是用大碗的。然而,技术壁垒终究阻挡不了“酒蒙子”对烈性酒的渴望。这个“酒蒙子”,就是辽金时期的东北人。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高度的蒸馏酒横空出世了。


蒸馏酒的制作方法,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进行一次或多次的蒸馏提纯。其原理是一个物理反应。众所周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汽化点是100摄氏度,而酒精的汽化点是78.3摄氏度。蒸馏时,将酿酒原料加热到78.3摄氏度到一百摄氏度,酒精就会率先汽化出来,汽化酒精遇到冷凝装置后,又会液化,液体顺着导流管出来,人们就可以得到蒸馏酒了。这种蒸馏酒的酒精度能达到40度,高一些的能有60多度。我们今天喝的白酒,就是这种蒸馏酒。因为蒸馏酒的酒精含量高,可以点火,所以蒸馏酒又称为“烧酒”或“烧刀子”。


过去很长时间里,国人都认为蒸馏酒技术是元朝时产生的,是蒙古人从阿拉伯人那学来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然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蒸馏酒起源于元代的说法站不住脚了。


蒸馏技术在我国很早就有,蒸馏酒的规模化生产则是在辽金时期,这是有考古证据支撑的。2006年,吉林大安发现了辽代的白酒蒸馏器具。经过复原,其复制品可以蒸馏出60度的白酒。北宋名臣欧阳修曾出使辽国,诗中就记录过“斫冰烧酒赤”,意思是说辽国人在制作蒸馏酒的时候将冰块加入冷凝锅中。这样做,是为了加快酒精蒸汽液化,提高酿酒速度。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完全对应上了,这基本就实锤了。


无论是元朝,还是辽金,都是我国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他们生活在蒙古草原和东北地区,蒸馏酒在这里普及,是和这里的气候密不可分的。这里冬季漫长且寒冷,人们喜欢喝高度酒来取暖。像“战斗民族”俄罗斯人,他们生活在更北的地方,所以爱喝度数更高的伏特加。


虽然蒸馏酒技术不是在元朝出现,但蒸馏酒在中国的普及的确是在元朝。伴随着蒙古族人入主中原,蒸馏酒被带到中原地区,而后流行于大江南北,一直延续至今。当下,那些历史悠久的白酒品牌,它们的诞生年代都没有早于元朝的,一般是明朝。


如果有人想穿越到元朝之后,那喝酒时一定得悠着点。但如果是元朝以前,那就不用怕,可以跟古人放心大胆地喝!



古人近视了怎么办?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1%。学生戴眼镜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古代文人备考科举,终日枕典席文,近视的人估计也不少。那么,古人近视了怎么办?会戴眼镜吗?


古代近视的人还真不少,《笑林广记》里有不少关于近视的笑话。比如《虾酱》篇,说有一人挑粪经过一位近视者,近视者看不清挑的是啥,但闻那臭烘烘的气味以为是卖虾酱的,遂唤曰:“拿虾酱来。”挑粪人以为这人有病呢,没理会就走了。近视者以为“卖虾酱的人”故意不卖给他,就赶紧追了上去,“将手握粪一把,于鼻上闻之,乃骂道:‘臭已臭了,甚么奇货,还要这等行情!’”这个重口味笑话告诉我们,古人近视不仅耽误学习,还影响生活。


古人称近视为“不能远视”,就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古人也意识到近视乃用眼过度所致,如“数看日月”“夜视星火”“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等。


但是,古人对近视的发病原因缺乏科学的认知。近视是眼球内部的视网膜和晶状体之间的距离过长或晶状体屈光力过强,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导致物体影像模糊。


古代中医将近视的发病原因归结为肾阳虚,因此对近视的治疗方法竟然是补肾,这的确有点离谱。即使到了清代,医学家林佩琴依旧认为:“能近视不能远视,阳气不足也,治在胆肾(加味定志丸或八味丸)。”治近视居然得吃六味地黄丸之类的药,这眼睛不一定能治好,治肾虚肯定是管用了。


为了应对近视问题,古人会使用放大镜和眼镜。我国已知最早的放大镜,出土于东汉广陵王刘荆墓,为水晶材质。唐代,大量西域制造的玻璃材质放大镜进入中原,被称为“火珠”或“火齐珠”。从名字便可看出,唐朝的放大镜主要用于聚光点火,并非近视者专用。


用放大镜观阅文字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暇日记》记载,北宋提刑官史沆在查阅案卷时用水晶镜观看文字。宋人开始广泛使用放大镜看字,可能和宋代科举制大规模扩招有关。读书人用眼疲劳导致近视增多,于是放大镜派上了用场。今天的孩子们要上各种辅导班,废寝忘食地学习,近视率暴增也就不足为奇了。


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双镜片的老花镜,名为“叆叇(ài dài)”,其外形和今天的眼镜很接近。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这种眼镜的镜框用木片或牛角制成,中间有横梁,架在鼻子上,没有镜腿,使用者可用细绳缚于脑后。


古代没有镜腿的眼镜(出自《苏州市景商业图册》)


今人使用的有镜腿的眼镜源自西方,清代学者赵翼认为其在明朝宣德年间传入我国。13世纪,欧洲出现了眼镜。随后,眼镜制造业迅速发展,意大利还出现了相关的行业规范。明朝仇英的名画《南都繁会图》里,就有戴眼镜的人物形象。


《南都繁会图》中戴眼镜的老人


到了清朝,眼镜的使用更为普遍。那时很多来华传教士便将眼镜作为礼物献给清朝皇帝。这里的眼镜,既有老花镜,又有近视镜。清朝的雍正皇帝是个眼镜迷,仅雍正九年(1731年)获得的西洋眼镜就有百副之多。雍正皇帝不仅乐于收藏,见到新式眼镜,还会命内务府仿制。清朝内务府下设有专门制造皇家御用品的造办处,里面就有专门制作眼镜的“眼镜作”。雍正皇帝还经常将眼镜赏赐给大臣,算作一种特殊的福利。


清朝年间,民间制造眼镜的作坊开始兴起。乾隆年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在广州就见到了这种眼镜作坊。使团人员在著作中记载:“中国人不少戴眼镜的,他们把眼镜捆扎在头上。他们的眼镜片是水晶做的,广州工人能用一种钢锯把水晶锯成薄片……中国工人大概不懂光学原则,他们不能按照人的视力缺陷把镜面磨成相适应的凸度和凹度。他们只是把镜面磨成各不同的凸度和凹度,放在那里,供顾客自己试验佩戴。”由此可以看出,清朝人卖眼镜没有今天的验光步骤,只是将不同度数的眼镜放在那里让顾客试戴选择。这个方法和过去农村集市上卖眼镜一样,没有量身定做,自己试戴合适即可。


由于民间眼镜作坊蓬勃发展,清朝文人和官吏戴眼镜成为普遍现象。乾隆时期,有一知府进京面见皇帝。这位知府在述职后向乾隆皇帝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臣出发前,家中老母命臣务必瞻仰圣上龙颜,以便回去后向家母描述圣上的尊容,让她老人家不虚此生!”乾隆皇帝听后就乐了,下令道:“那你就看啊!”可这位知府是个近视眼,眯缝着眼睛也看不清。


“确认过眼神”,乾隆皇帝知道这位爱卿也是个近视的人,便问道:“你有眼镜吗?”这知府还真从袖中掏出一副眼镜,戴上后,将乾隆皇帝仔细看了一遍。瞧瞧清代官员这情商,连近视看不清都能拍出“彩虹屁”。


清朝的眼镜


眼镜刚传入国内时,其价格和一匹马的价格一样昂贵。后来,随着眼镜作坊的普及,眼镜成本降低,五六钱银便可买一副,差不多就是今天的几百元。这样亲民的价格,也是眼镜在民间普及的重要原因。


古人近视看不清字时,除了用眼镜来解决问题,还会请人来读给自己听。宋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欧阳修这操作相当于雇了个“人工点读机”,哪里看不清就点哪里,估计文忠公的近视得有好几百度。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