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就业的毕业手续】
(一)就业协议(三方协议)
就业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主要作用有三:一是高校统计就业率的依据;二是高校发放报到证的依据;三是维护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就业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解除协议需要办理的手续:①原单位出具解约函;②本人申请理由并经院系辅导员签字;③领取新就业协议;④与新单位的签订协议。
说明:解除协议指的是派遣前(即开具报到证前)三方协议的解除,派遣后需要更改毕业去向,详见后面“报到证改派”部分内容。
(二)报到证(派遣证)
1、报到证
报到证一式两份,一部分是报到证,另一部分是派遣证。派遣证在毕业后回个人档案内。而报到证则由自己保管。
《报到证》是毕业生就业的证明,也是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的证明,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就业时,须持《报到证》。用人单位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手续;当地公安部门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学校相关部门依据《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
2、报到证期限
报到证有效期为两年。即从毕业开始两年内有效,超过两年视为自动放弃并作废。但是个别地方,三年也可以报到,具体按照当地政策来定。“报到证”改派有效期时间:报到证一般是从毕业开始算起,一年内可以改派,当然一些地方两年内也可以改派。具体执照当地政策。注意:《报到证》上所标注报到时间为什么是一个月,或者更短时间?这是因为是为了督促学生尽快办理,所以近几年才改为时间短。但是个别城市,是严格按照《报到证》时间来报到的,切莫耽误了时间。最好提前回原籍,或者要去报到的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联系好。以免造成代理无法操作。
3、报到证改派
毕业生携带下列材料到学校就业中心办理:(1)原《报到证》;(2)原派遣单位解约证明(如回生源地且未就业的,无需提供此材料); (3)新派遣单位接收证明(毕业生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审核备案表等,同时单位主管部门加盖公章或具有档案接收权限的人事部门出具专门接收函)。 具体可咨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4、报到证补办手续
毕业生《报到证》不慎遗失,需补办《报到证》,分以下两种情况:
(1)两年择业期内:①本人提出申请;②工作单位开具证明;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开具介绍信;④毕业生本人持上述材料到省就业中心申请补发新的《报到证》。具体可咨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2)两年择业期外:①本人提出申请;②工作单位开具的遗失证明;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开具介绍信;④毕业生持上述材料到省就业办申请补发《报到证》证明书。具体可咨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三)干部身份
小编查了一下,部分地区已经取消转正定级,也就没了干部身份这一项,目前知道的有:上海,江苏地区,但仍有地区依旧保留。这一项的作用目前似乎被弱化了很多,如果求职的是国企、事业单位的同学可以留意一下。
现在考公务员、事业编,只要考进体制内,就都是干部,这个身份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而就算是合同制,人事部门也会在档案上为大学生保留干部身份。拥有干部身份才能够评职称。同时,单位提干、计算工龄等都与干部身份有关。在档案履历表里,干部是有行政级别的,群众则没有行政级别。在政府及其直属部门的职务聘任上,基本只对拥有干部身份的人开放等。另外,薪酬待遇和各类保险福利也都与之挂钩。
如果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在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一年时,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在事业单位或大型国有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其转正定级手续由单位的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完成。县级以上政府人事主管部门隶属的人才交流机构也都可以为毕业生办理该手续。
【哪些情况下大学生易失去干部身份?】
1.档案交给就业单位,而单位没有档案保存、管理资质,则失去干部身份;
2.没有就业、档案转到原籍居委会的话就没有干部身份了;
3.就业单位没有资质导致档案失去管理也没有干部身份;
4.已经有干部身份后的如果在档案再转交过程中失去有资质的单位管理,也自动丧失干部身份。
(四)单位报到
毕业生离校后,按单位规定的时间,持报到证、毕业证书原件、学位证书原件、身份证原件及照片到单位报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