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微信Blog,用于分享各种新鲜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纯银V  ·  me too.同款 ... ·  3 天前  
纯银V  ·  明年的旅行预算大概是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槽边往事

周末荐片:《看不见的客人》

槽边往事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9-23 17:49

正文


我个人强烈推荐你去看一下电影《看不见的客人》。


最近这几年的电影市场,无论中外,都给人一种疲软无力的感觉。尽管每年的片子并不少,但是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感受的影片却几近于无。这里有一个标杆:好莱坞这一年里,有多少部大制作是续集。续集占比越多,说明市场判断越趋于保守,影片也就越是难看,越是缺乏创意。


想一想看,遇见《盗梦空间》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王牌特工:特工学院》呢?


《看不见的客人》是一部西班牙电影,导演Oriol Paulo巴塞罗那人,这部电影算是他自编自导独立制作的第一部作品。一想到他生于1975年,和我同岁,就让我觉得振奋不已---70后在42岁高龄,还能打造出这样的佳作,让我有那么一瞬间走出了保温杯笼罩下的恐惧,对讲故事这门传统手艺恢复了信心。


为什么我那么推崇这部电影?主要是剧本写得扎实,是个好故事。许多人也许第一眼看到海报就退缩了,觉得上面没有帅哥美女,平均年龄40岁以上,这种电影没法看,那是你被它骗了。因为电影本质上是讲人和人之间斗智斗勇,是一个关于谋略和复仇的故事,当然需要一帮成熟的大人来表演这个故事。


同时,“悬疑”这个单词在中文里已经被用滥了,以至于人人看到电影介绍里出现这两个字转身就想跑,并且坦诚地向导演交代:您饶了我吧,我就是个普通人,看电影就是为了消磨时光,我不想看10000多页的剧情分析和暗线揭示。《看不见的客人》不是什么悬疑片,它正经说应该是剧情片,导演没有藏着掖着什么,观众也不需要翻过去倒过来找线索。只需要从头看到尾,就可以回到我这里来点赞了。


为什么说是个好故事?这里,请允许我脱离开主题,吐槽五分钟:


最近,我看了一系列所谓“中国青年导演”的新作和剧本。看完之后就想打人,简直怒不可遏。因为他们的作品清一色都是文艺片,清一色都在谈社会现实,然后,清一色基本功不过关。理论上来讲,导演就是个包工头,左手拿着剧本,右手拿着制片人给的钱,按照剧本把故事用镜头表现出来,然后去电影市场上把票房赚回来。因此,导演的基本功就是把类型片给拍顺溜了。爱情片有爱情片的路数,几分几秒邂逅,几分几秒误解,几分几秒抽完耳光按在墙上强吻,这都是套路。套路并不可耻,这是千锤百炼出来的经验,旗帜鲜明、稳定准确地满足观众的需求,把观众在一个多小时里牢牢定在电影院里。能老老实实拍好类型片,这是导演懂得观众的第一步,所以是基础。


类型片能拍好,知道了电影怎么做,观众看的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所谓个性发挥,才能有所谓个人风格。这就是老话说的:先学会爬,才能走;先学会走,才能跑。而我看到的状况是反了过来,一群爬都不会爬的人,竟然在飞!就不担心自己被撞成鼻涕么?最后,文艺片变成了一个灾区。一群没有能力能说好故事,拍不好类型片的人,扎堆在拍文艺片。然后一群这样的人彼此捧臭脚,大谈画面、风格、结构。拿了投资人的钱,拍出这样的东西给观众看,这是犯罪好吗?诈骗罪可以判三年的好吗?


《看不见的客人》很巧妙地选择了一个点,一开始就进入了故事的高潮部分。在这个过程里,不断剥离、拷问事实,一点点展开故事的全貌。即便不是用这种讨巧的方法,看完之后,按照正常时序重新排列一下电影,你会发现它依然是一部高水准的类型片。从生活发生意外开始,一连串的事件次序发生,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引导到结局,同样让人喘不过气来,想要看到最后。这就是好故事,它有许多讲述的可能,而且每一种可能都还不错。无非是导演自己选择了一个讲述的方式,他觉得这个角度最好,最后他也做到了。


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塑造人物成功。愚妄的人类,在这个世间为各种欲望所折磨、所驱使,做出种种选择,背后一定有合理的动机,这个动机让他的选择具有唯一性。在《看不见的客人》里,主人公是一名极力出人头地的年轻人,他刚刚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一切,所以他绝对不能冒着失去眼前这一切的任何风险,所以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所以,他会用尽全部的气力去对抗、去挣扎,如同渔夫面对一条大鱼,使得矛盾冲突变得分外精彩。


导演在这里,只用了非常有限的几个镜头,利用有限的一点点细节,就交代了这个人物的性格和处境,这就是对生活的观察所至。反观我最近观摩的一批剧本,剧作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写的人物是谁,估计在生活中从来都没有见过一个。所以,本子里写富人就是残暴不仁,霸道至上,把一切阻碍轰杀至渣;写平民就是多愁多病,沉默寡言,还带着一颗文艺青年的心;写医生就是一心收红包,誓把病家榨干净否则决不罢休......都是媒体上的刻板印象,都是微博上段子手的段子,没有一个人物不是像纸片一样单薄,风一吹就飞到九霄云外。于是,这样的人物开场五分钟就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为什么老天还没有落雷直接给劈了?反正多他不多,少他不少。


所以,这个周末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我建议你去电影院看一下《看不见的客人》。相信我,好故事是不会浪费你的钱和时间的。或许你也会像我一样,看完之后长舒一口气说:啊,这才是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题图来自: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剧照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网上的崇古派基本都是在扯淡。为什么那么说呢?


比如说“从前车马慢”这种说法,认为现代社会通讯工具交通工具发达了,人情反而变淡了,所以车马出访,邮路传信是很风雅很深情的事情。真的么?我就问一句:在古代,骑马是不是当时条件下最有效率的交通工具?请驿站传书是不是当时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今天飞机电话不也一样么?如果苏轼那时候有飞机,丫每个周末不从海南飞回内地度假?那时候有电话有微信,丫不会在群里发消息:“我写了一首新词,请群友们为我投票呀!谢谢老板!”???


再比如说,以前的人都是把爱人孩子的照片放在钱包里,现在的人只有电子照片,所以崇古派就感叹前人情深如海,今人欢情似纸。人家当时放钱包,是因为钱包每天都要用N次,睹物思人啊。你他妈现在都电子支付了,用次钱包跟上次坟没什么区别,深情毛线啊?别人把照片设个屏保,设个头像,每天看到100回,这就不是深情了?崇古派有病,真他妈深情,怎么没见一个殉葬的?对了,上完厕所怎么都用手纸,为什么不见用厕筹刮的呢?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