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常从巧处生。
——陆游
今日上证指数上涨
22.44
点,收盘报
3068.46
点,成交量为
4279
亿元,如下图所示:
上证指数今天继续上涨,再次创出反弹新高,成交量虽较上周五明显放大,但较之于二月底、三月初还是明显不足的。因此,还是建议投资者多加谨慎。
昨天的文章推送后,我感觉有些读者在有意无意地曲解我的意思。有些读者说我终于空翻多了,因为我不再提“逢高减仓”了。又有些读者说,只要我还继续看空,股市就会一直涨,涨到我看多为止。所以,我想我还是完整地表达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市场终究需要一次深度调整,中短线投资者逢高减仓的策略并没有问题,将来肯定还会有好的买点。但如果你已经空仓了,又看着股市上涨觉得内心实在难受,那就小仓位的买一点,以便让自己心里不至于太过焦虑,但是要想清楚,该如何控制风险和设置止损。
至于在板块和个股的选择上,我既不建议去买那种前期涨幅过大的,也不建议去买那种与上证指数走势类似的,因为它们都存在很大的回撤风险,可以考虑那种前期筑底充分,而在近期向上突破颈线,又或者刚突破颈线之后回调的。
举个例子,今天宁德时代的股价大涨,我们来看它的日线走势图:
可以看到,宁德时代早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就开始筑底了,只是受到大盘拖累才在
1
月
23
日创出最低价。但与各大指数不同的是,各大指数在
2
月
5
日是创出新低的,但宁德时代没有。因此,各大指数基本上都单针探底,而宁德时代的底部已经构筑三个月了,颈线也非常好画。今天早盘,宁德时代正好高开于颈线位,且很快就站稳了颈线,像这样形态的个股,你去买他的话,安全性就非常高。我这么解释,算说清楚了吗?
其实,我写文章的本意,都是希望你的内心能够舒服一些,不至于因为股市的涨跌而影响了心情和健康,你又何必天天紧盯着我的只字片语,非要在那跟我较劲呢?
在昨天的文章推送后,有不少读者从技术的角度跟我说,现在的英伟达和当年的思科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些技术问题,有些是我不懂的,有些是我懂一些,但未必能说清楚的,有些是我懂且能说清楚,但绝大部分读者未必愿意听的。所以,我们今天还是不谈技术,只谈历史,讲讲当年的思科都经历过一些什么?
最初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1973
年,
一位
名叫莱昂纳德·波萨
卡
(
Leonard Bosack
)的
男士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
随后加入了当时著名的计算机制造公司
DEC
。六年后,即
1979
年,
波萨卡打算提升一下学历,就到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并因品行良好而担任计算机系的设备主管。在此期间,波萨卡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设备主管
桑蒂·勒纳(
Sandy Lerner
)
好上了。
恋爱之初,双方都有很强的写情书的动力。可是在当时,学校内部的不同院系采用的是不同的网络协议,彼此之间互不兼容,这就导致两人的情书传递很不方便。于是,两人就干脆发明了一种能够支持各种网络服务器和网络协议的路由器,这就是思科的由来,再一次见证了爱情的伟大!
请注意,思科的成立是在
1984
年,那时候互联网还远没有兴起,这两口子所做的事,也只不过是将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网整合起来。这领先美国推出信息高速公路将近十年,而互联网最初的商战也是微软与网景的浏览器之争,没有哪个大玩家想过要和思科卷路由器。等到互联网真正兴起时,思科已经在路由器上搞了十年,其市场地位遥遥领先。试想一下,这和今天的英伟达是不是很像?都是在别人没注意的时候,埋头干了十年。等到别人意识到机会的时候,他早已经一骑绝尘了。
下面这张是思科股价的月线走势图:
而下面这张是亚马逊股价的月线走势图:
可以看到,时至今日,亚马逊的股价已经是
2000
年网络股泡沫时的顶点的四五十倍,而思科的股价却还未涨回到
2000
年的顶点位置。其间的原因,就不能只是用当年炒作太过来解释了,更主要还是因为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思科的增长再也不复当年之勇,而令思科频频受挫的,正是来自中国的华为。
下面这张是自
2010
年至
2019
年间,思科与华为的全球服务路由器的市场份额:
可以看到,在
2010
年时,思科的市场占有率高达
40%
,而华为只有
10%
出头。可到了
2019
年,华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
30%
,而思科则已经不到
30%
了。
所以,你要跟我讲英伟达的技术细节,我确实不太懂。但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迟早会有一家伟大的公司,像当年华为击败思科一样击败英伟达。甚至,这个击败英伟达的公司,依然是华为。
事实上,就在不久前,在英伟达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文件中,就首次将华为列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李敖曾经编过的一个埋汰陈水扁不会说英语的段子。大意是说:有一天,陈水扁的儿子问他:“‘
How are you
?’是什么意思?”
陈水扁逐字翻译说:“意思是:怎么是你?”
陈水扁的儿子又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