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为此,王萌萌代表、王秀兰代表、何晓勇委员、吴晶委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的一处新改造的智能节水公厕
小厕所,大民生。曾经,谈及中国的厕所,很多人会无奈地摇摇头。在街道、景区、农村,厕所普遍脏、乱、差、偏、少,“如厕难”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厕所革命”率先从旅游区开展,并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如今正向最偏远、最贫困的地区推进,成为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一个深坑两块板,三尺石墙围四边。夏天臭气能熏天,冬天冷风心里钻。”这是很多地方农村旱厕的真实写照。安徽省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萌萌代表对此感受很深:“我以前住在城里,没有用过旱厕。自从到农村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出门前先在家里上个厕所,避免出门后去旱厕。”
王萌萌代表说:“‘厕所革命’是农村环境整治非常重要的内容,农村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都会因此有很大改善。”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联主席何晓勇委员说得更明白:“‘厕所革命’是一项事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补齐的短板。这个小小的空间串联着村民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乡风文明等重要民生内容。”
一场“厕所革命”的浪潮正在中国城乡大地掀起。最新数据显示,旅游系统“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共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8万座。农村改厕加速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从2012年的71.7%提高到2016年的80.4%,明显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降低了蚊蝇密度,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诸多困难待解决 污水处理是重点
“厕所革命”惠及民生,但推行难度也很大。王萌萌代表说,她来参会之前,村里正在摸排所有使用旱厕的农户,着手改厕。她坦言,改厕的进度相比改水、环境整治进度要慢一点,因为留在农村的人年龄普遍偏大,生活习惯很难改变,“他们怕水冲式厕所浪费水、浪费肥”。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村委委员王秀兰代表说,他们村的“厕所革命”遇上了污水处理问题。因为发展休闲旅游业,村民们都对住宅包括旱厕进行了改造。“现在的厕所和城里一样,有马桶,可洗澡,但污水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何晓勇委员在调研中也发现,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处理技术和路线模式还不规范,卫生厕所改造方式不标准、管理运营体制机制无保障等问题比较突出。“如不尽快从治污标准、技术规程、建设模式、维护管理等方面加以规范,势必会造成无序建设、重复投资、使用效果不佳等严重后果,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此外,投入不足的问题也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吴晶委员在提案中强调:“用地指标紧张、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