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磅!两大台湾分销商达成交易:大联大宣布收购文晔30%股权
台湾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昨(12)日在官网宣布,该公司拟以每股45.8元价格,公开收购另一分销商文晔的股权,预计最高收购数量约占文晔30%股权,收购期间将自2019年11月13日上午9时00分至2019年12月12日下午3时30分止。
【来源:大联大官网】
据悉,大联大投控是全球第一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北,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等多个子公司。大联大控股2018年营业额达180.7亿美金。而本次交易的另一方文晔也是重要的分销商,且同样来自台湾,2018年营收总额为2734亿新台币。
今年10月,模拟大厂TI取消了大联大子公司世平以和文晔的代理权,此次大联大收购文晔部分股权,势必引起业内热议。不过大联大财务长袁兴文表示,这次公开收购,是以财务性投资着眼,不涉及整并,目前并没有意图影响文晔公司经营的计划或想法,也没有打算进入其董事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1月11日这天,被动元件厂国巨和大联大分别向证交所申请在12日停牌,业内据此猜测两家公司之间可能存在交易。不过现在事情已经清晰,国巨在12日宣布收购另一家被动元件厂Kemet,而大联大则宣布收购文晔30%的股权。
2.中芯国际Q3财报公布:营收、利润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
11月12日,中芯国际公布2019年第3季度财报,该季度中芯国际销售额为8.165亿美元,环比增长了3.2%,去年同期为8.507亿元。今年第3季度中芯国际毛利为1.698亿美元,环比增长了12.3%,去年同期为1.745亿美元。第3季度毛利率为20.8%,上一季度为19.1%。
中芯国际第3季度按应用划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通信46.1%、消费电子34.9%、计算机5.6%、汽车/工业4.8%、其他8.6%。其中消费电子方面相比于上一季度31.1%的占比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汽车/工业方面则下降了1.9%。按照服务类型来看,晶圆代工方占92.9%,光罩制造、晶圆测试及其他方面占比为7.5%。
各地区的营收贡献占比,中芯国际来自中国的营收为60.5%;欧亚地区占比为14.8%,美国的占比从第2季度的27.5%下滑到了24.7%。按不同工艺划分来看,收入占比分别为150/180nm (35.8%)、55/65nm (29.3%)、40/45nm (18.5%)、110/130nm (6.6%)、250/350nm (4.2%)、28nm (4.3%)、90nm (1.3%)。可以看到,28nm工艺的营收占比开始出现增长,上一季度仅占3.8%。
关于中芯国际第3季度各大晶圆厂的产能情况,上海8英寸厂产能有所下降,但天津和深圳8英寸厂以及北京12英寸厂在这一季度都有一定产能上升。不过,由于公司在今年第三季度处置了具有多数权益的阿韦扎诺晶圆厂,中芯国际总月产能从482,575片下降到了443,850片。中芯国际整体产能利用率从今年第2季度的91.1%上升到了97.0%。
3.IC Insights:六种OSD产品销售额创历史新高,明后年继续增强
调研机构IC Insights最新的预测指出,光电、传感器和分离式组件(O-S-D)的总收入预计将在2019年连续第十次创下历史新高。随着全球经济的影响,O-S-D在2019年的合并销售额仅将成长1%至835亿美元,在此之前,则分别在2018年和2017年成长了9%和11%。
IC Insights指出,2019年O-S-D产品将占全球半导体总销售额的19%左右,集成电路将占今年整体芯片市场的81%。2019年,6个O-S-D产品类别的销售额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IC Insights认为, O-S-D市场的销售将在2020年和2021年逐步成长,部分原因是全球经济的适度改善以及新技术如人脸识别、3D感测、机器视觉、自动控制的自动化,以及嵌入AI、5G 网络、自动驾驶的普及以及汽车的电气化。
4.高云半导体发布最新μSoC射频FPGA,最低功耗仅为5nA
近日,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发布其最新的μSoC射频FPGA,该产品集成蓝牙5.0低功耗无线电功能,最低功耗仅为5nA。此此产品可以为传感器,音频,摄像机和显示接口提供灵活的IO,为并行计算和加速提供FPGA资源,并为控制,配置和电源管理提供微控制器,显著提升了设计的灵活性和高度集成性。
高云方面曾表示,自2017年1月首单批量出货以来,截至2019年3月底,高云半导体出货量累计出货1500万片,成功进入工业、车载、通信、家电、消费及IoT等领域,已有70余家客户实现了大批量生产,有近300个项目进行中。
5.iPhone 11弃用影响大,两大台湾面板厂商Q3利润下降
据报道,两大中国台湾面板厂商GIS-KY业成和TPK-KY宸鸿近期发布了Q3财报。其中,GIS-KY业成Q3财报显示,其第三季营收季增长超过近4成,但其实际获利较第二季衰退6成,其第三季税后盈余3.8亿新台币,较第二季大减66.13%。
业成方面表示,主要是因为苹果不再采用3D Touch,业成便大刀阔斧在第三季将其相关设备一次性处理掉,以此提出12亿新台币销货成本,因此获利受到一定影响。
TPK-KY宸鸿方面,上周公布的第三季财报显示,第3季营收400.5亿新台币,季增40.8%,年增24.4%,税后盈余2.28亿新台币,但其本业获利仅约6800万新台币,较第2季其获利增长并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