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利文斯顿
以二级市场股票,债券,ETF为主要品种,以CANSLIM为基础的研究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姑苏晚报  ·  上海城隍庙广场将被拍卖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利文斯顿

依然震荡市,反弹近尾声

利文斯顿  · 公众号  ·  · 2020-04-19 19:39

正文

作者是私募基金经理,雪球ID:我是表好胚! 喜欢的话转发是最大支持!

最近看了些霍华德马克思,达里奥和芒格以及KKR关于经济和资本市场前景的看法,毕竟这次疫情前所未有,而且震中转移到了美国,听听美国这些大佬的看法总是有可以参考的地方的。看完之后发现达里奥是悲观派,认为大萧条已经在所难免,另外3位是事实派,比较推荐去看霍华德马克思和KKR的,前者内容通俗易懂,在“华尔街见闻”上有,标题叫《全球大萧条已无可能》,后者数据详实,在公众号云锋有鱼上有,标题叫《为阿里5年科技制造业酱油20-40%转移出中国》,这里写上标题是为了方便大家自行查找,因为我不知道公众号能不能转载,怕被举报抄袭。然后不要被这两篇文章的标题骗了,因为是自媒体的文章,自然要取一些博眼球的标题,点进去看文章讲的东西跟标题的相关度并不大。

综合看下来这些大佬还是蛮客观的,尤其不得不佩服芒格,巴菲特和芒格以价值投资以及他人恐惧我贪婪闻名。但是这次在刚说完绝对不会再减持航空股短短2周之后就剁掉了很大一部分航空股仓位,要知道,当前美股航空股只有2-3倍PE,这恰恰说明人家是真的价值,看不清楚就卖掉,而不去赌,这让那些所谓的“中国巴菲特”们号称的低估值买入,死拿就是价值投资的骗术无所遁形。这次最不同的就是芒格的讲话,历史上无数次巴菲特与他的搭档都以“他人恐惧我贪婪”坚持在危机中抄底而闻名,但是最近芒格公开说,面对史上破坏最大的飓风,我们宁可带着庞大的流动性冲出去,而不会像2008年那样启动大手笔收购,会非常保守。简单来说的意思就是,虽然现在东西可能很便宜了,但是因为看不清疫情的演变,所以宁可保守一点,不会贸然抄底。

然后霍华德马克思则是很通俗地问了很多问题来客观中立地看待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比如多久会出特效药(可以拆成2个问题,如果现在出了特效药会如何,如果永远没有又会如何),如果你已经痊愈,你会去复工吗?群体免疫力究竟能保持多久?(比如流感就是免疫力只能保持一个月)如果又到了流感季节,你身边的人咳嗽你会作何反应?多久以后你会去坐飞机?美联储现在的做法会不会导致货币信用崩溃,但是如果不这么做,是不是经济就会崩溃,那么有没有办法做得恰到好处的点,既保护了企业又不影响货币信用?他的观点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全球大萧条的概率没有了,但是如何复苏不知道,而复苏的过程不同,结果就会不同!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解释最近的上涨,同时又解释了最终结果取决于疫情的长度,比如救助政策如果只用维持一个季度,那么对金融体系的伤害就是有限的,而如果是长期而持续的,政府无限救助就会导致道德风险,最后美国金融系统的效率就会受损害,为风险定价的能力就会出问题,从而埋下更大风险,(如果疫情导致需要长期援助,就可以雷同于中国4万亿的效果了)

然后KKR的文章则是用数据列出了疫情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同样是证明了疫情持续时间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会有巨大差异。

总结起来大佬们的意思基本上就是前路看不清,短期美联储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保护了美国的消费能力,同时解决了流动性危机,也避免了信用债违约风险,但是未来究竟如何,取决于这次疫情到底会影响多久?疫情后各行各业的现金流恢复会如何!

我列举这些观点并不是想说我是看空的,实际上我并不怎么空,我基本上是在最低点附近觉得会反弹,也是从上周开始觉得反弹到了尾声,但是即使认为是尾声,也认为不是会直接下去,大概率本周还会再上来一次。但是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绝对不是短暂且一次性的,做股票的人比较容易被K线左右,但是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抛开K线,用脚趾头思考常识,可能效果更好,比如今年2月,如果看K线很容易就觉得疫情过去了,但是抛开K线,想想这个病无症状可以传染,各国还宣称不要戴口罩就知道这疫情没那么容易结束,再比如当年乐视网,不看K线,用脚趾头想也可以知道一个什么都做而且现金流极其不好的公司是大概率不会成功的,然后现在我们不看K线,想想哈尔滨,想想广州,再想想身边越来越多人不戴口罩,越来越多人去扎堆的地方,比如海底捞等,就会发现实际上这个病在中国都很容易反复,更别提海外了,至于有人要说群体免疫,实际上就算只按1%死亡率来算,美国群体免疫也要死400W人左右,更何况你怎么保证痊愈的人能一直保持免疫力?说不定跟流感一样过阵子就不免疫了呢?所以这个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大概率是持续的。

但是,对经济的影响究竟多大,完全取决于这个世界多久能恢复正常,以及恢复到何种程度,就好比对企业而言,比如最近饭店都陆续恢复了,但是上座率和翻桌率依然维持低位,大多数饭店按现在的客座率,翻桌率,大概率会持续亏损,那么多久能恢复就很重要,而电影院则大多数都还没开张,硬亏在那边,那么多久能开张,以及多久能恢复上座率则非常关键,同样的,美联储的救助计划,如果是短期的,美国能马上恢复正常,那么这次疫情就是一次性事件,否则未来会持续反复。

如果我们去看全球ROE的变化,我们就会发现现在全球处于一个杠杆率极高的情况下,没有技术革命,同时治理效率下降(比如贸易战就会导致系统效率下降,目前看贸易战大概率加剧),同时现金流又快速恶化,未来全世界能不能维持ROE的关键自然就是现金流能不能快速恢复,以及恢复到几成,如果不能,那么全世界就将不可避免地进去去杠杆的历程,这也是为什么DALIO特别悲观的原因,这个事情其实很多大佬在16年就提过,我在16年也写过,当时预期这个事情可能要2023-2025左右才会发生,结果这次疫情直接催化了。最近李蓓写的东西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如果真的最后演变成这样,那么未来全世界主要市场都将缺乏系统性机会,而只有结构性机会,这我们可以观察1989后的日本,1997后的韩国,以及2008后的美国市场来获取经验,这3次危机后,这3个市场的大牛股都来自于市场份额的提升,所以我们长期应该观察那些可以不断提升市场份额的公司。

不过上面讲的东西有点远,我们说点近的东西,短期反弹是因为美联储确实解决了市场短期矛盾,风险偏好重新提升,而外资的进出跟随美股的波动,打个比方就是美股是本金仓位,而A股是融资仓位,所以最近北向流入很坚决。但是我们看市场可以发现最近A股食品饮料指数已经横盘一周,医药股也于本周后半段开始出现分歧,而底部个股开始补涨,以前说过N次,龙头熄火底部补涨都是行情短期告一段落的标志(并不意味着要大跌),龙头会在高位横着等底部补涨结束,然后大家共振一起调整,而之后是反弹结束继续新低还是调整回踩,继续上涨则取决于调整过程中龙头股的走势,说白了在趋势的角度看,指数前一段的上涨都是左侧,最近将进入右侧的分水岭,如果之后回落而龙头股在回踩到趋势线后迅速止跌翻身向上的话,那么行情还会持续,反之如果龙头股快速跌破趋势线,那么弱势股大概率就会新低,而指数也大概率就会新低。我之前说过,今年的行情特别类似16年,后面指数大概率会新低,但是并没有说一定下一波下跌就新低,毕竟16年真正的第二波下跌是在年底。我短期依然认为震荡市概率更大,结构性行情可以持续,因为整体行情基本面不支持,但是要快速新低也缺催化剂(看后面有没有新的催化剂),涨跌更多是因为仓位博弈,一旦大多数人都上仓位了,那么下跌就不远了,最近很明显可以感觉到无数人在加仓,所以我坚持认为这里是反弹尾声,但是因为这里如果大跌,大多数人又会快速减仓,所以认为这里不太可能马上出现深跌,只有大家习惯了区间震荡,下去也不杀跌了才可能真的出现大跌,反之同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