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奥派经济学
最讲道理的经济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2 天前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奥派经济学

DeepSeek带崩全球股市,原因何在?

奥派经济学  · 公众号  ·  · 2025-01-30 23:52

正文

按: 年后深圳线下闭门分享会,深圳的朋友来线下面基一下吧。
时间: 2.9(正月十二,周日)下午
题: 2025投资趋势分析
到场嘉宾:
1.刘东岳 (香港学思资本创始人,分享主题: 家庭投资笔记 );
2.黄世亮 (资深crypto投资人,主题: crypto基本安全知识 );
3.深房理 (资深房产投资人);
4.薛清和 (智本社创始人社长,主题: 2025年美债美股的投资逻辑 );
5.张乔木 (“思想史万有引力”作者);
6.老古 (资深商业咨询师);
7.曹铂钰 (“幸存指南”作者,数据科学家:主题: 2025全球投资市场展望 );
8.刘诚 (北京木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投资要义》作者,主题: 可转债投资基本知识 )。
新年大优惠,买一赠一,参加深圳线下活动,可以获赠年度付费专栏“奥派价值投资笔记”。
闭门分享计划开放名额20人左右,目前还剩几个名额,有意参加的读者朋友,可以加我微信: zhangshizhi666
另外对香港crypto研学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下下面的行程介绍。这是两个分开的活动,感兴趣的话扫码即可。

前几天,美股人工智能概念股全线下跌,并且深跌。

原因何在呢?当然坊间大多归因于DeepSeek这一款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横空出世,这款大模型打开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方向,那就是不再是依赖算力的堆积,而是有了新的创新方向——算法创新。

这个问题,我在近一年前写了一篇文章,预测了这一现象:

奥特曼,想要大力出奇迹,可惜这回他错了

大模型,只不过是走出了AI产业的一种发展路径,这一种路径在当下的水平下是正确的,但是否以后就一直是正确的,是否以后就是完全依赖大规模的算力作为基础,我认为,这倒是不一定的。

如果企业竞争这么简单,那岂不是谁有钞能力,谁能融到资,谁能买到最多算力,谁就一定成功?产业的发展路径显然不是如此,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但经济学理论和商业经验都告诉我,世界还有很多路。
资本不会无限制地流向一个领域,而是会根据投资回报率、风险等因素进行选择。
在人工智能领域,过分依赖算力并不是长久之计,商业模式、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考量同样重要。


在经济学上,这叫边际报酬律递减。也即,算力的堆砌,总有一天会来到一个边际报酬率很低的程度。

但什么时候会来,不知道,这需要企业家来判断,但迟早会来。

假设你经营一家手工皮具作坊,只有1台缝纫机和1名匠人。这时出现一个关键问题: 如何配置有限的生产要素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增加劳动力

  • 当你有1名匠人时,每天能做5个钱包

  • 增加到2名匠人,共同使用1台机器,交替作业,日产量升至9个

  • 增加到3名匠人,机器使用开始冲突,日产量12个

  • 继续增加到4人,机器超负荷运转频繁故障,日产量反降至10个

这里呈现的正是 边际报酬递减 :每新增1名工人带来的产量增加逐步减少,甚至转为负值。

奥派经济学家门格尔指出,这是因为 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特定组合比例 ,当某种要素(这里指机器)成为瓶颈时,盲目追加其他要素(劳动力)反而破坏整体产量。

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则是:

  1. 要素异质性 :每台机器、每个工人的技能都有差异,不是可以无限分割的"标准件"

  2. 时间结构 :生产需要各环节协调,某个环节的阻塞会产生连锁反应

  3. 企业家判断 :优秀的生产者会及时察觉边际变化,调整要素组合

最为常见用来解释边际报酬率递减的案例是农业生产。

假设你有1亩农田种植西红柿:

  • 初始投入 :1个农民+基础农具,年产1000公斤

  • 追加化肥

    • 第1袋化肥增产300公斤 → 总产1300公斤

    • 第2袋化肥增产200公斤 → 总产1500公斤

    • 第3袋化肥增产50公斤 → 总产1550公斤

    • 第4袋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减产100公斤 → 总产1450公斤

这个过程中,每新增1袋化肥的 边际产量 从300公斤一路下降到负数。

但发现报酬递减,是需要逐步试错才能发现。

那大堆模推积算力的这个路径就此终结了吗?不一定。

用更少的算力达成了更佳的效果,但当然会引发全球人工智能企业研究DEEPSEEK的方法,大家都会去寻找一条全新的路径,因为,这将节约大模型的最为主要的投入与成本。

但算法优化,一样存在报酬递减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