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日报
高度决定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法治报  ·  被免职6天后,他被查 ·  4 小时前  
上海法治报  ·  被免职6天后,他被查 ·  4 小时前  
半岛晨报  ·  演员姚晨,官宣喜讯! ·  6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家里换包盐,或许能省很多看病钱! ·  7 小时前  
观察者网  ·  "中美同日宣布新突破,高下立判"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日报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今天开幕了!众多名家大作首次“回家”,“穿越”逛展模式On!

南方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8-04 18:39

正文

明天又到周末了

不知道大家准备如何度过呢?

小编反正已经有“约”啦!



偷偷地告诉你们一个

周末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免费给眼睛做SPA的好去处!

↓↓↓

这次真的是重磅大展到广东了!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展期:2017年8月4日至9月5日

展厅:广东美术馆1-12号


注:因展览空间有限不能展出北京站的全部作品,将分两期展出。

第一期:8月4日-8月20日

第二期:8月22日-9月5日


其实前一段时候

相信关注美术、书画艺术的朋友

对这个展都有所耳闻了

8月4日上午,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广东站》

展览开幕式在广东美术馆正式举行。


终于开幕了!

小编作为一个 (伪) 文艺青年

也是相当激动哇

这是个什么样的展会?都有什么亮点?

南方日报前方记者突击队一早就去探营了!

话不多说,

现在就带你抢先看展,

45分钟“穿越”广东美术百年。


↓视频直播戳↓


百年美术经典“回家”


今年7月,“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

筹备历时1年多,

这是广东省首次举办的系统回顾

并总结广东美术百年历程的大规模展览。



在京展出半个月时间里,

展览共吸引3万多名观众进场参观。

“百年美术的广东现象”同样引起

美术评论界的高度关注与深入讨论。


这次广东站的展出,

是又一次“集结号”的吹响。


我们的记者一大早就到了展览现场啦!

今天,开幕式将在这里举行。



记者跟着广州美院院长、广东省美协主席李劲堃的脚步,

走近从省外调集而来的诸多经典作品,

瞻仰大师的艺术成就。


都有哪些有意思的画作?


这幅名为《放下你的鞭子》的画作

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注意,

它是广东开平人司徒乔1940年的作品。


这幅《绿色长城》是山水画创新的代表作品,

不仅表现的内容新,是前所未有的题材,

而且笔墨更新,在上世纪70年代初颇具影响。


在逛展的过程中,最“吸睛”的是哪个?

这件名为《习仲勋在南梁》的革命题材中国画作品

可谓“人气王”啦!

记者想抢个前排都费了好大劲儿


“百年大展最重要的意义是,它向全国美术界展示了广东美术在过去一百年来对中国美术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广东美术家找到了一条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路径,他们立足中国传统艺术,不断吸收、融合西方艺术成果,不断改革创新,成为中国美术向现代转型的‘助推器’。”

—— 本次大展总策划、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说。


这次大展都有什么亮点?


1

重磅!名家大作首次亮相广州


广东站展览得到来自全国各地40多家美术机构的支持,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关良《白蛇传》、廖冰兄《自嘲》、关山月《绿色长城》等从省外调集而来的数十幅广东美术家的经典作品,大部分是首次“回家”与广州市民见面。其中包括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40余件。

2

接“地”气!设21位“广东美术大家”展览专区


策展思路上,北京站展览旨在呈现历史,按照时间线索对展品进行陈列。广东站更具地方特色,在布展中突出艺术家个人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广州站的美术馆首层将特别开放两个展厅,作为21位“广东美术大家”的展览专区,在这里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画家及其画作的个性和特色。


看看这一排艺术大家!

其中有没有你认识的呢?▼



据了解,广东近现代美术的先驱者大多参与到现代美术学校的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来。 在21位“广东美术大家”中,就有超过3/4曾经长期在美术学校工作。这一现象为中外美术史所罕见。


这些身兼艺术家与教育家的大师当中,有的在本土发展,有的长年在外省工作生活,还有来广东发展的外省名家。“他们为近现代广东美术的中西交汇、南北交融以及思想碰撞与革新提供了温床,培养了一大批有传承精神和革新思想的艺术人才,助推广东美术走向全国、融入全国,书写中国美术史的广东辉煌篇章。”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赖荣幸说。


3

潮!AR特效+APP“虚拟展馆”


为了让观众看得更过瘾,这次广东站延续了北京站展览的AR技术,每幅重点作品都制作了AR特效,让你身临其境!观众还可以通过APP的“虚拟展馆”观展,体验到身临其境的展陈效果,这也是广东美术馆对“虚拟展馆”的首次应用。



哇,现在逛展都能AR了~

小编也很想现场体验一下啊!



上午10时30分,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广东站》展览

正式开幕。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本次大展总策划许钦松致辞。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雁雄同志讲话。


据了解,本次大展自2016年2月19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和推动,成立了组委会、学术委员会等,制定了大展评审办法,派出了纪检监察部组成的监督小组,严格按规程工作,本着严谨的学术精神,经过3次初选、2选和终评,在海选的数千件作品中,最后选出500多件展览作品,涵盖国画等多个画种,编辑出版了“广东美术百年”书系等10余本书。希望本次展览将岭南文化和岭南精神,以最富新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声音


“我们对广东美术馆的展厅非常熟悉,但要举办体量如此庞大的展览,面临的困难并不小。这次最重要的经典作品都来了!”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


“中国美术馆借出如此之多的作品,到其他省份的专题展览展出,实在前所未见。”

——广东美术馆副馆长江郁之


“‘其命惟新’,一个‘新’字概括广东美术百年的精神恰如其分:百年来,广东美术界不仅作品新,而且思想更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革新的思想又是以美术教育为载体展开。艺术与教育就如一对孪生兄弟。”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赖荣幸



专访


王绍强。资料图片


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

加大馆际交流摸清广东美术“家底”


谈策展

借百年大展探索馆际合作空间

1


记者:这次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广东美术馆承担了中国美术馆的策展工作。策展期间遇到了哪些挑战?这个过程又带来哪些收获?

王绍强: “广东美术百年”这个概念的时空跨度非常大。大展学术委员会从中提炼出六大主题和21位“广东美术大家”,还要根据中国美术馆的建筑特点来规划具体展览内容。我们将展品放进展厅,要既体现展览的逻辑性,又能兼顾艺术美感,这就需要系统的测量工作。 从大展开幕前三个月开始,我们前前后后对中国美术馆进行了三次测量。 其中圆厅的设计最难。我们对空间进行改造,将它开辟来作为21位“广东美术大家”的展示专区,呈现出最终的展示效果。

广东美术馆给外地美术馆、特别是国家级美术馆策划如此大型的展览,尚属首次,我们遇到的挑战可想而知。展品的保险金额高昂。 我们对展品运输同样做足安全措施,交由专门的艺术品运输公司操作,采用恒温恒湿的集装箱进行运输。 能够参与举办这样一场全国性展览,机会非常难得。我们对布展过程进行了全程跟踪记录,将在展览结束后编辑成书,为日后策展提供参考。

记者:本次大展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40多家美术馆的支持,广东美术馆与各地美术馆之间未来还计划开展哪些领域的交流?

王绍强: 目前,国内美术馆之间的交流是不够的。过去,我们不太清楚其他美术馆究竟藏有哪些“家底”,也不知道双方存在哪些合作空间,这也影响到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 每个美术馆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不了解同行的馆藏状况,我们也很难找准自身定位。 此外,美术馆展品如何借出、归还、管理,交流机制如何建立……还有许多空白有待填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