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描述了市场跳水后的反弹,成交量缩减,市场情绪波动,以及不同板块的表现。文章还提到了高盛的2025年展望报告、华为Mate 70系列的预订情况,证监会的财务造假打击,以及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情况。
文章描述了市场跳水后的反弹,但成交量缩减至1.6万亿,显示出流动性可能遇到瓶颈。不同板块的表现各异,锂矿等新能源板块有所表现,但其他板块也有大幅度波动。
文章强调了A股量能的重要性,根据量能的大小可以判断市场的走势。当前量能的快速萎缩使得市场可能进入震荡调整期,需要关注量能的变化。
文章指出宏观周期和科技成长板块是未来的机会所在,而避险高股息板块具有短线防守价值。业绩股的基本面预期回暖,可能吸引流动性从妖股中流出。
文章还提到了高盛的展望报告预测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将上涨,华为Mate 70系列的预订情况,证监会的财务造假打击,以及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情况。这些也是市场关注的热点信息。
今天市场跳水后反弹,收盘全A中位数+2.28%,
4516家公司上涨,反包了昨天的下跌,但
成交继续缩量1993亿,降到1.6万亿。
市场情绪一度降到冰点,
2点左右锂矿发动一波快攻,带起了整个新能源,也带着指数发起了反冲锋。
但昨天领涨的破净,今天领跌,板块轮动极为剧烈。
缩量反弹,感觉处于流动性遇到了瓶颈,
基本面又没跟上来的尴尬阶段。
最让我担心的还是成交量快速走弱,上周二量能
最高的时候还有2.6万亿,今天全天只有1.6万亿,仅仅一周时间,1万亿的量能消失了。
我之前跟
你们讲过,A股量能和走势的关系:
万亿以下,走熊;
1万亿~1.2万亿,弱势震荡;
1.2万亿~1.5万亿,强势震荡;
1.5万亿以上,牛市。
A股量能掉到1.5万亿以下后,会转化为震荡行情,如果量能继续掉到1万亿~1.2万亿区间,会进入弱势震荡。
按量能快速走弱的势头看,虽然今天确实大幅反弹了,但假如量能跟不上,牛市第二阶段可能会正式宣告结束,接下来会慢慢进入震荡调整期。
所以,我最担心的事情,是成交量不断缩量,会导致容易赚钱的日子远去。
一方面大盘调整我是有预期的,在投资圈子里多次强调了要防守避险,圈子里的朋友很多都切换到了避险高股息板块,或者减仓了,在公众号也多次强调大盘调整风险,听劝的读者朋友,最近一周能减少很多回撤;
但我确实担心大多数散户,又会在这一轮调整中巨亏,搞得心态炸裂,天天骂骂咧咧,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现在还是要强调这句话:
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
即使后面行情走弱,也不必过于悲观,政策已经右转,一旦转向就是180°的反转,必然会不断加码,所以对未来的经济,对未来两三年的股市,保持战略性看多。
很多真正优质的资产,正在慢慢跌出再次布局的价值,而且后面经济企稳后,业绩股的基本面预期也会明显优化。
接下来的这种宏观变化,最利空的是高位妖股,妖股能大面积暴涨,炒的是流动性溢出以及基本面短期无法扭转的时间差。直白点说,既然大家都没业绩,游资选择妖股猛干,也是合理的行为。
但是,业绩股的基本面预期回暖后,就会大量吸血高位妖股的流动性。
可能炒妖股的投资者不喜欢看到这种观点,但是说真的,假如听进去了顺势止盈减妖股,或者避免追高接盘妖股,几个月后会深感庆幸的。
后续市场,我中长期还是看好宏观顺周期和科技成长,避险高股息具有短线防守价值
。
宏观顺周期主要是互联网、内需消费、医药医疗、地产链、化工、新能源;科技成长主要是半导体、低空经济、机器人、自动驾驶、华为概念。
1
、
高盛11月18日发布
2025年展望报告
,预计
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
在2025年将分别上涨15%和13%,主要得益于盈利增长和适度的估值增长。
高盛主张将消费板块纳入投资组合,并上调医疗保健和券商板块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