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憨爸在美国
硅谷工程师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一定让你脑洞大开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小的python学习社  ·  大伯过年老炫耀儿子是公务员,我就说自己年薪6 ... ·  2 天前  
海宁19楼  ·  【每日嘉宾推荐 · ... ·  4 天前  
海宁19楼  ·  【每日嘉宾推荐 · ... ·  4 天前  
掌中淄博  ·  就在明天!张店发布最新提醒 ·  4 天前  
掌中淄博  ·  就在明天!张店发布最新提醒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憨爸在美国

被刚毕业的美国同事"抢"走工作,我的育儿观瞬间颠覆了

憨爸在美国  · 公众号  ·  · 2024-04-01 04:00

正文

01


我们公司有个新入职的男生,是个美国人。


有一次,领导分配我和他搞个项目方案。


我在公司十年了,是技术经理,而这个男生 才入职一年 ,算个新人。


可是在项目方案上,我们产生了点争执,我觉得我的方案好,而他觉得他的方案更可行。


于是乎,我就跟他说,要不咱们把方案报告都提交上去,让技术委员会做个评审吧,看看最后到底选哪个。


到了评审的那天,我们轮流上台发言,比较方案的优劣。


让我吃惊的是,当那个美国同事上台发言时,他事先做好了详细的对比图,把不同方案的优点、缺点、相同点、不同点都做了清晰的描述。


而作为对比,我的准备没那么充分,口才没那么好,说话条理没有他那么清晰。


结果那次评审,我的方案败北了, 我一个工作十多年的老工程师,竟然输给了一个工作才一年的新人!


事后我自我反省,为啥我自认为不错的方案,会输呢?


现在想来,我的表达逻辑,在做方案对比和比较的环节上,不够出彩,比人家还是差了一截。


对比和比较,这种思维逻辑,真的很重要啊!


02


前几天女儿学校英语课在教“Happy New Year”的课文。

(来自Wonders教材)


这篇课文里讲述了中国新年和美国新年,两者不同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来自Wonders教材)


末了,书里介绍了一个思维方法,叫做 “Compare and Contrast(比较和对比)” ,她让学生画出思维导图,比对一下美国和中国新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来自Wonders教材)


这堂课上完后,老师突然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


她说过几天就是中国的鬼节了,中国的鬼节叫做清明节,美国鬼节叫做万圣节,那么你们能比对一下:


中国清明节和美国万圣节有什么相似或者不同的地方吗?


紧接着她给学生发了这张思维导图,左边圆框内写美国鬼节的特点,右边圆框内写中国鬼节的特点,中间相交的地方写两个鬼节相似的地方。


老师说,这是教材里的教学要点,训练孩子的一种叫做 “Compare and Contrast(比较和对比)”的思维能力!


03


看到“Compare and Contrast(比较和对比)”,我眼睛一亮,这不就是我之前项目方案失败时,所欠缺的能力吗!


我现在回首憨憨以前小学时候上课的场景,他们老师真是没少训练孩子“比较和对比”这种思维能力。


比如他们的科学课,老师给学生看苹果和南瓜,学生们就需要在思维导图里,写出两者的异同。


比如说他们的语法,老师给学生讲解英语里的连接词,不同的对比关系用怎样的连接词合适。


再比如说阅读和写作,在读《神奇树屋》的时候,老师让孩子用思维导图比较人物角色的异同,事件发生的顺序等等。


因此在西方的教育方式里,这种“比较和对比”是孩子的核心思维能力,只要画一张图,就能有助于孩子的观察和分析。


04


那我该怎么帮妹妹训练这种“比较和对比”的能力呢?


1

第一步,阅读


万圣节妹妹很熟悉,可是清明节又是怎样的呢?这就需要她通过阅读来找答案了。


我给她准备了两本电子书。


第一本叫做 《All About Tomb Sweeping Day》


这本讲了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食物:


以及清明节的活动等等:


第二本电子书,叫做 《The Origin of Qingming Festival》


这本是中英双语,讲述了2500年前,晋公子——重耳和大臣介子推的故事。


后来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定了介子推离世的那一天,大家不允许用火,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而寒食节的隔天,就叫清明节。


2

第二步,分析


比较和对比最大的难点在于,头绪很庞杂,孩子找不到重点,不知道从何去比较,从而在比较的时候,条理就会混乱,不够清晰。


就比如说咱们的清明节和西方的万圣节,差别太大太大了,孩子到底从何入手呢?


这时候就要教孩子学会 分类


我让女儿做了一张表格,清明节一列,万圣节是另一列。


这里面又分成了几个类别,比如食物啊、活动啊、日期啊等等……,这些都是孩子需要关注的关键词,带着这些关键词再去看文章,这样她们就会有目的性很多。


如此一来,孩子整体的思维框架就有了。


就拿活动这一栏来说,清明节的活动书里有写,例如“扫墓”。


再看食物这一栏,清明节的书里也有写,例如“吃青团”。


经过这么一整理,孩子就能很顺利地写出清明节和万圣节的异同了,任务完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