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产八卦女
你想知道的:地产圈的秘密,房产投资的参考,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地产八卦女

绿城重启美元债,中交退出房地产......

地产八卦女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25-02-25 18: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01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句话用在绿城身上,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了。


为什么这么说?就在前几天, 绿城中国出海发了2笔总计5亿美元的3年期美元债,不少媒体对此解读为, 绿城实现了海外美元债“破冰”,绿城因此成为中国房企里的“孤胆英雄”。


“只有底盘扎实、势头强劲的房企,才有能力在这个时候发行美元债。"某大V对此毫不吝惜溢美之词,“ 能按时还债的房企,都被视作为中国房企做信用修补的英雄了, 至于发债,更不用说了。


然而,我却注意到这笔美元债高达 8.45%的年利率 ,这可比2022年中国房企美元债的平均利率水准(7.56%)还要高!


高息借钱,还成英雄了?难道这钱就非借不可?


要知道,现在银行的房企融资利率,一般不超5% (例如2024年越秀地产与五矿发行境外债券,票息区间在4%~4.6%,经测算境外债券融资平均成本为4.18%) 。各家金融机构对于信用没有污点的开发商,还是很支持的,银保监也出台了各类配套政策,融资通道整体比较通畅。


绿城近两年境内发债,年利率均在4%上下,只有8.45%美元债利率的一半 (图片来源:地产密探 )。


02


既然绿城境内可以低息发债,为何却去境外高息发债?坊间 有两个猜测:


猜想一:绿城资金链可能也很紧张,病急乱投医,所以债券即使有较高风险溢价,绿城也不得不借。


根据公开信息发现,绿城本次发债前后,就有高达4.52亿美元的债务需要兑付,而此次绿城发行的5亿美元债,刚好填补之前的空缺——简而言之, 绿城就是在借新还旧,且借款利率相比之前更加高昂。


在此,对比 万科、龙湖、金地、滨江、美的等其他优质房企,目前多数都在积极偿还高息美元债,而绿城反其道而行,罔顾国内融资较大的息差成本优势,正说明绿城的这笔“借新还旧”非常急切,即使面临再高的利息,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据绿城发债说明书,截至去年9月底,绿城短期借款和短期有息负债合计272亿元,长期借款745.4亿元,应付债券138亿元。(图片来源:地产密探)


猜想二:高息美元债,有可能是资产转移的“白手套”。


还记得曾经的恒大,老许多次认购恒大的高息美元债,一方面对外展示自己看好公司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个人资产保值,毕竟公司在自己手上,公司能否还债和利息,管理层是最清楚的。代价是上市公司被慢慢抽干,毕竟上市公司背着这么高利息的债务,对利润、现金流肯定是有巨大影响,最终结局是股民扛起了所有。


而对于绿城的这笔高息美元债,根据披露,肯定会影响绿城以后的利润——在不久前, 绿城就曾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24年股东利润同比2023年下降50%以内。


▲根据绿城利润表,绿城去年前三季度营业毛利率只有约6.02%,相比上半年的13%可谓直接腰斩。 而2023年、2022年及2021年营业毛利率分别是12.16%、18.52%及19.89%。(图片 来源:地产密探


由此,根据绿城发行的8.45%美元债利率来算,假设绿城以后的营业毛利率都稳定在6%,显然是很难覆盖这笔美元债8.45%的利息成本的。


关键是毛利率都只有6%,净利率肯定更低了,而美元债8.45%的利息,却是实实在在一毛都不能少的。


03


说实话,作为中交房地产集团的旗下公司,绿城还能够出海发美元债,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比如就在上个月,中交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交地产 (SZ:000736) 连发三份公告,说连续几年业务亏损,为了保壳,只能把地产开发业务卖给大股东,上市公司业务转型为物业管理。中交地产自此成为第一家退出房地产业务的正宗央企。


由此可见, 相比绿城,兄弟公司中交地产的资金面、利润面已经全面恶化了,但即使是这样,中交房地产集团也没有向绿城发出求救声音,反而坚持给绿城一个比较独立的经营决策权限。


而从业绩和拿地表现来看,去年的绿城,表现确实很不错,全口径销售额达到1718.3亿元,位列克而瑞销售榜第6名;新增土地货值1147亿元,在新增货值榜排名第4位。
但是,尽管绿城的业绩对得起中交给予的独立经营决策权限,但绿城的口碑,近两年却隐隐有下降趋势,尤其是在北京区域。
例如绿城奥海明月,提前一个月交房,却换来业主一份 长达几十页的《已知建筑问题汇总》共享文件,文件列举了项目目前已知的各种质量问题。
比如绿城西山锦绣府,空气源热泵噪音严重超标;
比如亦庄和锦诚园,直饮水发黄、电梯涉嫌改规......

由此可见,尽管绿城在冲规模、拓销售这些领域做得不错,但在产品端,已经隐隐失去了曾经宋卫平时代的初心;
而此次发行高息美元债,在当下房地产弱市,无异于饮鸩止渴。各大房企前几年美元债崩盘的情形还历历在目,绿城如不吸取教训,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万科。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