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图书编辑,我想我吐槽得最多也最记仇的,倒并非平日里工作上那些个毫无新意但却生生不息的幺蛾子,可能因为那些个事儿再糟心,也是关起门来的自家事。相比之下,还是那些对于编辑的误解,比如“你不就是校对吗”“不就是改改错别字吗”“每天看看书就有钱拿”之类的话,更加地叫人不开心一些。但话又说回来,这种不开心其实也是偏执,毕竟外行人会有这样的误会是很正常的事情,说起职业给人的刻板印象,可能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被外行气死吧。遥想我当初刚刚入职的时候,不也是真真切切地做过“看看书就行”的春秋白日大头梦么。况且当初刚入职的时候,倒确实是每天就“看看书”,只不过书的内容有点枯燥。印象最深的是一本32k的小册子《作译审编校》,内容是一些简单的稿件要求、体例、编辑校对常用符号、参考文献格式、标点符号用法等。带我的老师说这本小书很重要,我便耐着性子慢慢地读,就跟侠客岛上妄图参破武功秘籍的那帮人似的,读了半天也没悟出个所以然,非得等到后来真正开始看稿子,做编辑,才在一点一点的学习当中真正体会到这小书的实用之处,也渐渐地明白了社里给发的那一大堆工具书,不是自家出版社出了卖不掉只好自产自销,而是真正有用的工具书。
下面主要是一些我觉得还比较通用且实用、有用的,就,抛砖引玉吧。摸着良心说,现代汉语词典的利用率其实并不高,但还是要把它放在工具书的C位,主要因为它权威,语句文字方面的问题,一本现汉几乎全部都能解决。我读中学的时候,曾经流行过一种非常“笨”的学英语的办法,那就是背词典。也确实有很多人坚持了下来,写出来的文章就正经而传统,如果选的词典比较老旧,字里行间甚至还能有一些年代感。当时的语文老师对此就有些不平,她在课堂上屡次推荐,希望同学们能够“人手一本现汉”,响应者却并不多,并且买回去也就是放在书架上,真正阅读的人更少。虽然说爱读词典的人,语文都不会太差,但说到底,《现代汉语词典》主要还是用来查的,是最“工具”的工具书。遇到不确定的字词的用法,问百度显然是不行的。毕竟就连“我的心情五谷丰登”这样的用法也能百度出来,可见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来曾经吐槽过编辑工作与爱因斯坦研究的相似之处是——都妄图“统一”而不能(喂),面对在同一章甚至同一页里反复出现的“繁琐/烦琐”“启动/起动”等词,要不要统一,该怎样统一,之类的,只要不犯懒搬出现汉查一查,必能豁然开朗。这本书出第五版的时候做書就曾经发文推荐过(5万多名编辑每天都在用的“小黑书”,终于出新版了),在所有的“工具书”里,它可能会是利用率最高的一本,因为它“大而全”。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包括文字、词语、语法、标点符号等规范,还有常见知识性错误举例;下编则是出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法律法规中涉出版相关规定;标准、规范。我在豆瓣看到过几个编辑工具书的豆列,里面各式各样也列了不少的书,但仔细翻翻,很多内容是重复的,比如《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因为比较重要,很多书就都有收录,但另外一些内容比如版面格式、标点符号用法、参考文献格式等等,往往收录得不全,有的缺这个,有的缺那个,倒还不如小黑书一册在手,随翻随查。
这本《编辑必备词语规范手册》人称小蓝书,是小黑书的姐妹篇。小蓝书主要侧重语词规范,比如法律常用词语规范、科学技术名词两会报道规范用语,等等。除了其中最实用的部分莫过于专有名词类收录了民族、政治、宗教、法律、文化等方面的用语规范,以及各种禁用词和慎用词,比如有关少数民族的用词,涉台涉港宣传用语规范等。每年出去编辑学习,只要提到书稿质量,就一定会有老师提关于少数民族的质量事故,除此之外,一些习惯成自然的用词比如“满清”“蒙古大夫”之类也都不能乱用,就感觉步步是坑,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可能编辑们最怵的永远都是这些,之前给某出版社当外编,他们的稿件审读记录里有一栏是“遗留问题和二审注意处”,于是我就恨不得但凡稿子里出现一处“台湾”,我就在这一栏写一句“烦请二审老师多留意”,被该社返聘来审稿的老编辑无情吐槽。看来,似乎是我才更应该买一本小蓝书放在案头随时翻阅。
图书质量检查可能是每一个编辑的噩梦。编辑都是越当越怂的,在没入行的时候看到别人书里有些毛病,就觉得这书真烂;等到入行几年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再看到问题,只要别太过分,别是那种明显不上心所造成的,心情就很纠结,一方面啧啧一面心虚,甚至还能条件反射般地想出好几条歪理给人“圆过去”,就和当年带我的老师拿着我那差错率0.98的质检单,一面恨铁不成钢一面又一条一条地跟总编办的人掰斥一样。差错率超过1自然是万万不该的,甚至有的时候,差错率超过0.9都是实际不合格,只不过是质检老师高抬贵手,类似于读书时代的59分就想办法凑点平时成绩,勉强算你及格。而真正要完全无错,没有任何问题,也绝非易事。而所有的问题中最为愚蠢和“憋屈”的,莫过于吃力不讨好地做了很多无用功,改多错多,以及那些本可以避免,却偏偏疏忽或是干脆没有意识到的错处。这种时候,看看别人错在哪里,比光看那些“对的”标准,要事半功倍得多。很多出版社还会定期整理自家图书质检出来的案例,发给编辑传阅学习。《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一书更是以《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为基本线索,综合大样本,选取了足够常见的典型案例,归纳差错类型,分析差错原因并提出改正意见,能够很好地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非常适合常备常阅。--为什么New Orleans是新奥尔良,New York却不是新约?
--因为纽约大家都习惯了啊!改成新约多别扭。
--那为什么纽西兰现在又都改成新西兰呢?
所以说,巴别塔不是那么容易越过的。牵扯到人名地名,就更是如此。我自己从业的时候接触外版书比较少,偶尔有一些,多数也是技术相关,很少涉及到国外的地名。那个时候看到过其他编辑室的同事埋头翻外国地名译名手册,还觉得十分新奇。没想到现如今这本小册子变得厚了一倍,内容更是从一万七千多条条目增加到九万五千多条,相当有分量。说起来,虽然这书是翻译必备,但是全天下只有编辑才会把“名称统一”这一意识镌刻于心好吗,并且译者要做的事情那么多,这种龟毛功夫交给编辑把关也未尝不可嘛。(编辑:我这就去重版出不来投稿)相比上一本将近七百页的小红书,这本《常用语言文字规范手册》相对薄一些,但也有470页之多。收录的相关规范也有20种之多,可见编辑工作其实没什么常用不常用,只要是标准就都有可能用到。当然话又说回来,相比上一本的定价,这本被冠以“常用”二字的小手册有小小惊喜。
我们说邮政编码,台湾人讲邮递区号;我们说任务栏,台湾人讲工作列;我们叫保安,台湾人叫保全员。虽然同是中文,大多数也还都能理解,但多少总有些细微的差别。还有网络和网路,仔细看看只相差一个部首,读音也查查不多,甚至还会被当成是错别字。可见没事翻翻《两岸差异词词典》还是有必要的。当然你们肯定会说,编辑哪有“没事”的时候,前面现汉也让“没事翻翻”,稿子都翻不完了还翻词典,有空哦。即使不翻,那也有必要备一本。毕竟有些时候还是免不了会“鸡同鸭讲”。比如大陆人说“窝心”通常是表达郁闷,台湾人讲“窝心”却是开心的意思。《两岸差异词词典》的主编还举过一个的例子,说台湾作家杨渡到访大陆的时候看到菜单上有一道“炒土豆丝”,立刻兴致勃勃地点来吃,然而等到菜上了桌,却大失所望。旁人不明就里,却不知道在台湾“土豆”是指“花生”,杨先生就误以为花生还能切丝,才想点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讲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巴别塔固然令人遗憾,但是这种方言差异而造成的“巴别小塔”却别有一番风味,这应该算得上是比较有意思的“工具书”之一了吧。
翻译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翻译人名就更是如此,尤其是音译,同一个人名可能会有好几种译法,Jacques按照法语读音当然应该是雅克,但是直接想当然地译成杰克的也大有人在;更典型的例子是贝克汉姆,被将粤语的香港人用方言译成“碧咸”,为了改变外国译名的这种混乱状况,早在20世纪60年代,周总理便提出外国译名需要统一。为此,新华社特地成立了译名室,《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应运而生,在1965年出了第一版,到现在已经再版过五次了,可见这本工具书的重要性。记得之前看到过豆瓣有人吐槽,说烂译者没有认出来原文里的康德,直接胡乱译了一个肯特,居然也就白纸黑字地出版了。四舍五入相当于把莎士比亚翻译成王二蛋,这样低级的错误自然是极不应该的,但是如果这人不是康德,没有那么有名,把一个人译成两个人之类还是挺容易发生的。更多时候,人名不统一甚至张冠李戴的问题倒并不出现在翻译的书里,而是一些社科科技专业书,作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不同的文献对人名的翻译不统一,稿子里就也不统一,比如伯鲁盖尔和勃鲁盖尔,达芬奇和达文西,或者一会儿裘德一会儿朱迪,等等。感觉到迷惑的时候翻一下手册是很有必要的,我感觉编辑比译者更需要这样的手册。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所组织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以及商务印书馆2013年出版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也有人叫它“小绿书”,看名字就知道,是非常实用的工具书。但这一本《语言文字规范标注》则更有“工具书”的派头。它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并审定,收录了29种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标准,相当权威。《标点符号用法》很常见,但是中英文夹杂的时候标点符号改怎样使用?遇到“三大情况”和“4个分类”这种情况要不要统一都用汉字?到底是图像还是图象?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折磨我的小烦恼,但是在这本《语言文字规范标准》里都能找到对应的答案,让人十分安心。还有就是这本书里对于封面、扉页、目录等内容的格式和要求都有说明,比如主书名页正面必须位于单数页码面;版权说明、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等信息必须位于主书名页背面,即双数页码面等。既然都已经是“图书编辑业务手册”,顾名思义,这就是一本工具书。在当编辑之前,我几乎没有阅读“文前”的习惯。总觉得看了“内容简介”或是“前言”就会被剧透,也不是说剧透,就总之,是一种失去“按部就班阅读心态”的行为,仿佛知道了全书的大纲,就一定会从里面挑最感兴趣的部分来阅读一样。这当然不是啥好习惯,只是我个人的某个小小怪癖。我想说的是,读者出于兴趣或是消遣的阅读,怎么着都行;但如果是图书编辑,那么文前是非常重要的,相当于整本书的“头脸”。内容简介需要编辑根据书的内容认真撰写,前言或序言也需要编辑认真把关。比如有些作者十分喜欢在前言里加“免责条款”诸如“时间紧迫,错误在所难免”之类,但明明上一页还在说自己“十年磨一剑”;我甚至遇到过作者在前言里说“如果您发现了本书中的错误,说明您的技术已经有了进步”。十多年前刚刚到前司当编辑的时候,曾经有老编辑指点怎样写容简介。大致来说就是分为三段,第一段总起介绍这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本书;第二段就是把各章节的内容罗列一下;第三段写一写读者对象。轻松简单且不容易出错,我也就这么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地写内容提要写了那么多年,看了《文案三章》之后,大概只有一个感觉就是,还好我只做科技书,本来就比较好总结没那么多弯弯绕。前言也好内要也好,都是十分基础的内容,在如今几乎是“营销为王”的时代背景之下,封面文字、腰封上的文案、新书简介、作者介绍等等,才更为关键,无一不需要编辑花大力气来抓住读者的眼球。抓破头写不出来是一重困境,写着写着写high了忘记想要宣传的点则是另一重。所以《文案三章》是一本编辑必须认真阅读学习的图书,并且,还可以在有问题的时候从中寻找答案,比如“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初版未获积极性评价,重印或改版重出时如何通过调整文案令其价值重现?”或是在抓破头的时候随手查阅,从别人的案例里寻找灵感,也从作者不断地提醒与总结中不忘记自己要撰写的东西的初心。参加过新闻出版总署或编辑学会搞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班的同行朋友可能对于“编辑得(děi)是杂家”这一句话并不陌生。在贵我社,某些领导出于对“成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执念,更是大会小会地三令五申。虽然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是正确的应对态度,编辑亲自下场搞封面设计这种行为未必可取,但再想一想,2021年贵你社设计一个封面可能都只肯出1000块,设计问你想要什么风格的时候还只能说一句“简单大方”,之后面对拿到手的“不太满意又说不出哪里不好”的设计,是徒劳地要求对方“调一下颜色”“字再大/小一点”以示自己工作态度认真;还是干脆放羊安慰自己“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总有人会喜欢?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说过,“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这种敏感性不仅是设计师所需要的的,编辑做书也相当需要。放宽一点说,书的整体,从内容到用纸到装帧甚至还有周边,哪一样又不是设计呢?关于设计法则的书其实大同小异,这本《设计的法则》是按照英文字母顺序编排的,每项法则都有定义、进一步描述、范例以及指导方针等。当然也未必一定要选这本,大可找一本合眼缘的放在案头,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说起来,编辑书单的最后一本书难道不应该是《活着》么?不,这么老的梗如今肯定是不会再用的了。最后压轴的这两本书,主要是让你不想活着。(毕竟考试嘛,你懂……)(喂)
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主要是因为——反正你肯定是一起读。其实我本来是想推荐版本相关的《书事——近现代版本杂谈》,但后来想想这本《书事》可能更适合作为枕边书而不是工具书。而要说编辑可以看的枕边书的话,那可太多了,从催眠必备词典君,到提高审美油画集,再到相关专业领域的各类相关图书,可能读不完的“想读”才是常态吧。扯远了,最后就提一提是编辑都逃不过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好了,我参加考试的时间比较早,还带着大学里“抱佛脚”的优良传统,凭借着一腔愚勇拼命刷题勉强通过,教材没怎么看。反倒是后来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止一次被人提醒说“去翻教材”,才知道其实教材还是很好的,尤其是《出版专业实务》,真的非常务实。而且看了教材之后,会觉得刷题其实效率并不高,只不过能让你迅速建立起一个“考试相关”的心境以及熟悉考题,我曾经有同事很早就开始复习,细水长流地仔仔细细看完了书,备考的时候就显得很轻松。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做書杂货铺,挑选编辑必备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