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射向场内,来自中国的少年于梓涵双手掩面,仰面朝天躺倒在巴黎的球场之上,尽管嘴里仍在不停地念叨着:“我能赢的!”,但此时的他已经全然站不起来了。
几分钟前,在Jordan品牌于巴黎专属打造的D23街区举行的The One 1v1全球总决赛8进4的比赛中,这位代表上海出战的18岁小将正在球场上面对来自本土的夺冠大热斯蒂夫·巴赫,他正持球准备进攻,头顶上的大比分显示此时他正以5-4领先对手。
于梓涵45度弧顶拿球,用一个试探步的假动作发起这次进攻,随着一次背后运球加一次体前变相,他将对手重心晃开并甩在身后。于梓涵直冲篮下,对手只能试图从身后盖帽,然而意外在此时发生,双方发生身体接触,于梓涵重重摔在地上。
在巴黎现场球迷与对手的掌声中,这位小将被担架抬出场外,遗憾退出比赛。在离场的担架上,他嘴里还在小声嘟囔着:“不伤,就赢了!”
在前一天被媒体问到比赛风格的时候,于梓涵用“resilient”这个在中国球员中并不多见的字眼来回答,这个单词原意为“有弹性的”。放在这里,可以视作一种面对逆境的强大抗压能力,以及永不放弃的比赛态度,这次如果不是因为伤病,相信于梓涵一定在巴黎D23街区的场地上把这种风格贯彻到底。
而他的对手斯蒂夫·巴赫成功杀进四强,并最终一路过关斩将,在自己的主场,问鼎了本次The One 1v1单挑赛全球总决赛的男子组冠军。
虽然篮球场上不存在如果,这场比赛也没有真正结束,但于梓涵已经成功地迈出走向世界的那一步,并成就了属于自己的闪耀时刻——这正是“The One”这项赛事的举办初衷,为了激励无畏一代勇于展现自我,成就自己的伟大。
The One 就是这样一项比赛,它是由Jordan品牌举办的全球性联动的篮球赛事。此前它已经在全球10个城市举行了选拔赛,包括美国的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中国的上海;法国的巴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日本的东京、菲律宾的马尼拉以及英国的伦敦。
在奥运开幕当天,从各个城市脱颖而出的20名优胜者齐聚巴黎,在篮球与街头文化交融的D23街区争夺年度总冠军。
在城市选拔赛中,中国区的选手通过“下站东单”的赛事争夺通往巴黎的宝贵名额。说起下站东单,喜欢篮球的朋友肯定并不陌生,作为中国街球圈最老牌的赛事,曾经上演过无数经典瞬间,成为一代热血篮球少年的青春记忆。
在7月中旬进行的“下站东单”上海站的比赛中,Jordan品牌旗下两位球员郭艾伦与李添荣也出现在了现场,在这两位职业球员的见证下,参赛者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试图在偶像面前证明自己,在这个专属于他们的时刻,留下一笔浓墨重彩。
因为受伤遗憾失去冲击冠军机会的于梓涵,便是上海站男子组选拔赛的获胜者,与他一起代表上海出战的还有一名年仅15岁的女孩,名为袁艺芯。他们与另外两位少年——丁柏瑜、张紫玥共同作为中国篮球的青年代表前往巴黎,向更高的荣誉进发。
有意思的是,这项赛事诞生的灵感据说源于“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年少时和他的哥哥在家中后院斗牛的激烈场景,因此采取1v1的比赛模式。这种比赛方式可以让参赛者充分展示其最出色的个人技术,比赛场面也精彩纷呈。
比赛规则并不复杂,每回合进攻9秒,率先到23分者为胜。如果没人超过23分,则在8分钟比赛时间里得分多的一方取胜。是不是,跟咱们平时的斗牛规则如出一辙。
此番全球总决赛可谓大牌云集,大伙熟悉的大导演斯派克·李来了,鹈鹕队的当家球星锡安·威廉姆森来了,就连老炮儿克里斯·保罗也来了。
而比赛场地也是大有来头,Jordan品牌发起的District 23企划就坐落于距离巴黎奥运开幕式举办地塞纳河不到五公里的地方。
由Youssouf Fofana担任创意总监的D23企划,将巴黎充满活力与多元文化的第18区推向全球舞台,展现巴黎当地的篮球与街头文化,并把该区域打造成为体育与文化的交流中心。
总决赛当天上午,男、女各四位运动员率先进行了资格赛,中国的于梓涵与张紫玥被抽中,率先出战。
于梓涵的对手,是
代表马尼拉的梅迪那,可不要小瞧这位对手
,
他曾入选过菲律宾青年队,实力不容小觑。据赛前一天训练中观察,不夸张地说,他甚至具备了冲击冠军的实力。
于梓涵赢的并不轻松,双方缠斗到最后一刻才分出胜负。于梓涵成功晋级晚上的比赛,当谈到对于晚上的比赛的期待时,他说道:“就算赢不了也要扒对面一层皮。”
晚上的比赛,由另一位中国小将,年仅15岁的袁艺芯率先出战,而现场主持人,也准确地喊出了她的外号——“乐乐”。面对同样在巴黎主场作战的伊娃,乐乐开场便投中三分,只是相比于对手,她在年龄和身体上的劣势都十分明显,一下子被打得缓不过神来,很快比分来到了3-14。